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

“20世紀國際格局的演變與大國關系互動研究”

第9期 工作簡報

2016年06月01日14:20

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20世紀國際格局的演變與大國關系互動研究》(批准號:11&ZD133)在項目組全體成員努力下,出版了系列成果。主要如下:

1. 項目組成員出版專著2部。張華的《從與不從:加拿大與美國安全關系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30.8萬字)以北美空防司令部的創設、加美在軍工領域的合作、軍事演習和核武爭端以及1963年加拿大大選等事件為中心,研究約翰·G.迪芬貝克擔任加拿大總理時期加美安全關系的演變與矛盾,有助於重新認識加拿大在冷戰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深化國際冷戰史的研究。趙學功的《富布萊特:美國冷戰外交的批評者》(北京大學出版社,25.1萬字)威廉·富布賴特曾擔任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長達十幾年,是迄今美國擔任這一職務時間最長的參議員,他對20世紀60年代美國對外政策的制定和實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實際上,在擔任這一顯赫職務之前,他就已經因為力促美國參與聯合國的建立,並提出意義深遠的國際教育交流項目而聲譽鵲起。同時,富布賴特還是一位頗有思想的政治家,出版了數部著作來闡釋自己對美國外交的看法。在肯尼迪政府、約翰遜政府時期,富布賴特大力倡導對蘇緩和,要求美國政府改變僵硬的對華政策,反對越南戰爭的升級,並為越南戰爭的結束積極努力。 在參閱美國《國會記錄》《美國對外關系文件集》《紐約時報》以及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富布賴特:美國冷戰外交的批評者》對富布賴特的主要外交思想和活動進行了梳理。

2. 項目組出版第二本論文集。名為《20世紀國際格局的演變與大國關系互動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36.1萬字)的論文集共收錄項目組成員論文16篇。這些論文都是從課題組成員撰寫的作為本課題中期研究成果的原創性論文中挑選出來的,一些論文已經公開發表,並在發表時做了標注﹔尚未發表的論文,也達到了本課題要求的水平。這些論文或從宏觀角度論述國際格局的變遷,或從微觀角度論証在國際格局變動情況下某些重要國際事件的變化,是本課題中期成果的又一次總結。

3. 在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據不完全統計,項目組成員本年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世界歷史》《史學月刊》《當代亞太》《北京黨史》等雜志發表論文8篇。

(課題組供稿) 

(責編:李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