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喬東義:《五經正義》 重塑儒家審美文化

喬東義2016年10月26日14:47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五經正義》美學思想研究”負責人、安徽師范大學教授

經學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唐代大儒孔穎達等人所撰《五經正義》,堪稱中國古代最具影響力的經學文本,幾乎濃縮了中國封建社會前期儒家文化的精髓,亦為歷代經學研究者旁搜遠紹、鉤沉索隱提供了最基本最全面的文獻史料。然自清末以來,由於經學蕃育的歷史文化土壤逐漸流失,經學亦由顯學走向了邊緣學科,其中很多有價值的論題或論域長期處於被遮蔽的狀態。時至今日,國學研究重新興起,作為“國學中的國學”,《五經正義》等經學要籍不應被無端放逐。

孔氏《五經正義》雖歷來被視為經學詮釋文本,但含有豐贍的美學營養。其中《毛詩》《樂記》《周易》諸經孔氏正義,包含了大量的美學一手資料,其余各經孔氏正義,所保留儒家以禮樂為中心的一手及二手資料,也極為豐富,實系研究中國古典美學尤其是儒家美學及其承傳脈絡的寶貴資源。孔氏正義疏解《毛詩》《禮記》《樂記》《周易》諸經,彼此相互發明,所涉“詩緣政作”、“性情教化”、“禮樂相須”、“氣類相感”等觀點和思想,突顯了儒家美學以性情教化為基礎、以禮樂詩歌為核心、以氣類相感之生命精神為本原的基本特征。而其立足儒學、兼融道玄釋騷的解經態勢,一定程度上又突破了傳統的“美刺”、“教化”等經學藩籬,為儒家詩學、美學的擴容,為唐代以降經學的審美化取向開啟了門徑。

《五經正義》對中國古典美學的影響

孔氏《五經正義》對中國古典美學的諸多論題和論域,有繼承、有發展、有創新,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中國古典美學的新領域,使得中國傳統美學在唐代煥發出新的生機,並對后世美學發展產生了多維而深遠的影響。現舉其犖犖大者,有如下諸端:

一、從美學本體論入手,孔氏《五經正義》通過對哲學上“生生之道”、“有無之辨”、“體用之思”、“變易之理”等論題的梳理和闡發,初步構建了以氣本論為基礎的美學思想體系,彰顯了中國傳統美學生生不息的精神、主客融和的特質和自然感性的色彩。

二、孔氏對情與性、情與志等傳統美學問題多加剔抉,提出了建基於氣類相感論的性情論與感物動情之說﹔並引“發憤抒情”的楚騷美學詮解“詩言志”,披露了魏晉以來詩騷合流的歷史印痕﹔其首倡“情志一也”的著名命題,更可見漢魏以降“詩言志”向“詩緣情”遞嬗的文脈歷程。

三、孔氏《五經正義》還努力恢復易學“重象”的傳統,其對於“易象為本”、“觀物取象”、“興必取象”等易學傳統問題的多方闡發,一方面直接推進了由“易象”到“審美意象”的轉變,加強了“審美意象”的深層創構﹔另一方面以易象釋詩興,充分肯定易象“若詩之比喻”的詩性功能,發展了傳統的詩學比興觀,並從理論上貫通了《詩》和《易》。

四、孔氏對“言意”問題的有關辨析,則不僅重新確認和發揮了《易傳》以來“立象盡意”的表意方式,而且開辟了“立言盡意”的新途,促使“言”、“象”由兩相對立走向互動互補,完善了中國傳統的詩性思維模式。孔氏還進一步深化了“太虛之象”的審美意蘊,為唐代“意境”等美學范疇的誕生和成熟,奠定了厚實的理論根基。

五、孔氏《五經正義》綜合秦漢詩論各說,提出“詩有三名”,即“承也”、“志也”、“持也”的論斷,足可涵蓋儒家詩學之大端,並能見出儒家詩學功能論之歷史演進﹔孔氏據其哲學“體用”觀所提出的“三體三用”說,較合理地解決了《詩經》“六義”問題的一系列懸疑﹔其對“孔子刪詩”等問題的精彩考論,則在《詩經》學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六、在詩樂關系方面,孔氏既提出“詩樂同功”、“詩樂相將”等詩樂一體論,又仔細考察了詩與樂“辭變聲常”、詩樂舞三位一體等復雜文藝現象,並由此進一步追溯上古之樂教統詩教,春秋以降詩樂兩藝、兩教分途的歷史軌跡,具有重要的美學和文學意義。

七、孔氏《五經正義》以儒家禮樂傳統為基礎,分別就“禮樂相須”、“禮樂兼有,所以為美”、“時政善惡見於音”、“樂出於人而還感人”等論題展開深入討論,將儒家禮樂文化理論推向新的高度﹔且全面論述了禮樂之教的一般宗旨、原則和意義,一般教學經驗和方法,以及教學中應該防范的一些問題等,對唐代文化教育和審美教育有著深遠的影響。

八、孔氏還充分注意到“律歷融通”這一文化現象的重要意義,以氣本論為根基,從律歷融通與陰陽五行、律歷融通與數理結構、律歷融通與人文化成等多個方面予以豐富的理論闡發,為我國古代音樂美學譜寫了新的篇章。

九、在對《五經》經傳文本的多維梳理和闡釋過程中,孔氏《五經正義》突破了“疏不破注”的框架約束,形成了獨特的審美詮釋思想,如“隨文釋義”、“體無恆式”、“立足文本”、“學理通觀”等,這在中國審美詮釋史上,亦具有重要意義。

要之,孔氏《五經正義》的一系列論闡,承傳和重塑了中國古代審美文化尤其是儒家審美文化,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經學美學形態的形成,客觀上也搭建了漢代審美文化和宋代審美文化之間的橋梁,為中國封建時代的審美文化由前期向后期的順利轉型,起到了承前啟后的樞紐性作用。

《五經正義》的詩學和美學要旨

然而,孔氏《五經正義》美學之名,久為經學所掩,歷代學人多從經學與訓詁的角度對之加以研究,而很少注意到其中的詩學與美學問題。現代學者雖偶爾在詩論、文論中引述《正義》片言隻語,但缺少專門而系統的研究。之所以造成如此現狀,原因大略有四:其一,《五經正義》一開始即是以經學教本的面目承傳下來的,作為傳統經學教本,人們自然更多是從經學或經學史、語言文字學或語言學史以及版本目錄校勘學等領域對其展開研究,即使有零星的詩學、美學闡發,終究服從於其經學研究的主旨﹔其二,《五經正義》自身內容極其繁富龐雜,遠不如一般經典著作簡約,有關其詩學、美學資料爬梳剔抉的難度,令不少研究者望而卻步﹔其三,今文經學一派,長期視古文《尚書》《左傳》《周禮》等為偽作,“五四”以來“疑古”派學者進一步以現代觀點張揚此說,致經典之真偽面目難明,令學者多所顧忌、畏葸不前﹔其四,自清季以來,不少學人指責孔氏《五經正義》株守“疏不破注”原則,因循守舊,對其批判尚自不暇,遑論闡幽發微?

有鑒於此,筆者不揣淺陋,特選做這一課題,並試圖對如下諸方面作重點考量:其一,著力於經學與美學交融互滲的復雜樣態,從向來被美學界所忽視的傳統經學文獻中,梳理、提煉出有效的美學資源,初步呈顯中國傳統文化中經學美學這一獨特的審美文化樣態,以為中國古典美學研究提供一個新的觀照視角和理論平台。其二,對中國經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經典文本《五經正義》的美學思想作全面而融通的考量,發掘其所蘊含的各種美學新解和理論潛質,勾勒出由本體論、情性論、易象論、言意論到詩論、詩樂關系論、禮樂教化論、律歷融通論再到審美詮釋論的較完整的美學思想構架,以期彌補中國美學史研究的一個薄弱環節。其三,將《五經正義》美學思想置於由先秦漢魏到唐宋的整體歷史文化語境中作綜合性考察,既展示其涵納古今的集大成氣質,又揭示其承傳漢宋的過渡性特征,彰顯中國儒家美學史上長期被“漢學”、“宋學”等顯學所掩蓋的“唐學”應有的歷史地位。其四,深入探掘《五經正義》以儒為主、兼融道玄釋騷的復雜美學面目,並將其與唐代三教圓融的文化背景多加勾連,剖析二者之間的多維互動關系及其深遠影響,這對於重新認知、研究唐代詩學、美學和審美文化,當有一定助益。

本研究若能按質按量地完成,庶幾能彌補中國美學史研究的一個薄弱環節,並對進一步深化中國傳統經學與美學研究,促其實現現代轉換,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然而,其間的難度與工作量,遠非筆者所能從容駕馭,更深入、系統而有效的研究,還有俟於將來。

(責編:李葉、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