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周桂鈿:國學發展的正道

2016年07月25日08:34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國學發展的正道(大家手筆)

如何定義國學?對這一問題,人們的看法差別還比較大。有人認為國學應該是“中國學”的簡稱,國外也有說“漢學”的,因為主要以漢文字為載體。至於什麼是“中國學”,有人認為就是中國的學術。

對於什麼是學術,也有許多定義。學術主要是思想理論形態的文化成果,不應將其泛化,不能什麼都當作學術。例如,有人將民間習俗、風土人情以及其他各種技能都當作學術。民間習俗、風土人情等屬於傳統文化,本身並不是學術,隻有把它們作為學問來研究,其研究成果才可以成為學術。換句話說,民間習俗本身不是學術,但是研究民間習俗的民俗學就是學術,應屬於國學范疇。

有人說,中國有許多少數民族,國學不僅有漢族的,還應該有其他民族的。這一觀點應予支持。但是不是每一個民族都有國學?有的少數民族還沒有文字,沒有記載下來的學術成果,這樣的民族有沒有國學?這需要從實際出發進行具體分析。比如,藏醫、藏傳佛教可以看作是國學。簡單地說,國學不只是漢文化,還包括其他少數民族的文化,但也不能泛化。

有人說儒家“六經”是國學的源頭,這有一定道理。不過,儒家學說畢竟只是一家之言,雖然后代儒家吸收了其他各家的精華,但仍然不能取代其他各家的學問,不能說儒學就是國學的全部內容。道家、墨家、法家、兵家、醫家以及后來的佛教,都是國學的重要內容。文化之間常有相互影響,但不可以歸並合一。

對國學首先要繼承,要了解過去留下了什麼學術成果、有哪些優秀成果,對優秀成果應大力繼承。中國學術能存在幾千年,自然是歷代學者連續選擇、繼承、創新的結果。中國學術可以說傳承數千年沒有中斷,如果從有准確時間記載算起,到現在也有2000多年了。在文本記載上,不但有正史的“二十四史”,還有野史,有地方志,有關於人物的傳記,有關於制度的通典,有關於事件的記事本末,有關於典籍的藝文志、經籍志等。在內容上,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法制、藝術、科技等,涵蓋廣泛。其中許多內容多有教育意義,“善可為法,惡可為誡”。當然,繼承國學不是重復,不是復古。繼承是有選擇的,要批判分析,然后才知道應該繼承哪些。

對國學還必須進行創新。對國學進行創新,需要提高自己的理論思維水平。理論思維水平提高了,分析能力就可以提高,就可以分清精華與糟粕,即使面對糟粕也可以進行改造創新,努力化腐朽為神奇。如果不提高自己的理論思維水平,對現實又缺乏研究,對國學就可能會誤用、亂用、濫用。對國學不能隨便照搬照抄,研究是基礎,創新是關鍵。

對國學進行創新需要有新視野,立足中國、放眼世界。這就要求在借鑒古代智慧的同時關注當代現實,從而豐富和發展國學。不了解新時代,不研究現實,缺乏新視野,國學的價值就得不到充分發揮。傳統與現實結合、繼承與創新結合,這是國學發展的正道。儒學在中國歷史上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先秦儒學到了漢代有很大發展,漢唐主要是經學。進入宋代,義理之學受到重視,一直延續到明代。明代思想家開始提出一些懷疑,發出許多新見解,於是到了清代就重視考據學,將不清楚的問題盡量弄清楚。當今時代,發展國學更需要創新。隻有通過創新形成越來越多的新成果,國學的生命力才會越來越強。

(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責編:李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