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全明詞》重編及文獻研究中期檢測報告

2016年12月01日13:53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研究進展情況

自2012年10月該重大項目立項以來特別是2014年7月以來,正在按照原來預定的研究計劃扎實推進,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良好。具體表現為:

1.在明詞輯佚子課題方面,本課題首席專家利用在日本早稻田大學任交換研究員的機會,在日本內閣文庫、日本國會圖書館、東洋文庫、日本宮內廳書陵部、靜嘉堂文庫以及早稻田大學圖書館、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等處搜採明詞,基本上已將國內罕見、但保存在日本的明人別集中的明詞搜採得較為完備,部分成果已經整理出來,並作為《日本所藏稀見明詞輯補》等系列論文已在或即將在國內的雜志上發表。首席專家在赴台灣講學期間所搜採的稀見明集中的詞作,在2014年前已經發表了一部分,后續的部分也已經在近年來整理完成,並作為《全明詞輯補》的系列論文即將在國內的雜志上陸續刊出。子課題負責人葉曄在美國哈佛大學及英國倫敦大學做訪問學者的機會,也將原藏美國國會圖書館等處的稀見明集中的明詞搜採一過,輯佚成果即將發表。除明人別集、總集中的明詞輯佚工作即將完成外,已經普查完成台灣的《中國方志叢書》和國內的《中國地方志叢刊》等大型方志文獻中的明詞,輯佚成果正在陸續整理中。

2.在已有的明詞的重新整理子課題方面,在利用《中國古籍總目》、《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明別集版本志》、《中國叢書綜錄》對國內現有的明人別集、總集、叢刊進行普查的基礎上,已經充分利用國內外包括台灣、日本、美國等海外現存的明人別集的善本、足本的基礎上,已經完成現有的六冊《全明詞》中的前三冊的校勘、整理工作,詞人生平的考証、小傳的重新撰寫工作也已經在緊張有序地進行中。

3.在明代小說、戲曲中明詞的搜集、整理子課題方面,已經對現存的明代小說、戲曲普查一過,共搜集到詞作近3000首,現在正在作辨別、考証和整理工作,以確定明代小說、戲曲中的寄生詞作是沿用、篡改前人詞作還是出於明人的創作。這一工作量較大,雖已經全面展開,但要完成還得需要一些時日。

由上可見,本項目首席專家及子課題負責人利用在美國、日本和台灣進行交流、訪學的機會,已經在文獻資料搜集整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這些工作將有助於該項目的順利進行。

本項目在最近兩年取得了較為重要的中期成果,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等刊物上發表了高質量的論文,有關推介工作還有待進行。隨著本項目的深入進展,研究難度也起來越大,有待於克服困難,繼續前進。

二、研究成果情況

1.《論古典小說、戲曲中的詞別是一家》(《中國社會科學》2015年第11期):中國古典小說、戲曲中的羼入韻文,因創作之文人傳統和書會傳統的不同,可分為“文備眾體”和“體適眾文”兩大類型。詞作為其中的后起之秀,不僅有與詩歌相同的常態功能,還有一些別於詩歌的獨特體性。如南戲、傳奇中開場詞的檃括之法,明文言小說中詞的情致書寫等,都是對兩宋詞學傳統的一種繼承和發揚,鮮明地展現了宋人所謂詞“別是一家”的文體特性。而古典小說、戲曲同生共長的發展系統,又使檃括、情致等詞學傳統,得以在其它敘事類文體中推廣開來。從古典敘事文學轉型的角度來看,元明詞的發展,實有一條埋在小說、戲曲中的從藝人之詞到文人之詞的線索。其對唐宋文人詞的因襲和借鑒,及與元明詞整體不振局面的對照,都不失為對南宋以后文人詞史的一個有益補充。

2. 《明人分調編次觀與唐宋詞的分調經典化》(《文學評論》2016年第1期):唐宋詞的經典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明三百年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並非隻有詞籍整理那麼簡單。在元代詞樂失傳的情況下,明人對整個詞譜譜系進行了重新建構,形成了一套建立在線性思維基礎之上的定字分調的編次觀念。由此形成的“例詞”概念,之於明清詞學的重要性,絕不亞於“樂調”概念之於唐宋詞的影響。至嘉靖、萬歷年間,詞譜、分調詞選的大量編纂和刊刻,成為唐宋詞分調經典化從自發走向自覺的關鍵一步。而晚明四大分調詞選的出版,更成功地將唐宋詞分調經典的塑造上升到了美學層面的高度。現今對分調經典的考察,應與分家經典、分類經典一起,共同構成唐宋詞經典研究的多維圖景。

3. 《關於明詞研究新體系之建構前提的思考》(《文學遺產》2015年第1期)近十年來,隨著《全明詞》及補編的問世,明詞研究異軍突起,成果斐然。但總的來說,這十年的成果仍以對明詞的文獻整理和總括還原為主,深層次的考掘和闡析,尚未形成規模。接下來十年,將是明詞研究走向縱深的十年,各類深入式的對話、商榷和重構,將取代平鋪式的主題研究,成為明詞研究的新模式。在此基礎上,厘清明詞與唐宋詞、金元詞、清詞在發生學上的根本文化歧異,提供一套與明詞特性相匹配的話語系統,將是明詞研究的長遠目標。而廓清和指示該領域的未來發展方向,又是建構這套明詞研究新體系之基本前提。對此,我們既要明辨輕重,對明詞研究價值作多層次的反思﹔又要強調“換代”意識,突出研究對象的時代遞變和研究者思維的代際演進。既要在方法論有所創新,打開明詞研究的立意和路徑﹔又要回歸文學本位,推動明詞經典化工作的起步。明詞研究的常規和革命,實任重而道遠。

課題組供稿

(責編:沈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