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進展情況
① 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良好,進展順利。子課題“吐蕃社會經濟文獻整理與研究”已經完成,其他子課題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之中。佛教卷、科技卷已經完成初稿,歷史卷和其他卷估計在2017年結項之前能完成。
② 調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
文獻資料收集整理工作大部分已經完成。令人欣喜的是,我們在文獻資料收集整理的過程中,課題組成員巴桑旺堆在西藏找到了一份十分珍貴的敦煌藏文吐蕃兵書殘卷。這是敦煌古藏文遺書問世百余年迄今發現的唯一一份關於吐蕃兵書的寫卷。應屬於藏學界和敦煌學界值得慶賀的學術新發現。目前已經完成漢譯並進行了初步研究,並刊發在《中國藏學》2014年第3期和2015年S0期上。
2016年3月底至5月中旬,開設古藏文研讀班,由課題組子項目負責人、著名的敦煌藏文文獻專家陳踐教授親自授課。重新研讀《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收獲很大。
課題組成員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學術交流,並提交了學術報告。2015年11月1日,由本課題組聯合中國藏學雜志社召開“敦煌吐蕃文獻專題學術討論會”,20余名研究敦煌吐蕃文獻方面的專家學者參加,收獲頗豐,部分重要文章由《中國藏學》設立專欄刊發。
國際合作方面,結合子課題“敦煌吐蕃文獻研究精萃”項目,其中英文著述已經翻譯成漢文,目前處於審校階段。
③ 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成果宣傳推介工作方面,提交了“敦煌吐蕃文獻專題學術討論會綜述”新聞稿給國家社科基金辦。
④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進措施,研究心得、意見建議
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在成果宣傳推介工作方面仍有待推進。
改進措施:1.擬於年末再次召開一次本專題的全國性學術會議。2.加大對重要成果(如上述提到的新發現的吐蕃兵書寫卷)的宣傳工作。
二、研究成果情況
1.巴桑旺堆:《一份新發現的敦煌古藏文吐蕃兵書殘卷解讀》
敦煌古藏文吐蕃兵書殘卷系本課題成員巴桑旺堆於2014年3月在西藏訪得的。現存118行,首尾殘,應該是一部完整兵書的組成部分。其中第1、2、3、4、5、7、9、12、13、14行多則缺十幾個字,少則缺三、四字。 第9、17、29、34、37、41、45、46、47、60、61、69、73、79、94、102、106、107、108、109行或全行或部分行數為朱筆書寫,遺憾的是朱字現已絕大部分基本褪色,字跡隱約模糊,隻有約160余字還能釋讀或依稀可辨認。文書內容並不涉及吐蕃宏觀的軍事思想,而是與具體的戰術兵法以及戰時紀律和軍功獎罰有關。主要涉及軍功獎罰、哨兵偵察、頓兵扎營、宿營軍紀、夜間備戰、援軍救兵等戰時行動的軍法律例。。該文對此文獻予以轉錄和翻譯,並討論了文書性質、書寫時間、吐蕃的戰術兵法以及戰時紀律和軍功獎罰等諸多問題。
本敦煌古藏文吐蕃兵書殘卷的發現,屬於藏學界和敦煌學界值得慶賀的學術新發現。可謂為學界提供一件極有價值的吐蕃軍事史料,從中可了解吐蕃軍事力量強大的原因所在。
2015年11月1日,由中國藏學雜志社和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聯合主辦的“敦煌吐蕃文獻專題學術討論會”,與會學者圍繞該寫卷各抒己見,肯定了巴桑旺堆研究員這一成果的重要意義和學術價值,也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和可資參考的其他線索。
目前,《中國藏學》2014年第3期和2015年S0期已經全文發表該文,引起了國內外研究吐蕃史學者的廣泛關注。
2. 陳 踐:《若干典型古藏文語詞疏譯》
系作者關於敦煌藏文文獻詞匯研讀的系列文章,擬在《中國藏學》上陸續發表。這些典型詞語,《藏漢大辭典》中未被收入,或者,即使辭典收入此語詞,也不是吐蕃文獻中之古詞,二者只是同形字而已﹔文章所述之某些古詞之漢意,有的在上個世紀80年代發表的古文獻中已有定論,隻因《吐蕃古藏文辭典》遲遲未能問世,致使研究者沒能利用前人成果,造成二次誤譯,因此作者將其中的典型古詞語梳理發表,以為學界研讀古藏文文獻提供准確的詞匯解讀。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