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李思輝:在奮斗的新時代實現自我價值

李思輝2018年03月01日08:10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在奮斗的新時代實現自我價值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上對“奮斗”這一時代主題的重申,進一步揭示了奮斗的時代意義。

奮斗是成就事業和夢想的根本。美好的生活需要靠奮斗實現,個人的成功、國家的富強、民族的振興,無不需要建立在奮斗的基礎上。中國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實現從“一窮二白”到建立現代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跨越,綜合國力顯著提高,人民生活極大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生機與活力,靠的正是一代代人艱苦卓絕的奮斗。沒有奮斗,幸福就如同無根之萍、無源之水,無從談起。

奮斗是什麼?是改革的波瀾壯闊,也是個體的孜孜努力。危難當頭沖鋒在前的戰士、脫貧路上殫精竭慮的干部、一門心思投入研發的技術員、在廣袤田野裡辛勤耕耘的農民……正是每一個平凡人在各自崗位上的默默奮斗,構成了我們這個國家奔騰奮進的時代面貌。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是每一個懷揣夢想、奮力拼搏者的時代。這種奮斗,是美好生活的源泉,也是解決社會深層矛盾,營造更加公平的環境、優良的機制的根本途徑。

奮斗是幸福的,奮斗也是艱辛的、長期的、曲折的,沒有艱辛就不是真正的奮斗。粗放的發展方式伴生著巨大的挑戰﹔經濟結構不合理,區域、城鄉發展失衡﹔貧困人口渴望脫貧﹔老齡化社會已經到來﹔部分行業產能過剩,資源環境的承載過重……發展起來后的問題一點都不比不發展時少。體制機制的弊端,需要上下同心共同去革除﹔深化改革的紅利,需要靠誠實奮斗去激活。無視成功背后的努力,一味埋怨“天不降大任於我”,沒有任何意義﹔沉浸在“喪文化”中,不可能有奮斗的獲得感、幸福感。

全面深化改革釋放的廣闊空間,讓每個奮斗者有夢想、有方向、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浩浩蕩蕩、大浪淘沙的歷史大潮,賦予人們弄潮當代的無限可能。各行各業無數平凡的奮斗者,向社會輸送著源源不斷的勵志故事、奮斗傳奇。“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唯有奮斗,才能成就夢想。個人的奮斗對成功的實現、夢想的達成起著決定性作用。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春節期間爆紅的清人袁枚的小詩《苔》,正是個人為夢想默默努力、為時代奮勇拼搏的精神寫照。把自己融入奮進的潮流中,在奮斗中創造價值、收獲幸福,必能迎來屬於自己的新時代——奮斗者的時代。

(作者:李思輝,系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評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責編:王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