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錢宗武:《尚書》研究的當代價值

2016年08月30日16:18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史通》雲:夫《尚書》者,七經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凡學者必精此書,次覽群籍。此論多為歷代學者共識。《書》釋天道政理,興廢存亡﹔引導修齊治平,立德立言立功﹔實為治政之宏規,稽古之先務,修身之典則。故漢唐以來,上自廟堂,下至閭裡,人莫不習。解之為史鑒,援之以贊治,釋之為訓誡,授之為教化,引之以立論。當下,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書》學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尚書》的現代詮釋顯現出巨大的張力。作為經典,《尚書》總結的治政經驗、歷史規律和思想觀念,具有時代超越性和真理延續性,其當代價值日益彰顯。

汲取古老的政治智慧探求中國特色的治政理念

《尚書》為“政書”之祖。司馬遷《太史公自序》稱“《書》記先王之事,故長於政”,荀子《勸學篇》明言“政事之紀也”。《明實錄》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命儒臣書《洪范》揭於御座之右,朝夕觀覽”。歷朝歷代的政治領袖們都十分重視閱讀和研究《尚書》。

梳理比對世界上最古老文明形態的諸種文化因子,可以破解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僅華夏文明一枝獨秀,生生不息。遠古的黃河流域孕育的文化形態具有獨一無二的區別性特征,這就是具有最為悠久獨特、最具生命力的文獻傳統。這一傳統最早的文獻性質是政書,也就是《書大序》“所謂上世帝王遺書也”。“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自此,伏羲、神農和黃帝有“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虞有“五典”,“言常道也”。

歷代皆有傳世政典。周初著名政治家周公旦在《多士》中就指出“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書》學文獻總結上古墳典的政治智慧,用聖君賢相的嘉謨善政確立了“先王政治”,建立了傳統中國較為系統的國家治理模式,進而在后世形成綿延不絕的“政統秩序”﹔用以德范位的道德訴求直接規約君王的思想言行和士民的家國情懷,塑造民族的精神世界,進而形成歷久彌新的“道統觀點”。《尚書》引出千年的“王道”、“霸道”歷史哲學之爭,成為歷代士人對現實政治的價值規范。《尚書》中的聖賢形象成為民族的“人格理想”,確立了民族的價值標准。《尚書》這一切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從政、理政和治政的理念、策略和方法,是適應中國文化特點、區域特征以及民眾心理的共同基因,具有強大的凝聚力。

《尚書》的文獻傳統及闡釋傳統,反映了中國文化的特征。這種特征以文獻堅守歷史,以闡釋適應時代,民族文化中最優秀的因子得以保存,歷史發展環環相扣,文化傳承綿綿不絕,原典成為文化標識,詮釋成為時代象征,原典與詮釋的融合成為民族和諧、文化認同、與時俱進的強大動力。因此,從哲學高度看,《尚書》中呈現的雖是王朝時代的大經大法,但其超越時代的“道”卻是任何時代治政理國的金科玉律。

揭示華夏文明始創論述延續傳統文化的學術正脈

段玉裁《古文尚書撰異序》認為“經惟《尚書》最尊”。《尚書》是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經典,是雅斯貝爾斯所謂“軸心時代”以前的原始文化形態。《尚書》於傳統文化諸元素之始創性論述最為廣泛豐富,是華夏文明一些重要思想、理論、概念、觀點的淵藪。如《尚書》開篇的《堯典》首節就提出“修齊治平”的政治哲學思想:“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舜典》提出中國最早的文學理論術語“詩言志”,揭示詩的本質特征﹔朱自清先生《詩言志辨序》認為這是中國歷代詩論的“開山的綱領”,對后來的文學理論有深遠的影響。

《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所謂的虞廷“十六字訣”,是構建宋明理學龐大學術體系的理論基礎,也是陽明心學的真正源頭。歷代對《尚書》一些特定篇目和類型的系統研究不僅形成了新的學術體系,例如《禹貢》學、《洪范》學,還形成一些新的文化觀念和學術見解。《洪范》“五行”對於民族宇宙觀和認識論之建構,“九疇”對於國家法權制度的建立﹔《禹貢》行政區域界劃標准的設計對中國歷史地理學、自然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之影響,九州的假想設定對國家認同以及“大一統”觀念的確立﹔《呂刑》對中國法律思想之建設﹔典、謨、訓、誥、誓、命等對中國文體學之形成。科舉時代,《尚書》作為科考重要內容,在民族教育、人才選拔與社會主流意識構建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尚書》學是大道之學,歷代對《尚書》的語言詮釋、政治詮釋、歷史詮釋、心理詮釋以及由此形成的諸學理論,與當代學術體制中的政治、經濟、哲學、歷史、法律、天文、地理、文學、藝術等領域研究密切相關。這種多角度詮釋,既保持了《尚書》基本理念和價值觀的相對穩定,又進行了適當的推陳出新。《尚書》悠久的思想智慧總是直接介入生氣勃勃的時代思想建構,這些思想在今天同樣可以成為民族精神的重要內核。研究《尚書》及《尚書》學文獻就是追本溯源,繼往開來,延續傳統文化的學術正脈。

揭示世道人心的傳統內涵展現《書》學教育的當代價值

經學經典集中反映了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念,一直是“政治、社會、人生教育的基本教材”。《禮記·經解》說:“《書》教也﹔廣博易良。”《墨子·天志》論《詩》、《書》:“書於竹帛,鏤之金石,琢之槃盂,傳遺后世子孫。曰將何以為?將以識夫愛人利人,順天之意,得天之賞者也。”可以看出,《尚書》的道德哲學和倫理價值無疑是我們應該汲取的文化營養,《尚書》文本自不能言,需要人理解闡釋,實現《尚書》學與現代文化的相融共通。

研讀《尚書》就要把注意力放在義理的發現上。朱熹說:“唐虞三代事,浩大闊遠,何處測度?不若求聖人之心。如堯,則考其所以治民﹔舜,則考其所以事君。”經之為經的意義即在於教人立身行事。《尚書》中的“民本”思想、“修身”思想、“德治”思想、“和諧”思想,包含豐富而深刻的內容,可以轉化為現代的價值理念,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

展示中華經典再生的正能量研究文化國際傳播的新策略

《尚書》作為文獻存在形式的價值在於傳承性特征,文獻的傳承性特征往往被解釋為“影響”,“影響”體現了所有文獻內在合法性要求,文獻隻有產生影響才能有再生的正能量。《尚書》政史資料匯編的文獻性質具有得天獨厚的再生能量。古代中華文化圈各個國家政統道統學統皆一依中國,都保存了大量的《尚書》學文獻,日本和朝鮮半島最多。古代朝鮮學人用漢語著述的《尚書》學文獻以千萬字計,影響涉及政治、哲學、思想、法律、教育、文化等廣泛的領域。研究表明,域外《尚書》學漢籍千百年來構成所在國主流思想意識形態,具有其他文化形式所不具備的心理接受慣性。沒有一個國家會無視自己的歷史傳承與文化積澱,沒有一個生命個體會拒絕血緣聯系和認祖歸宗,血脈異域相連,精神古今相通,域外《尚書》學漢籍作為文化交流融合的特殊文化形態,是無可否認與回避的歷史印跡。

歷史印跡是文化對話的前語境。全面整理和深入研究域外《尚書》學漢籍,梳理漢文化在異域文化中的存在形態與演變脈絡,發掘出雙方文化的共性因子與異質元素,將靜態的古老文本詮釋與動態的當代學術研究進行融合延伸,既保持歷史所賦予的特定親和力,又融合時代所賦予的鮮活生命力,這樣的文化對話可以非常容易地形成共同感興趣的話題,激活對話對方的歷史記憶,提升對話己方的文化自信。通過國際學術交流,共同整理和研究域外《尚書》學文獻,尋找新時代傳統文化傳播的新形式,這是漢文化高品質國際傳播應該採取的有效策略。

中國歷史上的每一次文化變革和價值轉換,都與經典的重構與詮釋的重建緊密相關。面對由來已久的反傳統思潮和學術理論的西化傾向,我們需要在歷史與現實、傳統與傳承中重建民族的話語體系和價值體系。《尚書》作為政史文獻最早的典籍,可為弘揚氣象恢弘的華夏傳統文化,提供不可缺失的文獻依據與思想基礎。廣泛深入展開《尚書》及《尚書》學研究,是深刻體認源遠流長傳統文化的根本,是提煉中國文化特征“古為今用”的基本條件。《書》學大道,必興中華。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尚書》學文獻集成與研究”首席專家、揚州大學教授)

(責編:李葉、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