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第五屆世界經濟論壇

張君榮2017年06月05日08:10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原標題: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第五屆世界經濟論壇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張君榮)6月3日,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主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協同創新中心協辦的第五屆中國人民大學世界經濟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本次世界經濟論壇的主題是“逆全球化現象辨析:全球化進程的逆轉還是微調”。

  論壇開幕式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王晉斌教授主持。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教授出席論壇並致辭。

  論壇報告與評論環節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助理於春海教授主持。對外經濟貿易大學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教授,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孫浦陽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斌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范志勇、馮俊新和趙勇等在論壇發言。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教授在致辭中表示,自金融危機以來經濟全球化趨勢遭遇反復,主要國家對於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出現了明顯的分歧,逆全球化思潮在全球各地涌動。在此大背景下,中國經濟的改革和發展要契合世界經濟發展的環境,適應世界經濟已經發生和即將發生的深刻變化,加強對這種深刻變化的規律性和趨勢性的研究與認識,這也是本論壇的宗旨。他希望與會專家通過深入研究,為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提供有依據、有見解、有價值的建議,並預祝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王晉斌教授在主持開幕式時談到,中國人民大學世界經濟論壇致力於為研究世界經濟的學者打造一個學術交流的平台,希望大家一起討論世界經濟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世界經濟學科的發展,也為國家的經濟建設作出努力。

  論壇的第二單元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助理於春海教授主持。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趙勇、馮俊新和范志勇就相關議題進行了發言。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趙勇副教授對當前美國經濟中存在的“逆全球化”現象進行了解讀。他認為無論從當前的政策主張還是實際的經濟數據來看,美國經濟都出現了一定的“逆全球化”傾向。對於美國“逆全球化”的政策初衷,趙勇副教授認為,解決貿易失衡、促進制造業部門就業、實現美國的再次強大看似是美國“逆全球化”策略的目標,但從內在經濟邏輯來看,美國“逆全球化”的努力實際上無益於這些目標的實現。因此,美國政府對經濟條件的判斷和政策制定存在出現偏差的可能。同時,趙勇副教授還指出,美國逆全球化的做法已經構成了事實上的貿易戰,反映的是中美兩個經濟大國“趕超”和“限制”的內在矛盾。對於美國經濟而言,逆全球化戰略實施的短期經濟效果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樣一種戰略實施過程中調整成本的分配以及不同國家承擔調整成本的能力。調整成本相對較小、成本承擔能力相對更強的國家盡管在一定時期內會承擔必要的成本,但從長期戰略的角度講,其相對經濟實力卻可能會得到進一步的增強。

  馮俊新副教授所做的《歷史上“逆全球化”現象的對比研究》報告,對歷史上幾次“逆全球化”過程進行了對比,指出它們之間的相似和不同之處。歷史上的“逆全球化”過程都是核心經濟體對外依存度下降導致的,但是核心經濟體的不同做法使其最終結果有很大差異。1930年代大蕭條后發生的“逆全球化”過程中,國際經濟的兩個核心國家——英國和美國——都採取了建立貿易小圈子的政策,並最終導致了國際經濟體系的崩潰。在1980年代前期發生的“逆全球化”過程中,當時的核心經濟體美國則通過進一步推動全球化使世界經濟重新繁榮起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貿易依存度的下降是中美這兩個對國際貿易依賴程度較低的大經濟體所共同主導的,中美的經濟政策走向是理解全球化未來走向的關鍵。歷史的啟示和現實的約束條件,使得中美兩國最終的博弈結果隻能是通往更高程度的開放。

  范志勇副教授比較了中國所推動的“一帶一路”倡議與此前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區別,指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特色體現在對沿線各國民心相通建設的高度關注和重視。人文交流是促進民心相通建設的重要手段。以陸上絲綢之路境外起點的中亞地區為例,范志勇副教授分析了中國與中亞地區人文交流的現狀,指出目前中國與中亞各國人文交流的發展滯后於雙方經貿的發展。范志勇副教授還進一步分析了導致雙方人文交流低水平徘徊的原因、未來發展面臨的挑戰以及相應的政策建議。

  與會專家圍繞論壇報告進行了評論及演講。

(責編:李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