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在和平、開放與共享中展現中國自信

2017年06月06日08:27

《光明日報》( 2017年06月06日 11版)

從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一帶一路”建設“從理念化為行動,從願景變為現實”,取得了豐碩成果。中國堅持和平、共贏,開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原則,堅定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可謂是經濟“逆全球化”浪潮中的一股清流。溯本求源,“一帶一路”倡議得到有效貫徹、穩步推行並取得當前成果的背后,是來自中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與制度自信的強大支撐。

沿線國家和平發展是“一帶一路”倡議順利推行的前提條件。縱觀歷史,中國通過連接世界的“絲綢之路”呈現在世界面前的,是帶著科技、文化火種出使西域的張騫,懷揣虔誠和壯志遠赴天竺的玄奘,傳播文化、東渡日本帶去文明的鑒真,七下西洋、宣揚和平的鄭和。古代中國一直堅持“和為貴”與“睦鄰友好”的精神,在外交史上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和平互助的壯麗樂章。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經過新中國成立后60多年的艱苦奮斗,取得了一系列世界矚目的成就,經濟體量已接近美國和歐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受到世界各國的肯定和贊許也越來越多。作為一個迅速發展並融入全球經濟社會網絡的世界大國,中國無法忽視自身的對外影響和外部反饋,必須堅定道路自信,堅定和平共處的決心。和平建設的“一帶一路”不僅是中國道路自信的強有力標志,也為中國堅定道路自信提供了堅實的背景支持。共贏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基本要求,也是實現和平前提的“一帶一路”建設的必然結果。和平的共贏才是真正的共贏,共贏的和平才是有意義的和平,古“絲綢之路”上的物種傳播、技術傳承、人口流動和文化融通正是這種和平前提下共贏的古老例証。而今的“一帶一路”建設,建立在和平友好基礎上的優勢互補、資源互助、貿易互惠、資本互通更是國際外交互利共贏關系的當代范本。

“一帶一路”建設以開放為導向,解決經濟增長和平衡問題。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可將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並能積極參與全球互聯互通基礎設施等公共產品供給,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促進生產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以開放為導向的“一帶一路”建設不同於西方所謂的開放經濟體系,“一帶一路”建設的開放是富於包容性的開放,不掠奪資源,不制造貧窮,不輸出制度,更加重視“發展失衡、治理困境、數字鴻溝、分配差距”等問題。目前很多發展中國家面臨的上述問題集中體現在所謂“中等收入陷阱”困境中。西方學者認為,這是由於發展中國家自身經濟、政治制度不夠西化導致的,因此他們開出的處方是全面模仿西方,高度自由的市場經濟體制、完全的私有化產權、西方跨國公司主導的產業結構調整等。然而這些“良藥”卻經不起實踐檢驗,其在中東和拉美一些國家的實踐進一步加深了這些國家的困境,最終隻有壟斷資本從中獲益。不對症的原因在於,西方主流經濟理論忽視了發展中國家在不公平的國際經濟秩序下受到的剝削。“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包容性的開放特質,恰能逐步打破少數國際壟斷資本的技術控制和資源、渠道壟斷,增加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價值鏈中的附加值,破除“低端鎖定”和“貧困式增長”,幫助沿線國家走出“中等收入陷阱”﹔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謀求的是依靠誠意共同發展而非依靠霸權獨佔利益,隻要廣大沿線國家能夠堅持從自身長遠利益出發,推廣阻力就不會很大,沿線國家為了自己的共同繁榮發展也會保衛“一帶一路”的建設成果,這正是包容性開放的“一帶一路”建設的真諦所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包容性的開放理念,體現了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的國際視野和責任擔當,既有助於區域合作、共同發展,還有助於人文交流,加強各國間的互信和地區的和平穩定。

共建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主要手段,共享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根本目的。“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大量的落地項目見証了“一帶一路”的共建成果。而共享正是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拓展和深入,通過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沿線國家和人民在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邁向共同富裕。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和西方主導的國際經濟秩序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是否與當地人民“共享”。“一帶一路”建設的和平、共贏,開放、包容,以及共建、共享思想,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高度契合的。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主旨演講中指出,“將‘一帶一路’建成創新之路”。“一帶一路”的對外投資要與發達國家進行激烈的競爭,輸出的不是落后產能,隻能是先進產能,從而和創新驅動和產能升級相互促進﹔協調發展需要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而綠色發展不僅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還要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一帶一路”倡議和新發展理念相得益彰、渾然一體,為中國的發展提供強大的理論支撐,也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理論自信。

(作者:丁曉欽,單位: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6BKS081〕的階段性成果)

(責編:李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