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吳宏政:馬克思哲學與馬克思的哲學觀

——評《馬克思哲學的歷史轉向與西方形而上學的終結》

2017年07月28日10:14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系吉林大學教授

劉福森教授的專著《馬克思哲學的歷史轉向與西方形而上學的終結》入選2016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這是一部極具創新價值的著作。全書對於馬克思哲學的總體性質、哲學觀以及馬克思哲學創立時期的幾部經典著作的理解和分析,都對我國學術界的主流觀點有新的突破。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在哲學與哲學觀的關系中重新理解馬克思哲學的總體性質

該書的主題和核心思想是對馬克思哲學的總體性質問題的新探索。然而,作者卻把關於這個核心思想的探索放在了全書最后的“第三編”,而把關於哲學觀問題的探討放在了全書之首的“第一編”。實際上,該書是把對哲學觀問題的探討作為探討馬克思哲學的總體性質問題的突破口,對於全書結構的這種特殊安排,表明了該書作者對於哲學與哲學觀關系問題的新理解。此外,在作者看來,當人們對某些哲學問題的研究長期爭論不休時,研究就不能仍然停留在這些爭論本身,而要去尋找引發理論分歧的更根本的原因。僅僅停留在同一個理論層面上討論問題的方法是一種“平面式”的討論方法。這種“平面式”的討論方法往往使討論的雙方陷入僵局,各說各話,最后隻能不了了之。我國關於馬克思哲學的總體性質問題的爭論,就是這樣一種結局。對於這些爭論,作者採取了一種“立體式”的研究方法,即從對馬克思的哲學觀的研究開始,最后進入到對馬克思哲學的總體性質的研究。在這方面,這種“立體式”研究方法本身也是一個理論創新。

二、馬克思的哲學觀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哲學觀

在哲學觀的問題上,作者對盛行的形而上學的本質主義的哲學觀進行了反思和批判,提出了自己的創新觀點。在講到哲學觀時,人們一般都把西方傳統哲學的哲學觀當成適合於全部哲學的“一般哲學觀”。在一些人的頭腦中,似乎馬克思沒有自己的新哲學觀,似乎西方傳統哲學的哲學觀也就是馬克思的哲學觀,因而很少有人把馬克思的哲學觀當作一個專門問題進行探討。這樣,西方傳統哲學的舊哲學觀就被理解為“具有普適性質的一般哲學觀”:它不僅適合於西方傳統的舊哲學,而且適合於馬克思哲學,並把這個哲學觀看作是闡釋馬克思哲學的基礎,在這個舊哲學觀的前提下去理解和闡釋馬克思哲學。這種對哲學與哲學觀關系的“舊瓶子(舊哲學觀)裝新酒(馬克思的新哲學)”式的解讀的理論后果,就必然把馬克思的新哲學也還原為舊哲學,即還原為西方傳統的形而上學。

作者認為,馬克思不僅在哲學“世界觀”上超越了西方傳統的形而上學,而且在“哲學觀”上超越了西方傳統的“舊哲學觀”,構建了一種歷史的、唯物主義的新哲學觀:不僅“酒”換成了“新酒”,而且“舊瓶子”也換成了“新瓶子”。

三、不能用西方傳統哲學的“舊哲學觀”去理解和評價馬克思的“新哲學”

該書把西方傳統的哲學觀概括為“形而上學的本質主義的哲學觀”。這種哲學觀的基本特征是首先設定一個適用於全部哲學的“哲學的一般本質”(在黑格爾哲學中叫作“絕對觀念”),並把這個“一般本質”作為解釋和評價“現實的哲學”(具有個性的個別哲學家的哲學)的基礎。馬克思認為,這是一條用抽象的觀念解釋現實哲學的唯心主義的思想路線。馬克思的新哲學觀則是從現實的社會歷史條件出發去解釋現實存在的、有個性的特殊哲學。在馬克思看來,所謂“一般哲學”隻不過是哲學家們的幻象,在現實中是根本不存在的﹔有個性的特殊哲學才是“現實的哲學”﹔現實的社會歷史條件才是“現實哲學”的存在所依賴的必要條件。這樣,馬克思就在哲學觀上顛覆了形而上學,確立了一個與傳統舊哲學觀完全不同的“觀哲學”的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形而上學的本質主義的哲學觀的思想路線是用超時間、超歷史的“一般哲學”去解釋、要求和評價現實存在的哲學,這實際上就是“用觀念去解釋現實”的唯心主義的思想路線,而馬克思的哲學觀則是用現實的歷史條件去解釋現實的哲學的思想路線,這才是在哲學觀問題上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是“生活決定意識”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作者認為,不能用西方傳統哲學的“舊哲學觀”去理解和評價馬克思的“新哲學”,隻有用馬克思的“新哲學觀”去解釋馬克思的“新哲學”,才能真正做到對馬克思哲學的新理解,因而才能理解馬克思哲學的革命性變革。

(責編:李葉、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