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十三五時期供給側改革與需求側協同下的我國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研究”項目啟動會簡報

2017年06月23日15:22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2017年2月19日,由華僑大學郭克莎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十三五時期供給側改革與需求側協同下的我國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會議室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華僑大學的評議專家和課題組主要成員共計20多人出席了項目啟動會。

會議評議組由6位專家組成,分別為: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工經所原所長、研究員呂政,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工經所原所長、研究員金碚,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原院長、教授楊瑞龍,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夏杰長,中國社科院工經所工業發展室主任、研究員呂鐵,華僑大學數量經濟研究院院長、教授胡日東。

上午,會議由呂政研究員主持,分兩個階段舉行。

在會議第一階段,項目負責人、華僑大學郭克莎教授代表課題組對課題研究的總體框架、基本思路、主要內容等進行了介紹。郭克莎教授提出,整體課題設計分為五篇,課題研究的時間區間為面向“十三五及未來更長一段時期”,課題研究為學術研究與政策研究相結合,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力求取得一定的理論創新,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在會議第二階段,評議專家對項目研究內容進行評議,提出意見和建議。呂政研究員提出,研究內容應當加強外資、外貿對產業結構影響的研究。包括:一是福建省外向型經濟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型升級的問題﹔二是中國大陸產業轉型升級對海峽兩岸經濟轉型升級的影響。產業結構研究應當適度突破國內既有的研究范式和方法。目前供給側改革的研究內容是在國家提出的供給側改革的狹義還是廣義的層面進行研究,需要課題組進一步討論。需求側協同是學術界和政策界都沒有討論清楚的問題,課題組應當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內容。

楊瑞龍教授認為,現在設計的課題研究內容比較全面。他提出,各章之間的邏輯結構要注意內在關聯性。建議更多關注產業結構背后的調整機理,產業結構的調整機制是政府還是市場主導,背后是一個改革問題。因此,需要強化研究產業結構調整的機理,處理好供給側改革與需求側協同的關系。應當在全球化和國際分工的大格局下討論中國的產業結構問題。需求側的研究應當適度突破房地產問題的困擾,在制度成本等更大的背景下開展研究。

金碚研究員認為,課題設計總體可行。整個課題設計是問題或政策導向的。理論和政策研究存在差異,課題組應當考慮在多大程度上進行理論創新。他從供給側和需求側的理論源頭闡述了供給和需求的學術定義。產業分類是基於既有的產業還是基於現在和未來的新的產業形態,會影響產業結構調整的判斷。基於既有的統計指標很難預測未來,因為理論與現實出現了差距。最后,結構調整的合理性是否有評價的方式,合理的狀態是什麼需要構建新的理論基礎。

夏杰長研究員認為,從課題申請到現在,國內外經濟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特朗普上任后國際貿易保護和逆全球化抬頭,在這種背景下,產業結構調整面臨新的問題和挑戰。此外,隨著林張產業政策問題的爭論,市場主導逐漸成為學界的共識。建議增加對產業政策有效性和深化改革問題的研究。

呂鐵研究員認為,產業轉型升級與每個產業走勢不一樣。產業結構還是要適應需求結構。在新的環境下,產業邊界的變化、全球化等對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提出了新的要求。錢納裡等學者的標准模型所揭示的規律是否發生了變化,如何判斷產業結構的合理性,需要進一步研究。

胡日東教授認為,國際投資和引進外資應當在需求側協同下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研究中有所體現,但國際投資屬於供給側還是需求側需要深入研究。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政策作用的銜接需要進一步考慮。

會議最后,課題負責人郭克莎教授進行了總結。他認為與會專家提出的建議很好,對於進一步完善課題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郭克莎就專家提出的問題一一進行了回應,並表示將積極吸收專家們提出的建議,爭取完成高質量的課題研究成果。

下午,項目組主要成員就評議專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圍繞深化課題研究的內容、方法、重點進一步交流了看法,討論了課題分工和推進研究等問題。

(課題組供稿)

(責編:實習生、李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