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金芷君:《道藏》醫籍分類研究實例舉隅

金芷君2016年11月23日13:41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道藏》醫籍研究與校注”負責人、上海中醫藥大學研究員

大型綜合性叢書《道藏》可以說是一部道教學說的百科全書,其內容涵蓋中國古代宗教、哲學、歷史、文學、藝術、醫藥、化學、天文、地理等方方面面,是可以大力取資的古代文化科技寶庫,正如明代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採摭諸書》(1556年)中《道藏經》條所概括的:“五千四百二十卷,三教九流靡不畢具。”

目前國內較為通行的《道藏》本子為1988年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之明正統《道藏》和萬歷《續道藏》合刊補足本,共1476種,5485卷。其中收入了大量的醫學理論、藥物方劑、養生方法諸類著作,但由於它們被分布在以傳統三洞四輔七部法(洞真、洞玄、洞神、太玄、太平、太清、正一)分類的皇皇巨編之中,欲系統完整地了解其概貌並非易事,且相當一部分醫藥養生篇章還分散交叉見於《道藏》其他類別經籍之中,甚至一些章節、方法在不同的經籍中擁有不同的名稱,若非經過分門別類系統梳理,難以厘清其真實存在和流布情況並比較其異同,從而達到正確有效利用相關文獻的目的。

茲以《道藏》所收載的出現頻率頗高卻分布不同部類、內容異同不一之黃庭內景臟腑吐納補瀉法相關經籍及篇章為例,通過提示其所在三洞四輔七部中的位置,比較其臟腑吐納補瀉法及臟腑神圖、解剖圖異同等一些基本內容的簡述,借以管窺《道藏》醫籍分類研究重要意義之一斑。

1.《黃庭內景五臟六腑補瀉圖並序》,見洞玄部靈圖類,唐代胡愔編述。書中較多引用了司馬承禎《服氣精義論》《修真精義雜論》中有關臟腑結構位置、生理功能、病理症候之文。其五臟六腑吐納法依次為:肺呬為瀉,心呵為瀉,肝噓為瀉,脾呼為瀉,腎吹為瀉,膽嘻為瀉﹔五臟六腑均以吸為補法。雖未言及臟腑神名,但繪有五臟六腑之神圖。(圖1)

2.《上清黃庭五臟六腑真人玉軸經》,見正一部,未署撰人,據肺神名“白虎”作“白獸”,推知應出於唐代(避唐太宗祖父李虎之諱)。其五臟六腑吐納補瀉法及次序同《黃庭內景五臟六腑補瀉圖並序》。臟腑神名分別稱白獸(肺)、朱鳥(心)、龍(肝)、鳳(脾)、白鹿(腎)、龜蛇(膽),臟腑解剖形象則分別如懸磬(肺)、蓮華(“華”同“花”)(心)、懸瓠(肝)、覆盆(脾)、圓石(腎)、懸瓠(膽),並繪有相應臟腑神圖及解剖形象圖。(圖2)

3.《五臟玉軸圖》,見《雲笈七簽》卷十四《三洞經教部》,屬太玄部。其臟腑吐納補瀉法同上述二經,行文基本同《上清黃庭五臟六腑真人玉軸經》(肝臟形象作“懸匏”,按“匏”同“瓠”),臟腑神圖則同《黃庭內景五臟六腑補瀉圖並序》。(圖3)

4.《四氣攝生圖》,見洞神部靈圖類,不著撰人。據《崇文總目·道書類三》有著錄且書中丸方未避北宋末欽宗趙桓之諱改作“圓”而仍作“丸”,疑不遲於北宋。序中“因幼慕道門,棲心澹薄,究《黃庭》之妙旨,窮五千(即《老子五千言》)之玄言。今則採掇方書,搜羅秘訣,四季避忌,一年修行,錄之座隅,日可觀覽……”之句,與《黃庭內景五臟六腑補瀉圖》序之“幼慕玄門,煉志無為,棲心澹泊,覽《黃庭》之妙理,窮碧簡之遺文……今敢搜羅管見,罄竭謏聞,按據諸經,別為圖式。先明臟腑,次說修行,並引病源、吐納、除疾,旁羅藥理、導引屈伸、察色尋証、月禁食忌……”體式極為相似。

本書所列臟腑次序為肝、心、肺、腎、脾、膽(與上述諸經有所不同),“六氣法”中曰“上熱呵心火,眼昏噓自治,肺寒呬即效,耳病著心吹,脾胃常呼吸,三焦滯處嘻”(三焦屬手少陽經,膽屬足少陽經,為手、足同名經,經脈相連,經氣互通,同名經對治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法則),謂“此六字去五臟諸疾”。臟腑神名及解剖形象名同《上清黃庭五臟六腑真人玉軸經》,但圖畫則巧妙地將臟神藏於解剖形象圖內。(圖4)

5.《黃庭內景五臟六腑圖》,見《修真十書》卷五十四,屬洞真部方法類。雖序文及內容基本同《黃庭內景五臟六腑補瀉圖並序》,但又羼入了《上清黃庭五臟六腑真人玉軸經》的部分論述﹔而其“肺……為玉堂宮”“肝……為清泠宮”諸言則出於梁丘子注《黃庭內景玉經·常念章》“六府修治勿令故”所雲“六府者,謂肺為玉堂宮尚書府……肝為清泠宮蘭台府”之句。其吐納補瀉法同《黃庭內景五臟六腑補瀉圖並序》而無臟腑神圖。

6.《檢時含景補瀉圖》,見《太上養生胎息氣經》,屬洞神部方法類。其文字內容、臟腑神名和解剖形象名與《上清黃庭五臟六腑真人玉軸經》相似而極簡略,且圖省闕。

其吐納法頗為獨特:雖瀉法與上述諸經同,但補法卻與諸經以“吸”為補之旨完全相異,似乎是運用了五行相生之理,即某臟之瀉法為其相生之臟的補法(膽腑補法則用其相表裡之肝臟的瀉法),即:肺,呬為瀉,呼為補﹔心,呵為瀉,噓為補﹔肝,噓為瀉,吹為補﹔脾,呼為瀉,呵為補﹔腎,吹為瀉,呬為補﹔膽,嘻為瀉,噓為補。茲依照五行相生順序示其瀉、補循環規律:

如上所述,僅一個黃庭內景系列的臟腑吐納補瀉法在《道藏》中就有如此眾多的流布和異同不一的面貌﹔至於內容相同而在不同經籍中稱謂不同者亦比比皆是,如見載於《上清修身要事經》的“太上黃素道士自按摩頭面法”,在《上清修行經訣》中稱“道士自按摩法”,《正一法文修真旨要》《修真十書·雜著捷徑》《雲笈七簽·秘要訣法》中稱“明耳目訣”,而在《枕中記》《攝養枕中方》中則稱“導引(法)”。凡此種種,都是在對《道藏》醫籍進行詳盡分類梳理和充分探索研究的基礎上才得以明晰厘清的。通過分類梳理研究,也為相關經籍的校勘提供了較為充足的書証依據。

隨著傳統文化的日益回歸,對本土文化遺產進行系統整理和深入研究已是舉國重視的工作﹔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對醫療養生亦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豐富的樣式。道教醫學養生學既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具有廣泛的認同度和眾多的健體術,可謂本民族得天獨厚的寶藏,本文僅以一二種道教養生法的不同流傳版本為例,展示《道藏》醫籍分類研究特點和價值的冰山一角。

如何較為全面地觀覽《道藏》醫藥養生內容概貌,認識其在傳統文化和療病健體中的地位與作用,進而在浩瀚繁復的文獻中辨別具體理論方法的異同,則《道藏》醫籍分類研究成果給人們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視野,更多的思考、甄別和選擇。

(責編:李葉、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