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白玉冬:鉤稽索隱 開陳出新

——9世紀中期至11世紀漠北草原歷史研究

2017年08月09日17:35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九世紀中期至十一世紀漠北草原歷史研究:以魯尼文碑刻與敦煌文獻為核心”負責人、遼寧師范大學副教授

晚唐五代、宋初的漠北草原歷史,由於文獻分散且涉及文種復雜,不明之處尚多。而蒙古族形成之前的歷史,與10—11世紀佔據漠北草原的游牧民集團九姓達靼(又作“韃靼”)密不可分。對9世紀中期至11世紀漠北草原歷史進行深入研究,既深具歷史學價值,同時對當代社會也有啟示意義。

彰顯華夏親和力

在繼承前人優秀研究成果的同時,如何避免受到某些僵化武斷的研究范式之影響,以獲得新的視點並突破瓶頸,這是9世紀中期至11世紀漠北草原歷史研究的關鍵所在。

后唐太祖李克用致書宿敵梁太祖朱溫時,專文強調“陰山部落,是仆懿親﹔回紇師徒,累從外舍”。學術界主流意見認為該“陰山部落”是指880年左右收容李國昌、李克用父子,並隨后者征討黃巢義軍的達靼。此說可以信從,但“陰山部落”是否如部分學者所言指的陰山達靼(即陰山室韋),值得商榷。

據唐代北方出身人物的墓志銘與漢籍史料,當時的陰山並非僅代指陰山山脈,還存在代指漠北杭愛山脈的可能。確定上述“陰山部落”所需必要條件是:①與李克用保持有親密關系(甚至處於姻親關系)。②其下配有回鶻軍隊亦不足為奇。回鶻汗國滅亡后操蒙古語部落的活動情況反映,上述與李克用保持密切關系的“陰山部落”有可能為蒙古高原中心地帶的九姓達靼。根據對唐朝會昌年間宰相李徳裕的文集《會昌一品集》所收錄的相關公文之分析,841—842年左右,室韋(即達靼)的大集團位於陰山以東的鬆漠地區。9—10世紀,陰山地區(此處特指中段——筆者按)並不存在學術界以往多認為的一個勢力強大的達靼部落集團。13世紀始見史乘的部族名稱陰山達靼,不應上溯二百余年。《元史》卷124《速哥傳》言“速哥。蒙古怯烈氏,世傳李唐外族”。“怯烈”,即克烈,是九姓達靼之重要組成部分。漢籍的“李唐”,首選當然是唐王朝,但尚無史料証明唐朝后族與克烈部有關。相反,五代后唐以唐朝后繼者自居,且曾被稱為“唐國”,尤其是李克用言“陰山部落”是其“懿親”,甚至於“外舍”。即,此處的“李唐”視作五代后唐於理不悖,然則克烈部恰與李克用所言“懿親”、“外舍”的“陰山部落”相符。如此,晚唐時期追隨李克用,遵循唐政府詔令鎮壓黃巢起義的達靼,可視作漠北的九姓達靼。敦煌出土P.3931文書表明,建國時期的后唐,極有可能派遣使者招撫九姓達靼。九姓達靼雖然遠在漠北腹地,但10世紀時期曾隸屬后唐政權。這種從屬關系,喻示9—10世紀蒙古高原的歷史進程及其主體民族的興衰,與中原王朝緊密相關。

眾所周知,981年出使西州回鶻的宋使王延德在《使高昌記》中,詳述訪問九姓達靼之經過。《續資治通鑒長篇》卷25雍熙元年(984)4月條記錄王延德“所過蕃部,皆以詔書賜其君長襲衣、金帶、繒帛”,結果是“其君長各遣使謝恩。又明年,延德與其使凡百余人,復循舊路而還,於是至京師”。同書卷24太平興國八年(983)條則記錄“塔坦國”國王遣使朝貢。對比相關年代,不難發現上述“塔坦國”即是受詔於王延徳,並從其手中受領宋朝官服與絲綢禮物的九姓達靼。就此而言,10世紀時期,九姓達靼與宋朝保持著直接的朝貢關系。這表明當時的蒙古高原歷史與中原王朝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九姓達靼是宋中央王朝朝貢冊封體制內一員。

蒙古族雖然屬於跨境民族,但三分之二之強是在中國,更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蒙古族族源等歷史問題研究上,中國學者無疑更具話語權與解釋權。毋庸諱言,筆者的上述研究成果表明,作為蒙古族的先民,九姓達靼在晚唐五代與中原王朝保持有隸屬關系,宋初則構成華夏冊封政治體系內一員。

彌補中國歷史缺環

突厥魯尼文碑刻與敦煌出土多語種文獻是研究10世紀漠北草原歷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源。彌補以往國內學術界關於突厥魯尼文碑刻文獻研究上的不足,突出我國學者在出土文獻研究上的長處,這是當前國際學視野下蒙古族早期歷史研究之要求所在。

首先,突厥魯尼文葉尼塞碑銘之哈爾畢斯•巴裡碑銘中,以往未被釋讀的九姓達靼之后的文字,可讀作“l k a B”,相關文句可復原作“toquz tatar elik?覿 bard?觙m”“我去了九姓達靼王國”。對相關碑銘印記的對比分析,表明哈爾畢斯•巴裡碑銘紀年約為10世紀。關於特定詞匯el“國、人民、地方”與漢籍記錄的達靼國官職稱號之考察,反映出當時的九姓達靼構成一“王國”。前面介紹的與宋朝保持直接朝貢關系的“塔坦國”,應即此“九姓達靼王國”。蒙古高原游牧政權傳統在黠戛斯退出蒙古高原之后並未間斷。成吉思汗創建的“大蒙古國”,可視作對“九姓達靼游牧王國”政治傳統的繼承。

其次,敦煌出土文獻中,約有20件文書記錄10世紀時期達靼人與河西地區保持著密切往來。其中,唯有年代約為924—925年的於闐文P.2741《使節奏狀》明確記錄達靼人的駐地為Buh?覿thum。該Buh?覿thum可勘同為《遼史》所記“卜古罕城”,即位於鄂爾渾河畔的漠北回鶻汗國都城Ordu-bal?觙q、現哈剌巴剌噶孫(Qara-balγasun)遺址。P.2741文書反映,九姓達靼在10世紀初期即已經深入到河西地區。鑒於此點,寫作年代稍晚於P.2741的P.t.1189《肅州領主司徒上河西節度天大王書狀》,以及漢籍記錄的與甘州回鶻王國保持有同盟關系的達靼國,均可視作“九姓達靼王國”。進言之,P.4525《都頭呂富定喪馬狀》、 P.3412《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十月都頭安再勝、都衙趙再成等牒》等10多件文書反映達靼人與沙州歸義軍政權保持通使或敵對關系。依據筆者對馬衛集(Marvazī)記錄的連接契丹與中亞的交通路線之考証,上述與歸義軍政權保持互動關系的達靼亦可視作九姓達靼。而敦煌出土粟特語文書中的兩篇基督教徒手稿(P.28文書與P.3134背面文書),反映10世紀時期西州回鶻王國的粟特系回鶻商人與九姓達靼有著密切接觸,當時的九姓達靼主要通過聶斯脫裡派基督教徒回鶻商人與絲路貿易聯系在一起。可以說,對克烈部的改宗基督教而言,基督教徒回鶻商人所起的作用更大。而根據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藏xj 222-0661.9回鶻文文書記錄,9世紀后半葉至11世紀的九姓達靼與西州回鶻王國保持有密切關系。這可從S. 6551《佛說阿彌陀講經文》所記錄的達靼與西州回鶻之關系,以及上述敦煌出土粟特語文書所反映的達靼與回鶻商人之間的密切接觸得到佐証。

9世紀中期至11世紀的漠北草原,通過草原絲路,與中原中央王朝和我國西北地區聯系在一起。當時的漠北草原歷史,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歷史,更是中國史的有機組成部分。

(責編:實習生、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