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讓“絕學”之火燃成燎原之勢

——訪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子課題“《甲骨文合集》再整理與修訂研究”負責人王宇信

特約記者 蘇迅2017年11月28日10:46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國家對甲骨文研究這麼重視,讓我們這些坐慣了冷板凳的老同志心裡熱乎乎的,我們會不遺余力地做好這個課題。”7月13日,記者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一間辦公室裡採訪了王宇信先生,這位77歲的老人話語中始終充滿激情。

“《甲骨文合集》原稿共13冊,目前我們已經掃描了8冊,你們看,這是掃描出來的樣本,非常清楚,從清晰度來說肯定超過原版了!”王宇信一邊展示《甲骨文合集》原稿掃描樣本,一邊興致勃勃地談起他所負責的課題。

“1982年第一版《甲骨文合集》,是甲骨學者查找研究材料、核實文字點劃不可替代的權威工具書,大家熱愛它,利用它,研究它。然而,30多年來,海內外學者在使用《甲骨文合集》的過程中,也發現了它的一些缺點和不足。”王宇信說,“《甲骨文合集》雖是根據甲骨拓片珂羅版精印,但由於當時印刷技術有限,出版時有縮小失真現象,而且有些拓片還是文字不清,給甲骨的綴合和研究帶來了一些不便和困難。”

王宇信告訴記者,課題組在研究“《甲骨文合集》再整理與修訂研究”時,有的原編纂組老先生認為,《甲骨文合集》是甲骨學界前輩郭沫若任主編、胡厚宣任總編輯編纂的傳世之作﹐本身就是文物,不能有一點改動。為此,專門開了兩次專家論証會,廣泛征求意見。大家認為,正是因為原版《甲骨文合集》擁有其他著錄書所不可替代的優點和權威性、連續性,對其加以整理、修訂、再版,反映當前著錄最新水平,不但是大數據、雲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釋研究工作所亟須,也是推動甲骨學研究新輝煌的重大舉措。

3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的,“看上去同現實距離較遠”,但“事關文化傳承的問題”。黨和國家一直都“重視這些學科,確保有人做,有傳承”。“總書記說出了幾代甲骨學者的心聲,也是對甲骨學者弘揚和傳承甲骨學的不改初心和奉獻堅守的最大肯定與鼓勵。我們對《甲骨文合集》進行再整理與修訂研究,本身也就是一種文化傳承。”言語間,喜悅之情在王宇信老人臉上蕩漾。

如何既保持精印版《甲骨文合集》的權威性,又能反映出最新成果呢?王宇信與課題組成員在原書的編輯體例及片號編排等基本不動的基礎上,採取精准識別、分類施策的方式進行。“對於原書中個別字跡模糊、殘缺嚴重的拓片,用目前出版的新著錄中較完整、較清晰的拓片加以調換。而原書中個別拓片用甲骨照片暫代的現象,修訂時盡可能找到照片原骨已公布的拓片加以替換。”王宇信表示,原書中還存在個別拓片自重或分期有誤的情況,這次修訂時均加以說明,以反映當前最新著錄研究成果。

甲骨文字的釋讀,是進一步讀懂和發掘甲骨文中蘊含的古代社會奧秘和中華文化基因的基礎,而正確的綴合對甲骨文釋讀特別有幫助。“綴合是無止境的,《甲骨文合集》選錄殷墟甲骨拓片、照片和摹本41956片,其中綴合就有2000多版。從1982年到2014年,研究人員又依托《甲骨文合集》和新公布的甲骨著錄,進一步綴合了5000多版。”在王宇信看來,利用高清數碼照相、計算機、投影等現代科技手段,再現古老的甲骨文字原貌和點畫隱痕,不但有利於甲骨綴合,也可能發現和釋讀出一些新字。

《甲骨文合集》再整理與修訂研究既是一項傳承甲骨文化,推動甲骨學研究再輝煌的傳世工程,也是一次對課題組老專家、老教授意志的考驗。王宇信課題組6人平均年齡68歲,承擔這一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對他們來說一點兒也不輕鬆。其中,“最難做的就是挑出甲骨照片並換成拓片”。王宇信隨手翻開《甲骨文合集》對我們說,“30多年前照相、拓片技術比較落后,有一些甲骨僅有顯微膠卷,造成原書上一些照片大小比例不一或圖像模糊。這次修訂要將這些照片全挑出來,盡可能找到近年新出版著錄中這些甲骨照片的拓片換上去。這項工作瑣碎、耗時,需要一絲不苟去做。”

作為長期致力於甲骨學研究的重要學者,王宇信表示“精印版《甲骨文合集》是為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准備的獻禮之作,我們一定會傾心盡力地將其打造成世紀精品”,而且隻要身體允許,將一如既往地在高冷的甲骨學科裡堅守,願用畢生的時光呵護不絕如縷的“絕學”之火,待其日漸燃成燎原之勢。

(責編:王瑤、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