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研究中期檢查報告

2017年12月11日15:11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 研究進展情況

1、課題開題與子課題進展情況

2015年11月底,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研究》獲批立項后,課題組按照研究計劃,立即投入項目研究工作中。

2016年經過充分調研和前期准備,2017年3月20日,課題組進行了《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研究》開題論証,首席專家顧海教授、南京大學商學院劉洪教授、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魏姝教授、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院長韓光曙教授、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胡廣偉教授、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李永剛教授、江蘇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趙俊、南京大學醫學院吳稚偉教授等出席開題論証會。南京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孟令杰教授、南京醫科大學邵海亞教授、南京中醫藥大學宋寶香教授等對本課題開展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提出了寶貴意見與建議,並對未來中國遠程醫療的發展模式、機制與體系建設進行了探討。

在此基礎上,各子課題積極開展工作,現將五個子課題的開展情況做相關匯報:

子課題一: 遠程醫療服務理論框架:復雜自適應系統理論

子課題一基於復雜自適應系統研究遠程醫療服務的理論框架,探討遠程醫療服務復雜自適應系統的本質及“情景—應對”式遠程醫療復雜自適應系統管控體系的構建。目前主要完成了4個方面的研究:(1)收集國內外遠程醫療服務理論與復雜自適應系統理論的相關文獻,並對現有成果、所收集的文獻進行整理、分析、綜述。(2)進一步分析復雜自適應系統應用於遠程醫療服務的適用性以及構建基於CAS的遠程醫療服務理論框架。(3)分析遠程醫療服務系統中多元主體之間的網際關系,建立了基於智能化信息技術的遠程醫療服務信息平台的宏觀架構。(4)初步分析了不同情景下的遠程醫療服務復雜自適應系統的內部模型及環境調節模型。

子課題二: 基於服務方式創新的遠程醫療體系

子課題二進行遠程醫療服務發展現狀研究,包括國際、國內遠程醫療發展的原因與歷程、社會效應、經驗借鑒、內在機制及環境分析等﹔進一步對未來遠程醫療發展的趨勢進行了探討。該子課題主要進展在於:(1)收集、整理並總結了發達國家遠程醫療的實踐經驗,包括美國、歐洲、韓國等﹔(2)收集、整理並總結了發展中國家遠程醫療的實踐經驗,包括巴西、印度等﹔(3)對我國新醫改背景下遠程醫療服務發展的基本情況進行SWOT與PEST分析,並進一步對我國遠程醫療發展的內在機制與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總結。

子課題三: 多元主體協同下的遠程醫療服務模式及應用研究

子課題三在分析遠程醫療服務用戶特征及服務提供者行為的基礎上,以遠程醫療服務供需雙方交互方式為切入點,研究不同遠程醫療服務模式的結構特征。並利用復雜自適應系統,研究不同服務模式之間交互形成的遠程醫療服務應用體系的特征與運行機制。按照預期目標,已經完成以下研究:(1)走訪了江蘇省衛計委、江蘇省人社廳和江蘇省多家三甲醫院,設計出針對遠程醫療服務提供方的深度訪談提綱與針對遠程醫療服務需求方的認知、利用、滿意度調查問卷。(2)利用上述設計的深度訪談提綱和調查問卷在寧波市三水灣小區遠程醫療健康小站、高淳人民醫院和六合人民醫院進行了預調研,利用調研數據分析了問卷的信度和效度,為正式開展調研作准備。

子課題四: 遠程醫療服務平台構建與優化研究

子課題四旨在從技術角度分析遠程醫療服務平台的系統架構及業務模塊,並對遠程醫療服務平台的系統數據及運行風險、物聯網技術在遠程醫療服務中的利用進行深入分析。子課題目前主要進展為:(1)根據遠程醫療服務需求,詳細規劃和深入分析各模塊的結構與功能,完成遠程醫療服務的總體架構。(2)對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解放軍南京總醫院、江蘇省中醫院、寧波市三水灣小區遠程醫療健康小站以及朗森特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實地調研,對遠程醫療服務平台系統運行情況、運行潛在風險、應對措施進行了了解。

子課題五: 遠程醫療服務的監管體系研究

子課題五目的在於構建遠程醫療服務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監管模式,並建立監管指標體系。子課題目前的研究進展為:(1)對國際現行的遠程醫療服務監管方法進行梳理、分類,歸納出可操作且有效的遠程醫療服務監管經驗和政策支持經驗。(2)在文獻研究基礎上,總結出適合我國遠程醫療服務發展國情的遠程醫療服務監管主體的運行機制和創新方式。

2、調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

本課題調研目的是以遠程醫療的需求方與供給方數據作為支撐,將研究成果應用於農村或偏遠地區,從而為其廣泛應用提供應用指南,並在此基礎上建立完善的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因此,課題組加強了現場調研和學術交流工作。

2016年3月至5月,首席專家顧海教授與課題組成員參與了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對西藏墨竹工卡遠程醫療的對口支援以及鼓樓醫院—墨竹遠程醫療會診中心的建立工作,主要承擔了會診流程、責任界定、技術培訓、服務監管等方面的制定。顧海教授並於2016年5月19日參加了該遠程會診中心的開通儀式,會診中心的開通將使墨竹5萬農牧民受惠。

2016年6月18日,課題組成員到解放軍南京總醫院醫務處與遠程會診中心進行調研,對該院的遠程醫療發展情況、平台構建、開展項目、開展流程、實施效果、社會影響力及存在的問題等方面進行了解和學習。並在2016年7月20日,課題組成員參加了解放軍南京軍區總院對威海解放軍404醫院實時遠程會診全過程。

2016年9月27日,課題組邀請了蘇州智合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團隊來到南京大學,就“通過遠程醫療實現分級診療和慢性病防治的模式探討” 的議題展開討論。該公司向課題組成員系統介紹了開展的“醫養護一體化”遠程醫療運營模式、雲端醫療運營模式等內容,並對如何利用遠程醫療實現分級診療和慢性病防治與課題組成員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同時,該公司團隊將一體化雲端設備的功能、操作方式、服務流程向課題組成員進行演示,課題組成員親身體驗了心電圖、血壓、血糖等項目測量與傳輸過程。

2016年10月20日,首席專家與課題組成員對寧波市三水灣小區遠程醫療健康小站的“醫養護一體化雲端設備”的運行機制、服務提供方式、操作平台建設等進行了解,對患者利用該設備的便利程度、滿意度、使用效果等進行調查。后期在小站工作人員的協助下,課題組收集了個體數據。

2016年11月2日,課題組成員對江蘇省人民醫院的江蘇省遠程會診中心、醫務處、科技處進行現場調研,主要針對該院遠程醫療指揮中心與遠程會診的開展流程、激勵機制、運作效率以及醫生患者對遠程醫療的認知、接受程度進行了解。通過這次調研,課題組對遠程醫療實施的制度保障有了深入的認識。

2016年11月20日至26日,課題組成員對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醫務處、遠程會診中心進行調研。此次調研,主要針對遠程會診的數據標准、設備要求、質量保証、責任界定,增強了課題組對遠程醫療實施的硬件基礎、執行標准的認識。調研期間,課題組成員還實地觀摩了鼓樓醫院-高淳人民醫院的遠程會診,並以腎內科、脊柱外科為例,研討並改進了遠程會診流程。

2016年12月5日至7日,課題組成員分別到江蘇省中醫院醫務處、江蘇省衛計委規劃與信息處進行調研。調研目的在於從醫院、政府部門兩個視角來進一步了解遠程醫療實施、定價、財政支持上存在的困難,探究遠程醫療市場化運作的機制。

2017年7月24日,首席專家顧海教授、馬薩諸塞大學的張寧教授及課題組成員參觀了朗森特科技有限公司,並對其開發的愛加問診APP的業務流程、平台優化和服務推廣進行指導。

3、學術會議與學術交流活動

課題組十分注重與國外著名學者的合作與交流,先后邀請了美國密歇根大學的Michael Fetters教授、耶魯大學的陳希教授、馬薩諸塞大學的張寧教授就遠程醫療問題進行了探討:

2016年11月5日,美國密歇根大學的Michael Fetters教授針對“Family Medicine and Telemedicine in the United States”主題進行報告,Michael教授從美國醫療現狀與衛生資源配置情況作為切入點,介紹了家庭醫生利用遠程醫療的重要性與開展方式,並探討了遠程醫療在美國未來發展趨勢。同時,課題組成員介紹了中國遠程醫療發展的現狀與問題,並與Michael教授討論了美國遠程醫療的成功經驗和對中國的有益借鑒。

2017年6月16日,耶魯大學的陳希教授作了題為“E-health in the 21st Century: beyond the future”的報告,重點介紹了美國遠程醫療的制度建設、法律法規、開展模式與未來發展的趨勢等內容。並與課題組對如何在中國有效地開展遠程醫療進行了討論。

2017年7月16日,馬薩諸塞大學的張寧教授對“Telehealth and primary care elderly management in United states”展開報告,強調了在老年人初級衛生保健中利用遠程醫療服務的必要性,並重點介紹了老年人遠程醫療服務開展項目、服務付費機制、服務開展效果等內容。

二、 研究成果情況

由於多篇文章正處於投稿階段,現將目前已完成且在投稿中的文章進行概括介紹:

1、Potential effects of telemedicine on optimizing health resource allocation in China(目前正在投稿Health policy)

文章利用中國統計年鑒及中國衛生統計年鑒數據,分析了近五年來中國衛生資源的配置情況,並就遠程醫療優化中國衛生資源配置進行分析。在中國,遠程醫療是一種對於改善資源配置問題具有巨大潛力的新型醫療服務體系,能夠縮小衛生資源在省際之間的分配差距,實現城鄉優質資源的共享,提高診斷治療效率,並促進不同級別衛生機構之間的交流聯系,推動中國分級診療的實施。因此,通過信息技術與衛生資源的深度整合,推動遠程醫療服務的發展,是目前中國衛生資源有限且配置不均衡的狀況下,有效可行的方式。

2、發展中國家遠程醫療發展及對我國的啟示(目前正在投稿中國衛生管理研究)

文章介紹了印度與巴西遠程醫療服務的發展,根據兩國遠程醫療發展的經驗與教訓,結合我國遠程醫療發展的實際情況,總結出有利於我國遠程醫療發展的有益啟示:完善遠程醫療政策,加強能力建設與合作,統籌規劃、開展全國性遠程醫療項目,評估遠程醫療可行性、可擴展性與可持續性,加強遠程醫療基礎設施建設。

3、新醫改背景下我國遠程醫療發展的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目前正在投稿中國衛生政策研究)

文章介紹了我國遠程醫療服務的發展現狀,並採用SWOT方法分析了我國遠程醫療發展的內部優勢與劣勢和外部機遇與挑戰,並提出了加強頂層設計、增加政府投入、完善醫療政策、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知識宣傳、鼓勵創新等方面的對策建議。

4、基於PEST分析的發達國家遠程醫療發展實踐及其啟示(目前正在投稿中國衛生政策研究)

以PEST分析方法為基礎,從政治、經濟、社會、技術等多個方面出發,對發達國家遠程醫療的發展現狀和特點進行介紹,並從中得出了發達國家遠程醫療的發展實踐對於我國的四點啟示:健全相關管理機制,優化遠程醫療發展的制度環境;加大經濟投入,筑牢遠程醫療發展的經濟基礎;加大宣傳力度,普及遠程醫療相關知識﹔推進相關技術創新,提供遠程醫療發展的技術支撐。

課題組供稿 

(責編:王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