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戰略思維,是善於從戰略高度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思路和對策的一種思維方式。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全黨要提高戰略思維能力,不斷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擔任著頭雁的角色,腦中應繃緊“戰略”這根弦。特別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形勢下,領導干部要有新作為,就必須以強烈的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把方向、觀全局、慮長遠、抓重點,努力使決策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把戰略思維能力提高到新水平。
把戰略思維能力提高到新水平,必須增強思維的全局性和系統性。戰略是著眼全局的謀劃,與全局密切相關的問題往往都是戰略性的重大問題。因此,領導干部必須善於從全局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善於把自己所在地區和部門放到全局中去定位、去考量。戰略思維要求將全局看成一個有機系統,充分考慮全局的大系統與局部的子系統之間的密切關系,把握事物發展的內在邏輯。這就要求看事情、想問題的站位要高,從全局來謀劃局部,堅決不做那些從局部看可行、從全局看不可行的事情,避免陷入本位主義、山頭主義、小團體主義的窠臼。
把戰略思維能力提高到新水平,必須提高思維的預見性。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戰略是實現長遠利益和未來目標的謀劃。戰略思維指向未來,要求准確預測未來可能出現的趨勢、狀態和結果。因此,領導干部要從長遠角度考慮問題,把當前發展和長遠目標有機結合起來。若隻顧當前、不想長遠,就會失去方向﹔若隻想長遠、不顧當前,則會陷入空想。領導干部要科學謀劃長遠,就必須摸清摸透實際情況,把握事物發展的大趨勢、大潮流和客觀規律,在長遠發展中考慮當前,把解決當前問題作為實現長遠發展的根基。
把戰略思維能力提高到新水平,還應大力提高創新能力。事物總是不斷發展的。在發展過程中,戰略環境和戰略主體都在發生變化。其中,有量變也有質變,有漸變也有突變。戰略思維要求不能囿於傳統、教條的局限,必須大膽創新,從而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和形勢。如果原來的戰略規劃或方案已經不適應變化了的戰略環境,則必須進行調整。戰略思維能力最終要落實到創新能力上,勇於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善於做他人沒有做到的事。
戰略問題不是單一性問題,它涉及的范圍廣、領域多,因而戰略思維的基礎是廣博的知識和寬廣的視野。領導干部要提高自己的戰略思維能力,根本途徑是加強學習,盡可能廣泛而深入地掌握相關領域的基礎知識。這裡的學習不僅僅是向書本學習,還包括向專家學習、向同行學習、向群眾學習。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就不可能具有高超的戰略思維能力。當前應特別注重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尤其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提高適應新時代、實現新目標、落實新部署的能力。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戰略思維能力需要在實踐中磨練、在實踐中培養。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肩負的歷史使命偉大而光榮。領導干部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途上、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自覺磨練,不斷提高戰略思維能力,創造出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業績。
(作者為國家行政學院國家戰略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