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薛晉文:弘揚當代農村電影的文化傳統

2016年05月11日14:29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當代農村電影的創作與傳播研究”負責人、太原師范學院副教授

著名當代農村電影導演吳天明先生永遠離開我們了。今天,對先生最好的紀念,就是依托他的藝術信仰和創作實踐,弘揚當代農村電影的文化傳統,檢視並促進當下中國電影的創作實踐。

弘揚“影以載道”的文化傳統

在某種意義上,中國電影的傳統即是農村電影的傳統。農村電影不僅影響和塑造了民族電影的主要文化傳統,佔據了中國電影創作的半壁江山,而且培養了一批本土電影的中堅力量,今天著名的電影創作者大都與之有過不解之緣。當代農村電影秉承“影以載道”的文化傳統,創造了中國電影事業發展一個又一個輝煌。以吳天明等老一輩藝術家為代表的幾代創作者,深刻反思鄉土社會的文化心理結構,生動反映改革開放后農村社會的歷史變遷,深情謳歌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的民族品格,著力探索中國農民文化基因和性格特征的來龍去脈,為農村發展和農民生存的當代轉型拓荒尋路。回望當代農村電影的創作畫廊,我們既能看到當代鄉土中國變遷的“社會史”,觸摸到當代農民文化性格蛻變的“心靈史”,也能夠體察到中華傳統根脈傳承的“文化史”。作為時代文化的集中代表,當代農村電影以藝術的表現形式,著力思考民族文化的傳承轉換方向,認真反思可能影響中國道路前行的傳統文化問題。比如,以《老井》為代表的農村電影,彰顯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愈挫愈勇、艱苦奮斗的寶貴品格,具有傳承優秀文化精髓的藝術抱負,生動形象地展現了鄉土中國的獨特歷史命運,演繹出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碰撞的生存困惑。當下電影創作應更多重拾“影以載道”的傳統,深入觸碰農村社會現實問題,把創作背景置身於中國夢行進中的大時代,沿著時代巨變的大道與正道,展示更多創業的血性和陽剛之美。

銘記“影以明德”的文化追求

如果說科學的使命是普惠眾生,那麼文藝的使命應當是普度眾生。面對社會發展的曲折以及人生前行的苦難,文藝天然地承擔起人生救贖的責任。醇風俗、美教化、厚人倫歷來是文藝義不容辭的使命,文藝的存在和發展本質上是社會人生召喚的結果,人民群眾對優質文藝天生具有向往之情。當代農村電影承襲“影以明德”的文化傳統,並傾力為社會人生服務,它們為當代社會倫理秩序的重構發揮了重要作用,促進了仁愛敦睦、長幼有序社會秩序的庚續和綿延,以電影藝術的名義,向全社會傳導明理向善、整飭人倫、正德厚生的重要價值。同時,當代農村電影直面歷史轉型期的社會問題和人民命運,積極回應社會訴求和民眾期盼,彰顯了為歷史存正氣的藝術抱負、為社會蒼生弘美德的審美理想,以及為時代分憂解難的藝術情懷。基於此,藝術家創作了《野山》《香魂女》《二嫫》等經典作品,這些肩負著“影以明德”的力作,反映了改革大潮中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折射出個體精神與社會道德重建的艱巨復雜,擔負起社會美德重建中先行者、先覺者和先倡者的重任。不僅如此,這些文質兼美的電影有著解剖現實人生問題的筋骨和力度,具有涇渭分明、立場堅定的道德取向和方向,同時充滿了熱愛生活和擁抱時代的人性溫度。可以說,在歷史轉型期,當代農村電影擔負起了自己應該承擔的重任,執著地守望著中華文化的精神家園,涌現出了一批以吳天明等老一輩藝術家為代表的有擔當、講品位和重藝德的優秀電影藝術家,由於他們的真誠堅守,一批推崇“影以明德”的農村電影,影響了一代人的道德追求和價值取向。今天的電影創作應當弘揚這樣的文化傳統,秉持高尚的操守和藝德,創作出有筋骨力度、道德取向、人性溫度的高品質作品,提升社會的道德水准,明晰社會道德的前進方向,展示社會道德的基本評判標准,從而給個體發展、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帶來正能量。

秉持“影以親民”的文化宗旨

社會主義文藝本質上是人民的文藝,反映人民呼聲,回應人民訴求,滿足人民高質量的精神文化消費需求,應是電影藝術的分內之事,也是電影藝術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句話,隻有文藝真誠地為人民服務,人民才會真正接納文藝。從當代農村電影的藝術實踐不難看出,藝術家們對人民群眾和社會生活充滿了無限熱愛,以真誠的藝術態度想人民之所想,進入導演鏡頭的畫面往往是人民群眾最為關切的生活,真正做到了與人民群眾同悲戚、共歡樂,將人民群眾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內容,置於社會歷史洪流的核心漩渦之中,引導人民以自己的生活經驗去品評優劣,汲取精神文化營養。比如,農村電影《野山》與《人生》,創作者敏銳地捕捉到改革開放后農村生產力結構的變化給農民婚姻觀和人生觀帶來的巨大影響,站在人與社會、人與自我文化性格重塑的高度,反映了一代人的情感蛻變史和演進史,深刻呈現出變革時代復雜的生命存在與社會倫理結構,著力審視普遍存在的生命處境和欲望困境,影片面世后引起了全社會的共鳴和反響。環顧今天的電影創作生態,關注農民問題和農村問題的作品很多,但精品佳作卻不盡如人意。電影作品即使聚焦鄉土中國,多數也流於淺嘗輒止的膚淺反映。創作者若淡化了“影以親民”的文化宗旨,站在農村邊上眺望和瀏覽農民生活,無形中拉開了與鄉土社會的距離,就談不上入木三分、情真意切地反映生活,距離美的發現和創造也就可望不可及了。總之,影視作品隻有抓住人民關切的問題,才會引發人民的強烈反響。人民群眾對敷衍了事、做作矯情的作品向來不買賬,因為這樣的電影讓人民看不到希望與夢想。

回望吳天明先生等老一輩藝術家的創作足跡,我們發現,當代農村電影的三個文化傳統遠沒有過時,它們不僅是引領中國電影走向春天的寶貴資源,更是實現電影中國夢的必由之路。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當代農村電影的創作與傳播研究”負責人、太原師范學院副教授)

(責編:李葉、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