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歐陽峣:唐宋時期經濟增長的大國效應

歐陽峣2017年01月18日10:38來源:光明日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原標題:唐宋時期經濟增長的大國效應

唐朝繁榮的海運場景。資料圖片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發展中大國經濟發展道路研究”首席專家、湖南師范大學教授

【專家論壇】

唐宋時期(公元618∼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經濟繁榮的時期,也是世界大國經濟發展的典范。這一時期中國人口眾多、土地遼闊,由此形成龐大的市場規模、產業規模和經濟規模。這些規模因素對經濟增長有著重要影響,從而表現出明顯的大國效應。

初始條件:人口眾多和土地遼闊

從唐宋時期的初始狀況看,人口眾多和土地遼闊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唐玄宗天寶十三年,全國共有9619254戶,52880488人,進入唐代極盛時期。宋代人口出現大幅度增長,有兩個特點:一是增長速度快。唐初正值戰亂之后,人口急劇減少,而且逃散嚴重。《新唐書》記載:“貞觀初,戶不及三百萬。”為恢復和發展經濟,唐前期的統治者採取措施加快人口再生產。從貞觀十三年到天寶十四載,人口數由13252894增至52919309,總增長率為299%,每年平均增長率為12%左右。宋代社會安定,人口增長迅速。唐代開元、天寶之際,人口數量為6000萬左右﹔宋代自宋仁宗時起,戶口即超過1200萬﹔宋徽宗年間戶口超過2000萬,每戶以五口計算,人口超過一億。二是區域大遷移。從755年的安史之亂到宋朝建立,長期的戰亂引發大規模人口遷移。天寶元年,全國人口有60%生活在出產麥子和黍粟的黃河流域,其余40%則生活在南方﹔而到北宋太平興國五年,全國10000萬左右的人口僅38%生活在北方,已有62%生活在出產稻谷的長江流域,南方的人口比例在宋代以后持續增長,使人口重心永久地轉移到南方。唐宋時期的人口因素促進了經濟增長加速,推動了經濟增長的重心從北方轉移到南方。

唐朝擁有遼闊的疆域,唐太宗平四夷、安海內,征服和統治了廣闊的疆域﹔唐高宗時期,中國的領土面積達到1251.19萬平方公裡。宋代的疆域變化較大,由於遼金割據,北宋的領土面積為460萬平方公裡,與之對峙的遼國為448.54萬平方公裡﹔南宋的面積為220萬平方公裡,與之對峙的金國為530萬平方公裡。從經濟發展直接相關的土地因素看,唐代前期實行均田制,規定“丁男中男上以一頃,老男篤疾廢疾以四十畝,寡妻親以三十畝,若為戶者則減丁之半。”(《唐六典·尚書戶部》)宋代勞動人口的增長,推動了墾田面積的擴大,促進了生產的擴大和經濟的繁榮。

經濟規模:市場規模和產業規模

唐宋時期人口眾多和土地遼闊的初始條件,從客觀上促進了市場規模和產業規模的擴張,從而形成唐宋時期龐大的經濟規模。

唐宋時期的人口規模、國土規模與大運河的開拓共同推動了市場繁榮。其一,唐宋的水路運輸發達,承接了隋代開鑿大運河帶來的便利,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水系得以連接貫通﹔唐代注重對大運河的整修疏浚,並進行運河交通的相關建設,形成便利的水路交通網絡。同時,對全國道路進行大規模整修,形成以長安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陸路交通。宋代極為重視水運,建立以汴京為中心的水路交通網,進一步疏浚開鑿廣濟河、金水河、蔡河、汴水、江南運河和長江。這個時期,出現了船戶、挑夫和舵工等職業勞動者,他們把產品運轉到全國各地,使各地互通有無。其二,唐代城市的數量增加,規模擴大。據《舊唐書·地理志》記載,唐玄宗開元時,全國設郡328個,縣1573個,形成了不同類型的城市﹔大中城市出現規模擴張的趨勢,唐高宗永徽五年建成的唐長安城,面積達84平方公裡,唐東都洛陽,周長約282公裡﹔唐后期的揚州,周長在17公裡以上﹔唐長安在籍在冊的相對固定人口為40∼50萬,而流動人口數量不低於固定人口。宋代城市集聚更多的人口,宋神宗熙寧年間開封府人口在100萬以上,南宋臨安人口也因“江商海賈”的匯集而在100萬以上,武漢、建康、揚州、成都、長沙等城市人口均在1萬至10萬戶以上。交通運輸的發達促進人員和產品的流動,城市的繁榮也促進人口和商品的集聚,隨后各類市場發達起來。唐代形成了以各級城市為樞紐的市場網絡體系,第一層級是在全國具有中心或樞紐功能的大都市,如長安、洛陽、揚州等﹔第二層級是覆蓋較大區域性市場的城市,如成都、廣州、幽州等﹔第三層級是可以輻射、吸納周邊市場的州縣治所。在唐代后期,城市沖破了坊市制度,在農村的草市大量增加,各類專業市場逐步形成。宋代的區域市場發達起來,形成了以汴京為中心的北方市場,以蘇杭為中心的東南市場,以成都、梓州和興元為中心的蜀川市場,以永興、太原和秦州為中心的西北市場。

唐宋時期的人口規模、土地規模以及市場需求的擴大,促進了生產的擴大和產業規模的擴張。唐代的農業生產規模龐大,水稻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增加,據《通典》記載,當時全國有耕地620萬頃,以1唐畝合今0.786市畝和以每市畝產糧154斤計算,全國糧食總產量為750428萬斤﹔宋徽宗時墾田面積達到1000萬頃,耕作技術進步和水利條件改善,糧食產量大幅度增長。隨著農業產業規模的擴大和剩余糧食的增加,工商業迅速發展。唐前期的兩河、山東地區絲織業發達,中唐以后,南方的絲織業突飛猛進,在江淮和西南地區佔有顯著地位﹔宋代的採掘業和冶煉業,從技術到規模都有極其顯著的發展。採掘冶煉地區擴大,在產地集中的北方地區形成了大規模的鐵產中心,如徐州利國監、兗州萊蕪監、河北東路邢、磁諸州鐵冶、河東路諸冶等,不僅技術先進,產品質量好,而且規模龐大。宋代的造船業相當發達,有官營和民營兩種類型,培養了一大批技術高超的船匠。當時的漕船載重量大,可載乘1.2萬石,海船可載600人左右。這樣的大船,需要眾多的工匠集體制造。唐宋時期產業規模的擴大,推動了經濟總量的擴張。據估算,從公元10世紀末期到14世紀初期,中國的人均GDP水平超過歐洲,人口為歐洲的兩倍,經濟總量超過了歐洲各國總和的兩倍。

大國效應:內需支撐和技術進步

唐宋時期的中國是人口眾多和土地遼闊的典型大國,在經濟發展中形成了龐大的市場規模和產業規模,進而產生推動經濟增長的大國效應,形成大國經濟發展的優勢,主要表現在內需支撐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推動經濟繁榮。

第一,大國依靠國內市場支撐產業的發展,實現分工深化和規模經濟。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描繪了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大國型式,“中國幅員是那麼廣大,居民是那麼多,氣候是各種各樣,因此各地方有各種各樣的產物,各省間的水運交通,大部分又是極其便利,所以單單這個廣大國內市場,就夠支持很大的制造業,並且容許很可觀的分工程度”。唐宋時期的經濟發展,明顯地表現為以國內市場為主的大國發展型式,依靠廣大的國內市場支撐產業發展,促進農業、紡織業、冶煉業、造船業、建筑業的發展,當時這些產業分工精細,有眾多的工匠合作,從而促進了分工的深化。同時,這些產業具有相當龐大的規模,可以有效節約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的經濟繁榮。

第二,大國依靠人口眾多和技術需求促進技術的進步,創造新的工藝和發明。根據林毅夫教授的解釋,當時的技術發明和科學發現,主要依賴於工匠、農夫的經驗和思維敏捷的天才對自然的觀察,中國因人口眾多而擁有更多的能工巧匠、耕織能手和智慧過人的天才,因而在推動科學技術進步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同時,根據需求引致創新的假說,大國具有更大的技術市場,因而能夠更好更有效地支持技術創新和發明,形成技術研發的優勢。基於這兩種原因,唐宋時期工農業技術取得重要進步。唐代發明先進的水車,江南的水利設施擁有灌溉、拒潮、排水等功能,水稻栽培已有移植法,並發明稻田除草工具﹔造船技術相當發達,並推動航海技術進步﹔冶煉行業創造金屬切削工藝和磨制工藝,推廣木風箱和灌鋼法﹔唐代發明腳踏紡車,南宋發明水轉大紡車,建筑技術、制瓷技術、造紙技術和印刷技術均得到發展。這些技術和發明廣泛地應用於農業和手工業,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發展。

(責編:李葉、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