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百年易學菁華集成”項目2015年成果簡報

2017年06月27日16:54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台港易學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增補

一、台港易學期刊論文目錄、文章的增補

《台港易學期刊論文匯編》是對台灣及香港地區1949年至2015年關於易學期刊論文的編訂。前期關於期刊論文的匯編已大體完成(可參看2013年《百年易學研究菁華集成》成果簡報),其中台港期刊論文的增補工作也於2014年下學期部分完成,2015年的主要工作為通過網絡和國內各大圖書館兩個途徑進行期刊搜集與整理。首先通過網絡檢索(主要通過“讀秀”期刊檢索以及文獻傳遞)搜集了所有能下載獲取的電子版,並先后去北京國家圖書館和上海復旦大學圖書館復制了所有能找到的台灣期刊。剩下415篇期刊以及46篇報刊文章需要在台灣復制。

在此基礎上,台港期刊的增補另有三個方面:

一、根據前期總目錄,提取出40個主要期刊在台灣國家圖書館“期刊篇目檢索庫”進行按期排查,整理出所有與易學相關的文章,並與總目錄查重,此途徑新增出91篇期刊論文目錄。

二、在台灣國家圖書館“書目整合系統”根據易學關鍵詞(學術、術數)、人名等進行檢索的5個成果文檔進行提取,整理出所有與易學相關的期刊,並進行與總目錄的查重,形成新增的408篇期刊論文目錄,此部分新增期刊佔較大比例的為香港期刊和台灣的術數期刊文章,使得港台期刊總目得到進一步完善。

三、補充連載期刊。即根據總目錄所整理出來的連載期刊進行補充並檢索館藏,此部分期刊信息不甚完整,有些需要實地館藏調閱之后才能確定是否有連載。

台港期刊的復制主要在台灣國家圖書館進行列印和填單調閱復制,另有一批期刊散見於台灣大學、中央研究院等幾個主要高校。2015年暑期赴台工作一共復制了946期刊篇期刊,仍有19篇由於信息不完整和未檢索到館藏信息而擱置。

二、台港易學碩博士論文目錄、文章增補

前期關於台港碩博士論文工作總目錄為《台灣碩博士論文總目》400篇。為了使台港碩博士論文目錄更加完備,此次工作主要為目錄的增補。

目錄的增補包括三個途徑:

一是根據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孫劍秋教授搜集整理的近幾年台灣碩博士目錄《2001--2014年台灣易學碩博士論文》進行查重篩選,增補71篇碩博士論文目錄,補充了近幾年來台灣地區碩博士論文的空缺。

二是根據台灣師范大學賴貴三教授的《台灣易學史》、《台灣易學人物表》整理出來台灣大部分高校的指導教師姓名,在台灣國家圖書館官網以及各高校圖書館碩博士論文庫進行檢索並篩檢補充,終增補79篇碩博士論文目錄。

三是在台灣實地增補。台灣政治大學社資四樓匯集了台灣五十年代至90年代的各高校碩博士論文且面向讀者開架閱覽,為碩博士論文的增補提供了便利。此次轉開架增補了14篇,其中有4篇為香港地區的,確保部分僅由書名不能明確是否與易相關的論文不至遺漏。

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補充,共增補了164篇碩博士論文,其中有68篇在台灣國家圖書館可以下到電子版,48篇可在國家圖書館進行調閱復制,29篇的碩博士論文隻對本校公開,在國圖並無館藏信息,需要實際去台灣各大高校圖書館調閱復制,同時還有2篇論文暫時在本校也未公開,則需拜托台灣高校的老師幫忙代找。至此一共搜集到148篇碩博士論文,其中包括17篇前期400篇總目錄中未找到的碩博士論文,此外,仍有31篇遺留目錄,其相關文章需拜托台灣老師搜集。

《台港易學專著總目》制作完成

易學專著的總體分類是學術類和通俗類兩種,學術類之下又分為經學類和術數類兩種。《台灣易學專著總目》是對台灣地區自1949年至今所著成的易學專著進行的編目。此項目自2014年開始,歷時兩年至今,已基本完成對於《台灣易學專著總目》(含學術性和通俗性著作)的制作,現將其大致的制作情況進行簡要的概述。

《台港易學專著總目》的制作程序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在大陸收集相關目錄資料,編制一個較為完整的目錄﹔二為赴台進行資料的收集,同時在資料的收集過程中進一步完善目錄。具體情況如下:

一、赴台之前整理、整合了“學術類”易學著作的三個目錄(前期做的台灣易學著作總目錄初稿、山東大學館藏易學目錄、上次從台灣採購的書籍目錄),查重后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台灣易學專著目錄》。

二、對上述“經學類”目錄中所涉及的所有著作進行查館藏的工作,凡“大陸能復制、下載、購買者”標出具體的獲得途徑(山東大學易學中心資料室、山東大學圖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大陸其他圖書館館藏、讀秀等電子資源、孔夫子舊書網等可以買到的),凡“大陸無法復制、下載、購買者”,查台灣的館藏情況(主要是台灣的國家圖書館、台灣大學圖書館、台灣師范大學圖書館、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輔仁大學圖書館以及其他大學圖書館館藏),將上述館藏信息都整合到一個表格中。

三、經學類著作查館藏工作初步完成后,對術數類著作目錄也進行了初步制作,但由於術數著作總量太大(經過篩選后還有七千余本),故隻對1980年之前的以及幾位重要術數人物的著作進行了館藏地的查詢。

赴台后,在台灣各圖書館進行資料的收集工作,前后共復印圖書82本,其中15本不在原目錄中,已復印的書中,有4本后來又買到了舊書,有16本屬於通俗性的易學讀物,學術性不強。

在以上資料對目錄進一步增補的基礎上,台灣易學著作總目(含學術性和通俗性著作)已完成,目錄按年份排列,一般通俗性著作用紅色字體標出並放在每一年的最后。該目錄包含所有已知著作的收集處理情況,未注明處理情況的或為信息不明確,或者是未找到該書(目錄中用黑色字體標出),或者為一般通俗性作品未做任何處理的。

留待的工作有以下幾條:(1)繼續完善目錄,仍有擴展工作需要處理,即將目錄按姓名排列,搜索這些作者,看是否有未收入的易學著作,並補充總目。(2)其中關於術數類易學著作目前有兩個目錄,一個是總目錄(七千多本)、一個是精選目錄(兩百本),這兩個目錄都還存在不少問題。表現在:術數類的總目錄中還有一些重復條目或者通俗性易學著作,需要刪除或調整。精選目錄是按年代和重要術數名家的作品甄選的,裡面存在很大的問題,就是關於術數名家的評價標准(根據那個年代所公認的名家)是比較主觀的,有可能遺漏重要的術數名家,也有可能把不太著名的人選進去,所以關於術數這方面需要完善的地方還很多。至2015年12月份,所需補充的工作也已經大體完成。

台港易學拾遺總述

《台港易學拾遺》項目主要是對台灣與香港地區從1949年至2015年的非易學專著中含易學內容之章、節的搜集、甄選、整理與匯編。此項目的主要意義即在於通過資料的搜集與匯編,系統展現出台港地區易學研究的整體風貌,為大陸的易學研究提供豐富而細密的文獻支持。下面主要介紹一下項目的工作情況與進展:

工作伊始,台港拾遺小組成員檢索《中華民國出版年鑒》、《出版圖書目錄》、《全國新書目》等台灣地區出版的書目,檢索年代貫通50年代至今,從其中篩選出文史哲領域的著作,形成拾遺需要檢索書目的初稿。為防止遺漏,小組在檢索時擴大選入標准,將懷疑而不確定的條目一並收入。形成工作初稿后,小組又按照作者名排序,即將課題組台灣報刊文章目錄、專著目錄、碩博士論文目錄中的作者一並篩出,與拾遺初稿一起,形成一份最大范圍上的台灣文史哲領域學者名單。在此基礎上,開始以作者名為核心,利用台灣各圖書館、谷歌等,檢索這這些作者的全部著作。即最終形成以作者名排序版的台灣文史哲著作目錄。

此本目錄完成后,小組即開始尋找、閱讀原書,查看是否有易學內容,進而剔除無易學內容的條目,而影印有易學內容的部分。查找原書時,按照網絡資源、山大圖書館、山東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等順序,將在大陸能夠解決的圖書予以優先解決。

根據《拾遺總目》篩出大陸可以檢索到的書目,剩余條目即為《拾遺赴台檢索目錄》。考慮到條目非常多,且拾遺的工作需要翻閱書目才可以確定是否有易學的部分需要復印,故而讓小組成員將《赴台檢索條目》在台灣大學圖書館、政治大學圖書館、台灣師范大學圖書館、輔仁大學圖書館、中研院圖書館和高雄師范大學圖書館,在網絡檢索了一遍然后按館藏地把條目歸類。

此項目開展中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的繼續進行:

其一,拾遺組的界定以前太過寬泛,其中夾雜專輯與會議部分的易學資料,導致與其他組工作重疊部分過多。拾遺組應有更為准確的定位,應是部分含有易學章節的專著。即第一位必須是章節形式的專著,而個人、多人論文集應全部轉移到論文集部分。難點是,其中有些個人論文集,在形式上非常類似於專著,則應該閱其前言,確認是否是論文集,或對此類進行分析,專門進行界定說明。

其二,尚有未檢索到館藏、或散見於其他各高校圖書館的條目,其中未檢索到館藏信息的87條,散見於各高校的47本。未檢索到館藏的隻能選擇放棄﹔而散見的,因拾遺工作大部分條目是沒有易學內容的,因此不適合拜托他人,小組同樣選擇放棄此一部分,當然,若日后有合適機緣,課題組可解決這一部分遺憾。

其三,拾遺組的工作量與成果產出比略低,查書量與復印量約為六比一,也即大部分時間是用來查找、閱覽不相關的內容。這一點是由總體工作思路決定的,若日后再有拾遺類似的工作,則可以思考是否有更為有效率的方法。

根據上述問題,所總結出來的解決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

一、專業問題。拾遺總目整理初期,由於小組成員專業水平參差不齊,所以出現目錄繁簡體不統一,作者名或書名輸錯,條目查重不徹底,一個條目重復出現多次等現象。針對這種情況,在目錄整編這一環節上,可以多安排文獻學或本專業的學生負責這一部分工作,以減少紕漏的出現。

二、重復工作的避免。《拾遺總目》中有諸如《屈萬裡全集》、《牟宗三全集》等著名學者的著述總集,還出現了這些學者的單本專著等,這樣就難免會做很多重復工作,因此再做類似工作,要把個人總集的具體條目列出,並與這個學者的其他著作查重。

三、標准問題。早期的拾遺收錄標准混亂,包括個人專著、個人論文集、多人論文集、會議論文集等等,甚至是個人文集和多人文集中一篇文章的一個自然段都收編進來,造成初期翻書工作進展緩慢,成果混亂。針對這一問題,希望再進行類似工作時,首先厘清各自的工作內容,定好收錄標准,並嚴格地貫徹執行,不能隨意更改。拾遺的內容就是個人專著(按章節編寫的著作或是個人論文集)中的易學內容(按章節編寫的專著易學內容至少構成一個小標題,個人論文集的話應是整篇文章都以易學為主題)

四、檢索館藏。檢索時盡量隻輸入條目中的一個關鍵詞,如果將書名全部輸入可能出現無法識別的情況發生﹔輸入時必須是繁體字,個別學校的系統不能識別簡體字,這也是做目錄必須統一繁體字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查出各校開架書之后按索書號進行排序,這樣在找書時會方便很多,不會來回亂跑耽誤時間。

五、增補工作。考慮工作內容和方式與其他工作組不一樣,如果有后續補編工作可以做關鍵詞查詢工作,如“國學”、“經學”、“儒學”等,再如“朱熹”“邵雍”等關鍵人物為關鍵詞查詢圖書,這樣有周易內容的命中率會大大提高﹔又或是採用賴貴三老師提供的思路,查看台灣各高校官網上哲學院、文學院、歷史學院等各位老師的學術成果,再與總目進行核對,補編條目。

目前台港地區的拾遺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所剩余的一些工作在大陸足以完成。具體來說,尚有百余條未找到的館藏書目信息,此工作仍需投入主要精力。此外,在做其它工作時亦要繼續完善拾遺目錄。

大陸易學各項工作進程簡述

《大陸易學》是“百年易學研究菁華集成(續編)”的子項目之一,此項目主要分為五個部分:《大陸易學專著總目》、《大陸易學碩博士論文匯編》、《大陸易學期刊論文匯編》、《大陸易學輯刊、論文集匯編》以及《大陸易學拾遺》。《大陸易學》工作的全面開展是自2015年才開始的,所以各工作項目多數仍在穩步進行中,現將其工作進程大概情況略述如下:

一、《大陸易學專著總目》

《大陸易學專著總目》主要是收集自1949年至2015年大陸所出版的易學專著信息並編制成目錄。此目錄的來源主要有四類,第一類是《初編》(《目錄初編》的來源是林慶彰的《經學目錄》以及呂紹剛等編的《周易辭典》后附錄目錄)涉及到一些專著目錄,整理出來,為目錄來源之一﹔第二類是對1952-2011年間出版的《全國新書目》的檢索整理出來的易學著作條目﹔第三類是根據易學中心網站內的山東省圖書館易學書目的電子版目錄,和大陸出版易學書目(1978-1999)兩份目錄,整理出其中需要的部分,此為目錄來源之三。第四個來源是根據前期胡士颍博士所整理含大陸與港台的“1949-2000年易學著作目錄”,其中可摘出大陸部分著作條目。

至2015年12月份,已經得出一個《大陸易學專著總目》初稿。后續工作主要為圖書館開架增補目錄信息以及根據目錄收集專著類書籍。

二、大陸易學碩博士論文匯編——目錄部分

《大陸易學碩博士論文匯編》項目主要是收集自1949年至2015年的關於易學的碩士博士論文,並匯編成冊。首先,課題小組對各個數據庫(讀秀、CNKI、CALLS、萬方、山大圖書館)進行檢索,匯總成目錄初稿,然后對初稿進行刪減,剔除其中非易學的文章,由此形成《大陸易學碩博士論文匯編》總目的初稿。其后又對其進行增補,主要是補充2011-2015年的目錄信息(前期隻到2011年),其二則是直接檢索各個高校自己的碩博士論文館藏,補充重點高校的目錄。此兩項工作現都已完成,當前正在交互補充編年版與導師排序版的目錄。

三、大陸易學期刊論文匯編——目錄及文章

此匯編在2014年已形成一個總目初稿(總目初稿主要是知網關鍵詞檢索、林慶彰經學目錄、呂紹剛周易辭典、高桂芬易學論文索引綜合而成),2015年的續編工作主要是對初稿的增補以及文章的復制。其后,又對1980-2000年,2002-2009年,2011-2012年的《全國報刊索引》進行了逐條檢索,並篩選出其中的易類文章。后將《全國報刊索引》中的文章,核對增加進初稿目錄中,完成1980-2000,2002-2009年度文章的增補工作。經過不斷篩選,總目已經基本確定,且文章搜集已在知網初步下載。但總目中仍有不少條目,無法下載。因此工作小組對期刊論文進行了全面的核對,落實整理出未見文章目錄。進而檢索館藏,按館藏地排序,以備復印。未見文章的館藏,主要在山大哲社學院、蔣震圖書館、國家圖書館三處可解決。當前已經將哲社學院館藏的期刊復印、掃描完畢。其他館藏文章尚待復印。此外,期刊文章尚需要分類為經學、術數與通俗。當前2000年至2010年的文章與目錄皆已完成分類,1949-1999年的文章待補充完整后,進行目錄與文章的分類處理。

四、大陸易學輯刊論文集匯編——目錄

《大陸易學輯刊、論文集匯編》主要是收集多作者的論文集,以及個人論文集,其中可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連續幾年或多年出版的輯刊中的易學文章﹔另一部分是論文集,如會議論文集、紀念性論文集、專題論文集、個人論文集,是沒有連貫輯數的,有些是有書號出版的、有些是內部編輯的。總目有三個來源,一是摘取初編目錄中的專輯內容形成一個目錄﹔二是檢索中國知網“輯刊”數據庫,此所得目錄為專輯目錄來源的另一部分﹔三是從全國新書目、總書目中摘出疑似含易學文章的論文集目錄。此三部分目錄基本構成《大陸易學輯刊論文集匯編》總目初稿。后續主要工作為繼續對所得目錄進行補充完善。

五、大陸易學拾遺——目錄

“大陸易學拾遺”工作是2015年下半年新開始的一個項目,屬於“大陸易學”項目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其主要目標就是收集自1949年以來至2015年所有在大陸出版的非易學專著中的易學篇章。工作進程很簡單:首先,制作目錄﹔再者,根據目錄借書、閱覽、確定是否有易學章節,完善目錄,並確定專著位置以待借閱﹔最后,借書,掃描、復印易學章節。

2015年下半年的主要任務就是制作目錄。其中有兩個基本原則:一是目錄制作准確率盡可能高,即確保非易學專著中含有確定的易學章節﹔二、包含全面。即盡可能搜集到建國后大陸出版的所有含易學章節的非易學著作。此兩個基本原則對后面的工作進展有著很大幫助,故目錄的制作是整個工作最為核心的一環。

由於有了台港拾遺的經驗,大陸拾遺從一開始就進行的較為順利。其目錄來源主要有三:一為讀秀上的關鍵字目次查詢﹔二是查開架(山大文理館、蔣震館、哲社館、文史哲館、政法分館、文學院館、政管學院資料室等圖書館)﹔三是查詢《全國新書目》。在這三個查詢來源中,查開架和讀秀網關鍵字查詢是准確率最高的查詢來源,而《全國新書目》則是包含全面的來源(因為建國后所出版的專著《全國新書目》都記錄在冊,即使文革期間有中斷但文革之后又有補發),因此可將依據《全國新書目》制作的目錄同查開架和讀秀網關鍵字查詢制作的目錄進行查重,重復部分即為最終目錄部分之一,依據《全國新書目》制作的目錄不重復部分還需借閱核實,進而構成最終目錄之另一部分。

至2015年年底已完成的工作任務如下:

1、文理館開架圖書已全部查閱完畢,共搜集所需圖書約300冊。

2、讀秀網關鍵字查詢還剩有11個寬泛關鍵詞和部分易學家人名未查。

3、1949年至2015年《全國新書目》查詢中,1958年第4至12期,1959年,1961年,1962年,1964年第6、9、12、14期,1965年,1975年第2期、第4至12期,1976年至1994年,1997年至2008年,2009年第2至6期、10至12期,2010年查詢完畢。

后續的工作仍舊是通過開架以及關鍵字繼續完善目錄,並且根據目錄借書、閱覽、確定是否有易學章節,完善目錄,確定專著位置以待借閱。

(課題組供稿) 

(責編:實習生、李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