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葉自成:中華文化復興的一個思想源泉

葉自成2018年02月06日07:39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中華文化復興的一個思想源泉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內容佔了較大篇幅。其主旨就在於振興和推進中國的文化建設,在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進程中,實現中華民族的文化復興。

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必須回歸中國文化的主體性、自體性、原創性

近代以來,由於國際社會的變化和內部變革的需要,中華民族的精英,不得不重新思考和反思中國的文化思想,一次又一次地引進外來思想,試圖以西方列強抗爭,以圖民族自救和國家振興。自1840年到20世紀,中國幾乎學遍了世界上所有被認為可學的國家,引進了世界上主要國家的主要思想意識形態,對中國的思想文化的影響之大也是空前絕后的。中國文化也在這一大背景下,經歷了三次大的思想文化轉型,這就是從晚清的以夏變夷到學習西方、從維新時的中體西用到體用皆變,從五四時的不僅體用、制度要變,到人的思想要全變。

在學西方的百多年中,中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學西方的一個負面結果,就是中國文化自信心全無,喪失了文化主體性。我們一會兒學日本,學德國,一會兒學蘇俄,學美國,我們自己在干什麼?我們的文化主體性何在?我們的五千年歷史文化何在?錢穆先生曾沉重地指出,“中國一百年來,經不起西方文化強有力的沖擊,把自己的民族自尊心、文化自信心掃蕩一空,不僅軍事、經濟、政治都向外國學習,連文學藝術,甚至日常人生都要學外國”。因此,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必須回歸中國文化的主體性、自體性、原創性。

習近平總書記既強調中國繼續學習一切外國的好經驗好思想,更大力倡導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他指出,“我們生而為中國人,最根本的是我們有中國人的獨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我們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充分體現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升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

什麼是中國文化、中國思想、中國價值的基礎

中國不僅要建設民富國強的國家,而且也要繼承、發展、創新中國的歷史文化,在此基礎上,形成符合時代潮流、展現中華民族核心價值觀的中國文化、中國思想、中國價值。

那麼,什麼是中國文化、中國思想、中國價值的基礎呢?有人稱之為國學,有人稱之為優秀傳統文化。我認為,這兩個概念都比較寬泛,不易被人把握。比如,何謂國學?有人說國學就是中國固有的學術,就是經史子集四部之學,有人說國學是受西方刺激並借鑒西方方法整理過的中國傳統思想,還有人說國學就是國魂之學。這三種說法都成問題:四部之學有36000多冊,誰能把握?受西方刺激整理的傳統是國學,那沒有用西方方法整理的中醫、武術、中餐、書法就不是國學?國魂之學,什麼是國魂?這些都有很大爭議,不好把握。

華夏主義可以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復興中的一個最基本的思想源泉和文化基因

《華夏主義——華夏體系500年的大智慧》提出華夏主義,是從以下幾個要素來把握的:一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有方方面面,有物質文化、科學文化、藝術文化等,但其核心、本質、內核是反映國家民族的基本、共同、核心價值的內容﹔二是,中國有許多民族,但漢民族是中華民族的主體,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一定首先和主要從主體民族的價值中反映出來,或者各民族的一些共同的基本的核心價值觀也反映在主體民族的核心價值觀中﹔三是,主體民族中又有許多不同的思想文化傳統,有些已經退出歷史了,或者其內容已經被包含在另一些影響更大的思想流派中。

中國的歷史雖然有五千多年,文化固然博大精深,但從中國文化的最本質最核心最基本的價值觀的內容來說,從影響最深遠最廣泛的角度來說,中國的政治文化、價值文化的核心,還在於道儒法三家,更具體地說是在原道原儒原法,在老子、孔子、商子的思想中。我們把老子、孔子、商子思想的核心和精華稱之為華夏主義。

華夏主義,即道儒法精華的合一,基本上可以概括和代表華夏文化各家各派的政治文化精華。用華夏主義指代中華傳統文化精華,是否意味著就是以漢民族的思想而排斥別的民族呢?不是,因為華夏主義固然是漢民族的思想主體,但華夏概念並非是漢民族概念,比漢民族更廣泛,華夏不是一種基於民族血緣關系而產生的概念,而是一種文化概念。華夏思想是漢民族的主體思想但並非是漢民族獨有的思想。

華夏主義可以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復興中的一個最基本的思想源泉和文化基因,包含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除民主的價值外,其他的十一個價值觀都可以得到華夏主義的支撐:老子及道家思想包含了和諧、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愛國、誠信、友善等價值﹔孔子及儒家思想包含了和諧、文明、公正、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價值﹔老子與孔子都倡導民本思想等。華夏主義不僅是國家長治久安的理論基礎,是民族繁榮昌盛的思想支柱,也是十三億多中國人可以修身養性安身立命的思想文化家園。

作者: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責編:王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