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16ZDA234 張其成:“中醫藥文化助推中華優秀文化復興研究”首次研討會召開 7-9

2017年12月14日15:51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醫藥文化助推中華優秀文化復興研究”首次研討會在京召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醫藥學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在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譜寫新的篇章。”中醫藥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的助推器。2017年7月9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醫藥文化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研究”首次研討會在京召開,邀請了國內中醫藥、中醫藥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等研究領域著名專家參與研討,他們分別是湖北中醫藥大學資深教授、國醫大師李今庸,北京中醫藥大學資深教授錢超塵,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方克立,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顧問溫長路,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原校長文魁,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所長柳長華,江西中醫藥大學健康養生研究所所長蔣力生,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哲學研究室主任張志強。專家、師生代表共6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中醫藥報社、健康報、中國社會報、中國科學報、騰訊文化頻道等媒體均到會進行報道。

首席專家張其成教授對該項目進行了總體匯報,他曾提出“中醫藥是中華文化偉大復興的先行者”的觀點,並長期致力於中醫藥文化的研究,認為“仁和精誠”是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他介紹了課題的總體研究框架:從中醫藥文化的三個層面、兩個維度出發探討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的途徑。三個層面是中醫藥精神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每個層面研究一個關鍵性問題。兩個維度是縱向和橫向,縱向側重於國內“傳下去”,橫向側重於國際“傳出去”。課題分為五個子課題:①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助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②中醫藥文化養生實踐助推中華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③中醫藥文化品牌符號助推中華民族文化符號的塑造﹔④中醫藥文化進中小學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下去”﹔⑤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

湖北中醫藥大學資深教授、國醫大師李今庸教授評論說:“中醫文化是一種整體型的動態文化。它闡述了醫學世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而又‘變動不居’﹔它樹立了‘以人為本’思想,對待人體疾病,是以《傷寒論》中的‘隨証施治’為特色優勢,體現了中國人的辨証思維方式。可以說,中醫文化極端地凸顯了東方文化特征,充分代表了中華民族傳統的主體文化。正因為如此,中醫文化就能夠強有力地助推中華文化的不斷發展,不斷進步,從而使中華文化獲得‘日日新而又日新’的偉大復興局面來。”

北京中醫藥大學著名中醫訓詁學專家錢超塵教授說:“習近平總書記對於中醫藥文化具有很深的理解,要帶領研究團隊深入學習和思考習總書記關於中醫藥論述的一系列文件,做好理論建設的基礎,重視文件學習的重要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方克立教授說:“本課題結構合理,設計完備,子課題一注重理論研究,另外四個子課題注重落實,需要注意的是要注重區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我對本課題研究寄予很高的期望。”

中醫藥學根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沃土,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汲取了儒釋道的精華,蘊涵中華傳統文化中“優秀”的文化要素、文化基因。中醫藥文化不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杰出代表,而且是自古流傳至今仍發揮重要作用、與民眾生活至為密切的科技與人文融通的“優秀文化”。張其成教授希望課題組成員以嚴謹的工作作風,踏實的科研態度繼續再接再厲,爭取高質量地完成研究任務。

(課題組供稿)

(責編:王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