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智庫專家縱論“現代化經濟體系”

張勝2017年11月09日08:56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智庫專家縱論“現代化經濟體系”

【會議傳真】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如何理解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豐富內涵?怎樣把握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抓手?在日前由中國人民大學、新“巴山輪”論壇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聯合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重陽金融研究院共同承辦的“中國經濟與國際合作年會暨新‘巴山輪’會議·2017”上,與會專家就“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展開探討。

“我國當前正處於經濟改革關鍵期,面臨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決發展中面臨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以及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等重大問題,如何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更好地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等課題,都亟待解決。”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院長劉偉建議,要大力加強高水平智庫建設,架起“知”與“行”互聯互通之橋,提供更多務實管用之策。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看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堅持一個方針,即“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堅持一條主線,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三大變革,即“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建設一個產業體系,即“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建設“三個有”的經濟體制,即“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新“巴山輪”論壇執行主席兼秘書長曹文煉認為,要“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就要更注重創新驅動、民生改善、生態建設等社會領域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在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前提下作出的戰略部署,對此,要堅守新發展理念不放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培勇強調,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應把著力點放在結構上,用改革的辦法推動結構調整。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畢吉耀提示,要警惕當前經濟發展中“脫實向虛”的趨勢,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並未消除,發展金融須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球建議,在推進金融體系國際化過程中,要找到經濟增速與人民幣長期信用間的平衡點。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認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要跨越以往的一些結構調整思路,不應當就市場談市場,就經濟談經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關鍵不在於簡單地培養市場主體,而在於加強政府的權力約束以及按照新時代黨建思想強化黨的領導。”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表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應注重人民福祉的增進,注意引導人們的觀念從勤勞致富向適度享受轉變。要著力實現全民社保,消除城鄉差距,下大力氣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作者:張勝)

(責編:王瑤、李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