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高壓反腐充分表明了我們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決心和意志,這也是我們黨勇於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全面從嚴治黨品格的鮮明體現。五年多來,反腐敗成效顯著,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籠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筑,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
黨的十九大后,反腐敗高壓態勢力度不減。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重整行裝再出發,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開創全面從嚴治黨新局面。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我們黨要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始終成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自身必須始終過硬,必須拿出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斗志,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
反腐敗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持久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項義無反顧、沒有退路的政治任務,更是涵養干部清正、政府清廉和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態的必由之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我們黨要始終保持憂患意識、風險意識,決不能因為勝利而驕傲,決不能因為成就而懈怠,決不能因為困難而退縮。全黨要清醒認識到,當前反腐敗斗爭的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反腐敗是一場嚴肅的政治斗爭﹔要清醒認識到,我們黨面臨的執政環境是復雜的,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也是復雜的﹔要清醒認識到,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的長期性和復雜性﹔要清醒認識到,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隻有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發展,才能實現黨內政治生態根本好轉,才能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因此,必須將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決不半途而廢。
反腐敗有助於鞏固我們黨的執政合法性,凝聚民心,重塑黨的政治權威。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必須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必須自覺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自覺遵守廉潔自律准則,自覺接受監督﹔必須做到公正用權、依法用權、廉潔用權,決不搞特權,決不以權謀私﹔必須履行好自己負責領域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堅決同各種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作斗爭。而且反腐敗要標本兼治,不能是選擇性的,要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決減存量、重點遏增量。反腐敗做到了這些,才能真正樹立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得到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厚植黨的執政基礎,才能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經得起各種風浪的考驗,提高黨的領導能力和執政水平。
反腐敗的重點在於推動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治理機制。要通過改革和制度創新切斷利益輸送鏈條,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形成有效管用的體制機制。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不斷推動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相統一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但是在黨的權力運行過程等方面還不盡完善,以至於權力異化時有發生,一些黨員干部未能抵御權力的腐蝕和利益的誘惑,腐敗現象屢禁不絕。隻有通過制度反腐凝聚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規范,為領導干部的權力運行設置屏障,才能防止市場趨利性向黨內的延伸和權力支配性在市場的壟斷,破除權力市場化和市場權力化的風險,才能賦予黨強大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隻有以黨內法規、政治規矩與工作制度的形式為各級黨委和領導干部科學用權、民主用權、依法用權設定硬性標准,為制度治黨提供規則藍圖和行動指南,才能徹底根治腐敗,從根本上消解黨面臨的各種危險和考驗。
腐敗不除,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因此必須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
(作者: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博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