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如何繼續作答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歷史性考試?需要我們認清新征程上的角色使命和意蘊,合力擔當,努力交出更加優異的新時代答卷。
出卷人:新時代——對我們黨來說,要深刻把握這個新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而不是別的什麼時代,繼續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這場歷史性考試中考出優異成績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沒有歷史眼光,沒有長遠眼光,也干不好當下的事情。我們既要立足新時代,深刻把握我們黨正在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也要堅持歷史眼光,將其擺在我們黨進行偉大社會革命97年的實踐中。歷史地看,新民主主義革命是我們黨領導的第一項偉大社會革命,經過28年浴血奮戰,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社會主義革命是我們黨領導的第二項偉大社會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消滅一切剝削制度,推進了社會主義建設,實現了中華民族由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是我們黨領導的第三項偉大社會革命,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使中國趕上了時代,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時代是出卷人,就是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時代產生的現實問題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得以繼續的更根本的動力。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深刻變化,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時間提前了15年,並確立了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目標。這就要求我們黨,必須敏銳地把握時代變化,正確判斷歷史方位,主動適應發展要求,努力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如期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如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肩負起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更加優異的答卷。唯有如此,才能做到一以貫之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繼續下去。
答卷人: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對我們黨來說,要勇於進行自我革命,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繼續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這場歷史性考試中經受考驗
中國共產黨人始終隨時代而行,與時代同頻共振,回答著時代的考題。近代以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歸根到底是有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歷史雄辯地証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中國,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今天,我們處在這樣一個偉大時代,夢想和現實在這裡轉承,奮斗和拼搏在這裡接續,更要拿出勇氣、拿出干勁,在黨和人民共同創造的歷史偉業之基上,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的業績,大踏步走向充滿希望的未來。
答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份考卷,在更加復雜的條件下、更加廣闊的領域中、更加宏大的規模上把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繼續推進下去,承擔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使命,必須勇於進行自我革命。這既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和發展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隻要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不出問題,社會主義國家就出不了大問題,我們就能夠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率。中國共產黨立志於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既要培元固本,也要開拓創新﹔既要把住關鍵重點,也要形成整體態勢,特別是要發揮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如此,才能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繼續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這場歷史性考試中經受考驗,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異的答卷。
閱卷人:人民群眾——對我們黨來說,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繼續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這場歷史性考試中接受人民群眾的評判
把“人民”比喻為閱卷人,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想形象而簡潔的表達,體現了他博大的人民情懷、造福民生的仁心、堅定的人民立場。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毛澤東同志曾指出,“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歷史和現實表明,黨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保持血肉聯系,是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証。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真正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准。換言之,人民群眾是“閱卷人”。正因此,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
新使命呼喚新作為,要求凝聚新力量。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於人心向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今天,肩負起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就要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既要毫不動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努力擴大人民群眾有序政治參與,保証人民廣泛參加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也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打贏脫貧攻堅戰,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邁進。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答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考卷。
作者: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副研究員 王鈺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