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互聯網時代社會預期的變化與引導

劉少杰2017年01月18日10:39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互聯網時代社會預期的變化與引導

  【研究心得】

  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變化是線上網絡空間的形成。線上網絡空間是人們的身體不在其中的缺場空間,是脫離了具體地理場所和社區環境的信息空間,因此很多人稱之為虛擬空間。然而,網絡空間與宗教崇拜所形成的脫離現實的虛擬表象空間不同,它是以海量信息反映社會、表達生活的現實社會空間。日益增多的社會成員通過各種信息工具進入了這個快速流動、沒有邊界的網絡空間,從中接受著無限豐富的社會信息,形成了對社會發展前景的展望、對社會演化趨勢的判斷和對社會生活目標的追求,亦即形成了空前廣闊的社會預期。

  社會預期在互聯網作用下呈現復雜分化的趨勢。在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行為大規模發展的推進下,中國社會空間發生了線上網絡空間、線下網絡化空間和線下非網絡化空間的多重分化。線上的網絡空間是7億多網民身體不在其中的缺場空間,是通過網民的觀念表達、話語交流和信息溝通而展開的信息空間。線下空間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網絡化的社會空間,亦即通過網絡技術的應用實現了“互聯網﹢”的經濟、政治、文化與社會行動而展開的空間,可以簡稱為“互聯網﹢”空間﹔另一部分是還沒有同互聯網發生直接聯系的非網絡化空間,是由尚未入網的社會成員進行社會活動而形成的社會空間。

  線上網絡空間是脫離了地理邊界、物理條件和地方規定性等限制的空間,因此,線上網絡空間具有高度靈活性、流動性、傳遞性和不確定性。人們十分便捷地在網上表達觀點、開展信息交流,瞬息萬變的社會信息輕而易舉地得以在網上發布和傳遞,創造了一個有史以來最靈活、最易變的網上社會空間。並且,因為線上網絡空間的脫域性和無邊界性,它還具備了迅捷傳遞和快速擴展的功能,這些都導致了網上空間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

  網民們的社會預期不僅受到互聯網各種信息的直接影響,而且還可能直接以網絡空間中快速流轉的傳遞經驗作為自己形成和改變社會預期的基礎。於是,網民的社會預期就會從根基上形成與網上空間的性質相同的特點。網上空間的脫域性、無邊界性以及高度靈活性、流動性、傳遞性和不確定性等特殊屬性,都直接影響或規定了廣大網民的社會預期,進而使社會預期呈現復雜、分化的態勢。

  人們在網絡空間中的信息交流活動,是互聯網條件下廣泛而大量發生的社會交往實踐,並且是廣大社會主體成員參與的空間廣闊、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互動活躍、變化迅速的交往實踐。在社會生活大規模信息化或網絡化的新形勢下,網絡空間中的交往實踐獲得了與生產實踐同樣重要的地位,因為網絡空間的交往實踐,不僅是情感溝通、意願表達,而且還同生產、消費、交易、參政、議政、欣賞與評價等經濟、政治和文化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因此,網上空間的交往實踐影響或規定人們的社會預期,不能僅從網絡信息對人們心理活動產生影響的角度去理解,更應當把網絡交往實踐作為信息化時代新型社會實踐對人們思想觀念的決定作用去理解。

  中國還有6億多人口沒有在互聯網上注冊,其中大約一億是沒有社會活動能力的幼兒,因此至少有4億多人口的社會活動主要在網絡空間之外展開。這部分社會成員由於不能主動地在網絡中瀏覽、發布和傳遞信息,他們對網絡空間的認識十分有限,甚至還有許多遠離互聯網的社會成員,對網絡社會現象感到陌生、奇怪和排斥。相比而言,線下的非網絡化空間,是一個靈活性、流動性和傳遞性都比較遲緩的空間,因而也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社會空間。

  在線下非網絡化空間中活動的社會成員,雖然他們不能完全回避互聯網對他們的影響,但他們的信息溝通、交往行為和經驗基礎,主要發生和存在於有明確界限的地理環境或地方空間之中,他們的思想觀念和社會預期也主要依據在實體空間中形成的在場經驗或局部經驗得以形成。依據在場的局部經驗形成的社會預期,具有腳踏實地、相對穩定的品質,然而,在社會生活已經大規模網絡化的條件下,這種社會預期、思想觀念也有與新事物發展不相適應的地方。

  依據網絡經驗和實地經驗形成的不同社會預期,同處一個時代,相互之間發生著十分復雜的矛盾關系。那些每日每時都能從互聯網上接受大量嶄新信息的網民,在沒有邊界限制的網絡空間中表達著快速轉變的社會預期,以敏感的心理反應調整著自己的預期目標和預期要求﹔而那些對互聯網還有陌生感或疏離感的社會成員,往往對互聯網相關的社會現象產生擔憂或懷疑,他們恪守眼見為實的觀念,容易把那些依據網絡經驗形成的觀念和採取的行動,視為虛幻的、不可靠的。

  相較而言,那些不僅能進入網上空間開展信息交流,而且還能把網下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活動同互聯網行為緊密結合起來的實踐“互聯網+”的人們,形成了上可入網、下可落地的“互聯網+”經驗。這種“互聯網+”經驗,不僅處於網上缺場空間和網下在場空間的中間地帶,而且還同時進入了兩種空間,起到把兩種空間有效聯系起來的中介作用。以這種經驗為基礎形成的社會預期,兼具兩種空間、兩種經驗的共同特點——既具有網絡空間的時代性,又具有地方空間的實在性,還具有網上與網下、快速流動與相對靜止、不確定的風險與相對確定的穩定等多維度相統一的特點。

  我們應當高度重視那些積極開展“互聯網+”實踐的人們的社會預期,了解這些往來於線上和線下兩種社會空間的人們的網絡體驗與“互聯網+”經歷,理解他們以“互聯網+”實踐為基礎對社會發展前景的展望、對社會演化趨勢的判斷和對社會生活目標的追求,並據此概括出既符合信息化與網絡化的時代潮流,又植根於生活實際的合理的社會預期,進而有效引導專注於線上網絡空間和滯留於線下地方空間的兩種分化與隔膜的社會預期,使社會預期能夠保持積極向上、多樣協調的健康狀態。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網絡社會的結構變遷與演化趨勢研究”首席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責編:李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