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古希臘銘文與銘文學

張強2018年03月06日14:41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古希臘銘文指的是在陶、金屬、大理石等硬質載體上的刻文以及書寫在陶器上的字母文字。作為一種公共和私人的記錄形式,從法律、法令、賬目等“官刻”到墓志銘、題獻、隨意刻泐等“私刻”,與時人的政治、文化、宗教、經濟以及日常生活等息息相關,無一不承載、記錄著歷史上的瞬間。正如法國歷史學家、銘文學家L. 羅貝爾(1904—1984)所言,“或可把希臘、羅馬的歷史視為一種‘銘文文明’”。

銘文字母書體具有斷代的作用

發端於古風時代的這種“銘文文明”,形同中國的青銅器文明,也經歷過所謂的“簡銘期”。當時的銘辭簡短,傳世者少,殘泐且漫漶多見。作為斷代依據,銘文字母的書體因地、因時而各有不同,差異間見﹔行款則依次經歷了右書而牛耕刻寫法,復左書而定式作行列布局的演變。“萌生”於這一時期的法律、法令以及盟約等銘辭亦見証了希臘城邦的發展以及邦際間的互動。隨著雅典的崛起,古典時代的文化成就顯赫,民主昌盛,以石刻為主的銘文也進入“長銘期”,數量上亦以雅典為最。其中,雅典相繼出台的諸多帝國法令補苴了文獻記載的闕如。希臘化時代,亞歷山大大帝對波斯帝國的征服加速了東西方的交往,小亞細亞、黑海等地的遺存極大豐富了這一“過渡時代”的歷史記錄,現存銘文的多樣性亦反映出希臘文化的影響以及希臘文化與當地文化的融合。

在古代希臘,以石刻為主的官刻多見於神廟、聖地、大型建筑以及廣場等“公共空間”,作用形同現今之公告。另外,作為垂諸久遠的記錄,勒石刊布的法律、法令、建筑支出等政務信息亦間接反映出城邦公開、透明的運行機制。歷史上,最早措意銘文價值的蓋為西方“歷史鼻祖”希羅多德。在其所著的《歷史》中,希羅多德征引或轉述的銘文凡二十處,范圍包括希臘本土以及呂底亞、巴比倫尼亞、波斯、埃及,其中三則可與已發現的銘文相互印証。至於希羅多德征引的銘文是其親歷所見還是“道聽途說”當作別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從希羅多德起,銘文即已作為歷史記錄而為時人所關注。繼希羅多德之后,修昔底德的史著中也常常征引或述及銘文資料,2世紀的旅行家保桑尼阿斯在游歷希臘期間,對所見銘文與遺跡描述得更加詳盡。但他對銘文所記並非盲目採信,時見辨析與正誤。

銘文研究終成專門之學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遍布希臘世界的官刻與私刻經水火兵燹多已殘泐或被移作他用,更多的則消失殆盡或僅見於文獻記載。在近代歐洲,對古典碑刻的收集始於意大利文藝復興時代。在眾多古物收藏家、旅行家、商人、外交家中,意大利人文主義者奇裡亞科(1391—1452)是早期收集碑銘的眾多旅行家之一。在經商途中,他先后游歷意大利南部、希臘、埃及以及近東地區,所集希臘、拉丁銘辭數以千計,輯有三卷本《碑銘經眼錄》(Commentarii),后因火災失傳。從現存部分筆記和抄本可以得見,奇裡亞科當時採用的方法是如實臨摹原刻。繼奇裡亞科之后,收藏家在很長一段時期依舊不加區分地把希臘語碑刻與拉丁語碑刻一同在博物館展陳或結集出版,歷史學家也很少把銘文視為可信的史料加以利用。直至意大利詩人、史家F. S. 馬費伊在其所著的《石刻文分類要義》一書中才對希臘銘文與拉丁銘文做出了區分,並引起意大利學界對研讀古希臘語的關注﹔在用拉丁語、意大利語、法語撰寫的出版希臘、拉丁銘文匯編計劃書中,馬費伊進一步闡述了銘文研究作為獨立學科的意義。至19世紀,德國古典學家A.伯克所確立的以區域分類、僅著錄希臘銘文的編撰體例最終使銘文研究成為專門之學,銘文作為基礎資料在歷史研究中也得以採信。

伯克在銘文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伯克自幼即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成年后,他專注神學,后受F. A.沃爾夫的學術影響轉做古代希臘研究。伯克於1817年出版的《雅典國家財政》一書在充分利用文獻資料和已知銘文的基礎上,通過歷史敘述方法“第一次使近代的人們了解一個古代國家的日常生活”。也正是在撰著《雅典國家財政》的過程中,伯克更加意識到銘文作為史料的價值所在。1822年,他上書柏林普魯士皇家科學院,建議出版一套希臘銘文匯編,並得到立項支持。在建議中,伯克除強調銘文研究的重要性外,還制定了相應的整理規則。1825年,《希臘銘文集》第一分冊出版﹔最終成書的四卷本中,前兩卷由伯克編撰,第三卷由J. 弗朗茲編撰,至1859年E. 庫爾提烏斯與A.基希霍夫完成了第四卷的編撰工作,H. 勒爾負責整理的全書索引於1877年出版。從1860年起,基希霍夫接續《希臘銘文集》的整理﹔在維拉莫威茲負責期間(1902—1931),《希臘銘文集》更名作《希臘銘文》,並成為古典學研究最重要的史料集之一。作為柏林—布蘭登堡人文與自然科學學院(即原來的柏林普魯士皇家科學院)在研項目,《希臘銘文》歷近200年已出版63冊,涵蓋了巴爾干半島及周邊地區已發現的銘文遺存。

從近代嗜古者的狂熱搜羅到伯克的系統整理,至羅貝爾一代,國外學界的著錄成果蔚為大觀,眾多選注本更是旁及到小亞細亞、黑海、埃及等地的銘文,綜合歷史、地理、社會、經濟等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亦風氣漸成。在學科分類上,與文獻學、考古學、草紙學、錢幣學、古文字學、史學等一樣,銘文學也成為西方古典學研究的一個分支學科。

(作者系東北師范大學教授,專著《古希臘銘文輯要》入選2017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責編:王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