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豐碩成果與廣闊前景

張曉強2017年05月27日15:02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豐碩成果與廣闊前景

資料圖片

【回眸“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編者按

協調、對接、合作、共贏,在5月15日閉幕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一系列真摯而又務實的行動讓中國與世界的距離更近了。根植於歷史,但面向未來﹔源自中國,但屬於世界,中國奏響的“一帶一路”弦歌激昂、音域寬廣、和聲回蕩。

智無利刃,卻力道萬鈞。作為咨政建言、人文交流、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外智庫務實合作、積極有為,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撐和重要的思想引領——凝聚學術共識、完善相關政策、助推民眾認知,既做更高水平、更大范圍、更深層次合作的探路者和推動器,更做沿線國家和地區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粘合劑。

本版特邀您縱覽閃耀在“一帶一路”上的智庫風採,感受迸發於“一帶一路”上的智慧力量,攜手構建更加寬廣的“智力絲綢之路”,用智慧和思想激發“一帶一路”的時代活力,共筑這一推動人類發展的世紀工程。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4年來,已取得了一批重要收獲,進度和成果超出預期。在這一時間點召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回顧過去、展望未來,進一步凝聚了國際社會共識,共商合作發展大計,形成了務實推進“一帶一路”的新成果、新機制、新平台。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取得了豐碩成果

本次高峰論壇是我國4年來圍繞“一帶一路”建設所舉辦的規格最高的活動,也是今年我國最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之一,其重要價值和意義不言而喻。論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和實實在在的收獲,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進一步凝聚了世界各國、社會各界共建“一帶一路”的共識

本次高峰論壇的召開得到了國內外的積極熱烈響應。受習近平主席之邀,29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前來赴會﹔1500多名中外嘉賓參會,其中包括來自130多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的850多位外方嘉賓。嘉賓們圍繞“一帶一路”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討,提出了各方的關切和訴求,加深了對“一帶一路”的認知和理解,對“一帶一路”的美好未來進行了展望。本次論壇標志著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識進入新階段,上升至新高度,這為接下來各國平等協商、建立合作機制、務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奠定了穩固的思想基礎。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受邀承辦了高峰論壇六場平行主題會議之一——“智庫交流”平行主題會議。會上,來自40多個國家的200多位智庫負責人、前政要、知名人士以及中國國家高端智庫和研究機構的專家代表就“攜手打造智力絲綢之路”這一主題進行了充分溝通,對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性和建設性舉措凝聚了重要共識。各智庫簽署了《構建多彩絲綢之路的共識》,認為智庫應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框架與體系、促進經濟政策的溝通與協調、推動“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發展戰略對接、探索提煉“一帶一路”建設新模式、構建“一帶一路”智庫合作長效機制,從而推進多彩絲綢之路建設,拓展“一帶一路”發展的新空間。這有助於未來借助智庫廣泛而強大的影響力,向各國政府、黨派、企業、社團、民眾傳播“一帶一路”的真實聲音,並通過智庫合作共同研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切實方案。

進一步推動了“一帶一路”與各國發展戰略對接,形成各國相向而行的戰略選擇

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世界貿易和投資低迷,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世界經濟一體化大大放緩。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致力於與各國攜手並進,以開放推動共贏。與此同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制定了自身的開放發展戰略,如俄羅斯“歐亞聯盟”、印度“季風計劃”、巴基斯坦“願景2025”、蒙古“發展之路”、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土耳其“中間走廊”計劃、波蘭“琥珀之路”、印尼“全球海洋支點”、越南“兩廊一圈”等。這些計劃與“一帶一路”相互支撐、相互補充。

在高峰論壇上,來自各國的政府官員、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就“一帶一路”與各國發展戰略對接問題進行了充分探討,發掘對接點,尋找未來可以共同努力的重大方向、共同合作的重大領域、共同採取的重大行動。中國與沿線各國簽署了一批對接合作協議和行動計劃,同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共同發出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的合作倡議,有力務實地推動了“一帶一路”與各國發展戰略對接,使大家朝著統一的、共同商定的目標“齊步走”,形成相向而行的戰略選擇,進一步凝聚合力,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嵌套式發展格局,結成更為鞏固的“命運共同體”。

簽署一批重大項目和重大政策的合作協議,務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高峰論壇不僅是“一帶一路”相關重大問題的討論會,也是“一帶一路”建設務實工作的對接會。高峰論壇上,中國與沿線各國各方進一步梳理、對接重點合作項目,制定各領域的合作項目清單,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貿易投資、金融支撐、人文交流、智庫合作等領域簽署了一批諒解備忘錄、合作協議、建設合同或投融資協議,將有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取得更多實質進展。同時,中方與各方共同研究出台了一批重大政策舉措,包括完善金融領域的合作機制,建設科技、環保等領域綜合性服務平台,加強各領域人文交流和培訓,為“一帶一路”建設營造寬鬆良好的政策環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還將與中外智庫合作共建“一帶一路”智庫交流網絡,建設“一帶一路”大數據庫,發布“一帶一路”貿易與投資指數年度報告,開展“一帶一路”重大課題研究等。未來,各方將組建聯合工作組,推動重大項目、政策和協議不折不扣落地。

“一帶一路”建設方向與重點

共商、共建、共享,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原則。本次高峰論壇正是“共商”最好的體現,未來要在高峰論壇形成共識、收獲成果的基礎上,聚焦“共建”“共享”,強調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以互利共贏的合作精神、“擼起袖子加油干”的行動精神、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下一步的工作方向與重點主要有五個方面:

建設“一帶一路”沿線自由貿易區網絡

高峰論壇上,各方表達了對當前經濟全球化問題的高度關切和通過“一帶一路”推進全球經濟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強烈訴求。中國應與沿線各國、各地區及各國際組織一道,加速推進“一帶一路”自由貿易體系建設。應啟動一批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雙多邊自貿區談判,對已簽署的雙多邊自貿協定加速打造升級版,正在談判的自貿協定抓緊推進談判進程。未來可基於雙多邊自貿區研究構建沿線大型區域經濟協定甚至“一帶一路”自貿區。

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對接與規劃對接

“一帶一路”是一項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合理有序推進,必須規劃先行。沿線各國應盡快啟動“一帶一路”建設總體規劃的合作編制工作,規劃編制要堅持求同存異、權責明確、有序推進。根據“一帶一路”建設總體規劃,沿線各國應在交通、能源、金融、科技、文化等領域共同制定專項規劃,豐富規劃層級,細化規劃內容。在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基礎上,沿線各國應共同開展行動方案編制工作,明確落實規劃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把大家對“一帶一路”的共識、訴求和意願落在實處。

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應順應全球產業轉移的經濟規律和發展趨勢,共同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基於各自比較優勢構建新型產業分工體系。中國願通過建設境外經濟合作區、合作開發第三方市場、技術轉讓、合資合作等方式,率先與沿線各國開展國際產能合作,重構“一帶一路”沿線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服務鏈,形成共建、共贏、共享的包容性經濟發展模式。

抓好“一帶一路”重大關鍵項目落地生根

重大項目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對於高峰論壇上達成合作意向的重大項目,未來必須抓好落實。沿線各國應共建“一帶一路”重大項目儲備庫,將涉及“一帶一路”的重大交通、能源、通信、文化、民生、國際援助及國際產能合作等各領域的重大項目囊括其中,使其成為“一帶一路”項目選擇的主菜單。對各方認可、條件成熟、前期工作扎實的重大項目和合作議題抓緊啟動實施,盡快形成一批標杆性工程和典型合作示范項目。

攜手共建“一帶一路”全球智庫交流網絡

由中宣部主辦、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承辦的高峰論壇“智庫交流”平行主題會議取得了預期效果。以此次主題會議為契機,未來要發揮好智庫作用,建設好智庫聯盟和合作網絡,開展圍繞“一帶一路”的雙邊或多邊聯合研究,共同舉辦有關研討活動,交流“一帶一路”研究成果,共同發布研究報告,促進各國智庫在“一帶一路”研究上的交流與合作,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建言獻策。

(作者:張曉強,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執行局主任)

【回眸“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會議研討:智力先行,當好參謀助手

1

4月2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光明智庫、北京語言大學聯合主辦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智庫論壇:深化溝通與務實推進”國際研討會在京舉行。來自亞洲、非洲、歐洲、大洋洲10多個國家的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就“作為全球多邊合作新范式的‘一帶一路’面臨的新挑戰”“‘一帶一路’建設與具體合作領域的推進”“基於國際視角推進‘一帶一路’的對策建議”等問題深入探討,對“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進行展望。

2

5月9日,為助力“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與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在京舉辦“世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中國的理論、方案與機會”智庫峰會。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駐華使領館、相關國際組織、國外工業園區以及我國各地政產學研金融界的400余名嘉賓參會。峰會從理論高度和歷史深度刻畫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深度合作、共同發展的美好前景。

世界銀行原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林毅夫表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我國在基礎設施、資金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等方面給沿線國家創造了機會,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思路可以幫助各國抓住機遇。比如,基礎設施建設要落實在產業結構轉移升級上,需要做出一些有指標意義、對各方長期短期都有利的大項目。

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塞尤姆·梅斯芬表達了結合“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實現互惠互利的希望。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副國別主任何佩德提出,將“一帶一路”倡議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結合,促進區域與全球治理。

3

5月13日,由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金磚國家經濟智庫、重建布雷頓森林體系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峰會暨第四屆金磚國家經濟智庫論壇在京舉行。

與會者認為,“一帶一路”是解決當前世界經濟問題的新方案,為實現聯動式發展注入新能量﹔“一帶一路”區域將建立靈活、有效的金融合作機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有助於實現區域共贏和完善國際金融體系。

美國保爾森基金會主席、前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表示,期待“一帶一路”更加開放包容。“一帶一路”將改變亞洲面貌,但基礎設施的投資也要關注是否有回報、項目的工程進展狀況等。開放度能夠帶來更多建設機遇,更好地獲得全球支持。

重建布雷頓森林體系委員會執行長和創始人馬克·烏贊建議,用機制協調各方確保各方獲益。要確保“一帶一路”具有可持續性,需要有協調機制來協調參與方,減少不必要的沖突,中國可建立秘書處,在成員國設立總部。歐洲已經存在相應的連接性,合作關系已經比較成熟。建議各方協調,共同應對挑戰。

4

5月14日,為響應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清華大學發起成立“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並舉辦“一帶一路與全球可持續發展”學術論壇。

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國際學術委員會主席、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行動網絡(SDSN)主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杰弗裡·薩克斯認為,“一帶一路”是全球治理的優秀典范。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開幕式講話中,習近平主席回顧了中國的悠久歷史,並從歷史的角度看待當今世界的問題。中國在歷史上為世界文明作出了很多重要貢獻,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也將成為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值得重視的是,“一帶一路”中的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等要有可持續性,如推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發展等。

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理事會理事、國務院參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劉燕華指出,軟基礎設施是指文化、人文、宗教、體制、民生、情感等無形設施。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軟基礎設施是經濟和社會和諧發展的粘合劑,需要穩定的支持和保障。在當前產業轉型、世界治理格局發生變化的大背景下,要積極搭建平台,整合原有的碎片化資源,通過政府、企業和社會的分工合作,在以下方面重點推動:瞄准新經濟、顛覆式的創新、新的國際規則尋找動力:瞄准未來需求,跳出傳統思路解決問題﹔瞄准新的商業模式和運作模式,通過用戶體驗、用戶資源的價值化來實現新型經濟發展﹔通過合作讓各國民眾真正有獲得感。

5

5月15日,由絲路規劃研究中心、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中國工商銀行等單位主辦的首屆“一帶一路”產業金融高級國際研討會在京舉行。

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元表示,要繼續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落地,絲路產業與金融國際聯盟應做好以下工作:進行國內外實體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資源整合。根據國家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訂的雙邊合作協議,推動雙邊合作協議落實。分享項目庫和專家庫,整合政策資源和市場資源,推進國內外聯盟成員間的交流合作。組織國內外高水平專家通過發展規劃研究,向政府部門提出關於產業金融法律法規和政策等方面建議。

埃及前總理伊薩姆·沙拉夫認為,亞歐非將從“一帶一路”獲益。立足當前實現夢想的黃金時期,要有共同的努力目標,“一帶一路”就是這樣的概念。在過去10年,美歐貿易流動已經轉化成亞歐和亞非之間的貿易活動。“一帶一路”是一個能把亞歐非三大洲聯系在一起的項目,這些地區都將受益。

6

5月16日,“絲路國際智庫網絡2017年會”在京舉行。來自30多個國家的43個智庫、12個國際組織、20個跨國企業以及國內有關地方政府機構代表等,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發展機遇”“深化‘一帶一路’合作的方案與對策”“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共同行動”議題,積極研討。

“絲路國際智庫網絡2017年會”成員和伙伴共同發布《絲路國際智庫網絡北京共同行動宣言》。他們表示,將繼續共同努力,積極發揮各自優勢,進一步加強信息交流、知識分享、合作研究和能力建設,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撐。會議還啟動上線“絲路國際智庫網絡電子工作平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指出,進一步做好絲路國際智庫網絡運行發展。要堅持共商共建,促進共贏共享。用好絲路國際智庫網絡電子工作平台,同時發揮好指導委員會的作用,為“絲路國際智庫網絡2017年會”的發展戰略、合作機制、成果報告等提供意見和建議,提升年會的國際影響力。要加強互學互鑒,促進共同發展。年會的成員要相互學習發展經驗,探索適合各自國情的發展道路。要聚焦重點領域,深化合作研究。確定重點領域、重點問題,形成一批有針對性的研究成果,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

“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秘書長、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金鑫表示,“一帶一路”建設已經進入精耕細作階段,鼓勵我們的伙伴智庫走“專精特”發展路徑,為具體項目合作提出更加專業化建議。

研究報告:支撐引領,做好橋梁紐帶

講述“一帶一路”的“前世今生”

5月10日,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在京發布《“一帶一路”故事》叢書(六大語種)。叢書分別從“古絲路”“新絲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7個維度,通俗易懂地對外闡釋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內涵與外延。

探索“一帶一路”合作共贏路徑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5月10日在京發布《“一帶一路”的國際合作共贏方案及實現路徑》。報告建議:建立“一帶一路”國際企業合作機制,打造國際資金池﹔建立“一帶一路”國際聯盟和“一帶一路”國際委員會﹔大力發展“一帶一路”跨境電商﹔發揮華人華僑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中的作用﹔加強“一帶一路”留學交流與教育合作等。

把各國共同利益“焊接”在具體項目上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一帶一路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北京市重點實驗室5月10日在京發布《中國“一帶一路”投資與安全研究報告(2016—2017)》。報告全面梳理總結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安全的影響因素,通過選取投資經濟安全、金融安全、政治安全、社會安全四大指標、32個子指標,系統構建投資安全指數模型,並有針對性地提出對外投資安全的政策建議。

構建“一帶一路”互利合作網絡

5月10日,清華大學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在京發布《打造“一帶一路”升級版:從頂層設計到國際共識》。報告指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首要的是要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互聯互通,構建互利合作網絡。報告建議,中國可以創建“一帶一路”合作與發展組織。比如:將“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常態化﹔依托“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元首會議籌建“一帶一路”合作與發展組織理事會﹔依托亞洲大學聯盟建立“一帶一路”人才培養基地﹔推動建立“一帶一路”的行動型社會聯盟。

推動“一帶一路”雙向投資良好發展

5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在京發布《“一帶一路”雙向投資叢書(國際產能合作)》。叢書收集了2015年中國國家與各地方雙向投資的發展情況,向境內外投資者展示中國開放的新政策及投資導向﹔同時,提供了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重點國別研究報告,並收集了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典型案例。

國外視角看“一帶一路”建設

中國歐洲學會中東歐研究分會5月16日在京發布《匈牙利看“一帶一路”和中國-中東歐合作》智庫報告。報告邀請匈牙利著名智庫學者撰文闡述對“一帶一路”和中國-中東歐機制的理解。報告收錄了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維克多和匈牙利央行行長毛托爾奇·捷爾吉的相關重要發言及匈牙利總理歐爾班2017年1月的重要演講。

國情調研讓“一帶一路”建設心中有數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研“一帶一路”研究叢書中英文版新書5月18日在京發布。《海上絲綢之路調研報告》就福建等沿海地區如何更好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出建議。同日發布的還有《“絲綢之路經濟帶”與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對接合作的問題與前景》《“一帶一路”面臨的國際風險與合作空間拓展——以斯裡蘭卡為例》《“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港口與港口城市》《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全球海洋支點對接研究——中國福建、印度尼西亞調研報告》《“一帶一路”合作空間拓展:中拉整體合作現狀、機遇與挑戰》《“一帶一路”視野下亞非經濟圈重構》等。

(張勝、曲一琳、姬泰然、趙凡整理)

【回眸“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會議研討:智力先行,當好參謀助手

1

4月2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光明智庫、北京語言大學聯合主辦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智庫論壇:深化溝通與務實推進”國際研討會在京舉行。來自亞洲、非洲、歐洲、大洋洲10多個國家的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就“作為全球多邊合作新范式的‘一帶一路’面臨的新挑戰”“‘一帶一路’建設與具體合作領域的推進”“基於國際視角推進‘一帶一路’的對策建議”等問題深入探討,對“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進行展望。

2

5月9日,為助力“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與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在京舉辦“世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中國的理論、方案與機會”智庫峰會。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駐華使領館、相關國際組織、國外工業園區以及我國各地政產學研金融界的400余名嘉賓參會。峰會從理論高度和歷史深度刻畫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深度合作、共同發展的美好前景。

世界銀行原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林毅夫表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我國在基礎設施、資金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等方面給沿線國家創造了機會,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思路可以幫助各國抓住機遇。比如,基礎設施建設要落實在產業結構轉移升級上,需要做出一些有指標意義、對各方長期短期都有利的大項目。

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塞尤姆·梅斯芬表達了結合“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實現互惠互利的希望。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副國別主任何佩德提出,將“一帶一路”倡議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結合,促進區域與全球治理。

3

5月13日,由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金磚國家經濟智庫、重建布雷頓森林體系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峰會暨第四屆金磚國家經濟智庫論壇在京舉行。

與會者認為,“一帶一路”是解決當前世界經濟問題的新方案,為實現聯動式發展注入新能量﹔“一帶一路”區域將建立靈活、有效的金融合作機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有助於實現區域共贏和完善國際金融體系。

美國保爾森基金會主席、前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表示,期待“一帶一路”更加開放包容。“一帶一路”將改變亞洲面貌,但基礎設施的投資也要關注是否有回報、項目的工程進展狀況等。開放度能夠帶來更多建設機遇,更好地獲得全球支持。

重建布雷頓森林體系委員會執行長和創始人馬克·烏贊建議,用機制協調各方確保各方獲益。要確保“一帶一路”具有可持續性,需要有協調機制來協調參與方,減少不必要的沖突,中國可建立秘書處,在成員國設立總部。歐洲已經存在相應的連接性,合作關系已經比較成熟。建議各方協調,共同應對挑戰。

4

5月14日,為響應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清華大學發起成立“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並舉辦“一帶一路與全球可持續發展”學術論壇。

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國際學術委員會主席、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行動網絡(SDSN)主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杰弗裡·薩克斯認為,“一帶一路”是全球治理的優秀典范。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開幕式講話中,習近平主席回顧了中國的悠久歷史,並從歷史的角度看待當今世界的問題。中國在歷史上為世界文明作出了很多重要貢獻,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也將成為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值得重視的是,“一帶一路”中的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等要有可持續性,如推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發展等。

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理事會理事、國務院參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劉燕華指出,軟基礎設施是指文化、人文、宗教、體制、民生、情感等無形設施。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軟基礎設施是經濟和社會和諧發展的粘合劑,需要穩定的支持和保障。在當前產業轉型、世界治理格局發生變化的大背景下,要積極搭建平台,整合原有的碎片化資源,通過政府、企業和社會的分工合作,在以下方面重點推動:瞄准新經濟、顛覆式的創新、新的國際規則尋找動力:瞄准未來需求,跳出傳統思路解決問題﹔瞄准新的商業模式和運作模式,通過用戶體驗、用戶資源的價值化來實現新型經濟發展﹔通過合作讓各國民眾真正有獲得感。

5

5月15日,由絲路規劃研究中心、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中國工商銀行等單位主辦的首屆“一帶一路”產業金融高級國際研討會在京舉行。

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元表示,要繼續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落地,絲路產業與金融國際聯盟應做好以下工作:進行國內外實體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資源整合。根據國家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訂的雙邊合作協議,推動雙邊合作協議落實。分享項目庫和專家庫,整合政策資源和市場資源,推進國內外聯盟成員間的交流合作。組織國內外高水平專家通過發展規劃研究,向政府部門提出關於產業金融法律法規和政策等方面建議。

埃及前總理伊薩姆·沙拉夫認為,亞歐非將從“一帶一路”獲益。立足當前實現夢想的黃金時期,要有共同的努力目標,“一帶一路”就是這樣的概念。在過去10年,美歐貿易流動已經轉化成亞歐和亞非之間的貿易活動。“一帶一路”是一個能把亞歐非三大洲聯系在一起的項目,這些地區都將受益。

6

5月16日,“絲路國際智庫網絡2017年會”在京舉行。來自30多個國家的43個智庫、12個國際組織、20個跨國企業以及國內有關地方政府機構代表等,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發展機遇”“深化‘一帶一路’合作的方案與對策”“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共同行動”議題,積極研討。

“絲路國際智庫網絡2017年會”成員和伙伴共同發布《絲路國際智庫網絡北京共同行動宣言》。他們表示,將繼續共同努力,積極發揮各自優勢,進一步加強信息交流、知識分享、合作研究和能力建設,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撐。會議還啟動上線“絲路國際智庫網絡電子工作平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指出,進一步做好絲路國際智庫網絡運行發展。要堅持共商共建,促進共贏共享。用好絲路國際智庫網絡電子工作平台,同時發揮好指導委員會的作用,為“絲路國際智庫網絡2017年會”的發展戰略、合作機制、成果報告等提供意見和建議,提升年會的國際影響力。要加強互學互鑒,促進共同發展。年會的成員要相互學習發展經驗,探索適合各自國情的發展道路。要聚焦重點領域,深化合作研究。確定重點領域、重點問題,形成一批有針對性的研究成果,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

“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秘書長、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金鑫表示,“一帶一路”建設已經進入精耕細作階段,鼓勵我們的伙伴智庫走“專精特”發展路徑,為具體項目合作提出更加專業化建議。

研究報告:支撐引領,做好橋梁紐帶

講述“一帶一路”的“前世今生”

5月10日,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在京發布《“一帶一路”故事》叢書(六大語種)。叢書分別從“古絲路”“新絲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7個維度,通俗易懂地對外闡釋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內涵與外延。

探索“一帶一路”合作共贏路徑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5月10日在京發布《“一帶一路”的國際合作共贏方案及實現路徑》。報告建議:建立“一帶一路”國際企業合作機制,打造國際資金池﹔建立“一帶一路”國際聯盟和“一帶一路”國際委員會﹔大力發展“一帶一路”跨境電商﹔發揮華人華僑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中的作用﹔加強“一帶一路”留學交流與教育合作等。

把各國共同利益“焊接”在具體項目上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一帶一路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北京市重點實驗室5月10日在京發布《中國“一帶一路”投資與安全研究報告(2016—2017)》。報告全面梳理總結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安全的影響因素,通過選取投資經濟安全、金融安全、政治安全、社會安全四大指標、32個子指標,系統構建投資安全指數模型,並有針對性地提出對外投資安全的政策建議。

構建“一帶一路”互利合作網絡

5月10日,清華大學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在京發布《打造“一帶一路”升級版:從頂層設計到國際共識》。報告指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首要的是要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互聯互通,構建互利合作網絡。報告建議,中國可以創建“一帶一路”合作與發展組織。比如:將“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常態化﹔依托“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元首會議籌建“一帶一路”合作與發展組織理事會﹔依托亞洲大學聯盟建立“一帶一路”人才培養基地﹔推動建立“一帶一路”的行動型社會聯盟。

推動“一帶一路”雙向投資良好發展

5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在京發布《“一帶一路”雙向投資叢書(國際產能合作)》。叢書收集了2015年中國國家與各地方雙向投資的發展情況,向境內外投資者展示中國開放的新政策及投資導向﹔同時,提供了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重點國別研究報告,並收集了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典型案例。

國外視角看“一帶一路”建設

中國歐洲學會中東歐研究分會5月16日在京發布《匈牙利看“一帶一路”和中國-中東歐合作》智庫報告。報告邀請匈牙利著名智庫學者撰文闡述對“一帶一路”和中國-中東歐機制的理解。報告收錄了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維克多和匈牙利央行行長毛托爾奇·捷爾吉的相關重要發言及匈牙利總理歐爾班2017年1月的重要演講。

國情調研讓“一帶一路”建設心中有數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研“一帶一路”研究叢書中英文版新書5月18日在京發布。《海上絲綢之路調研報告》就福建等沿海地區如何更好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出建議。同日發布的還有《“絲綢之路經濟帶”與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對接合作的問題與前景》《“一帶一路”面臨的國際風險與合作空間拓展——以斯裡蘭卡為例》《“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港口與港口城市》《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全球海洋支點對接研究——中國福建、印度尼西亞調研報告》《“一帶一路”合作空間拓展:中拉整體合作現狀、機遇與挑戰》《“一帶一路”視野下亞非經濟圈重構》等。

(張勝、曲一琳、姬泰然、趙凡整理)

(責編:李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