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學術期刊主編論辦刊”之三
《南京大學學報》執行副主編朱劍:互聯網時代學術期刊的幾個熱點問題

2015年10月10日16:37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業界關於學術期刊進路的討論大多在數字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背景下展開,在一些基本問題上存在爭議。

一、高校學報的使命:“窗口”“園地”還是公共平台?

高校學報的使命是什麼,近年來一直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高校學報既然是學校所辦,就應為本校服務,成為展示學校科研成果的“窗口”、發表本校科研人員科研成果的“園地”。另一種意見認為,高校學報是開放的學術交流平台,不應成為單位“自留地”,唯其開放,才能體現出對本校和對社會的價值。其實,學報為本校學科建設服務和為整個學術界服務並不矛盾,一個不能為社會作貢獻的學報,也不可能為本校作出真正的貢獻。

二、誰來引領學術:期刊主編還是前沿學者?

關於學術期刊使命的另一種爭議圍繞引領學術展開。學術期刊引領學術在學術發展史上是不爭的事實,但學術期刊在引領學術中發揮的只是平台作用,具體引領學術的是誰?一種觀點認為學術期刊主編和編輯是學術研究的引領者,因為期刊所發表的論文是由他們策劃、組織的﹔另一種觀點認為,引領學術的隻能是位居學術研究前沿的學者,學術期刊的主編和編輯因工作性質所限,不可能在研究的第一線。

其實,引領學術的人,既不單純是主編或編輯,他們只是平台的管理者,一般不是學術成果的研創者,但他們對學術傳播有獨到的職業敏感,引領離不開傳播﹔也不單純是學者,學者的特長是對學術前沿的把控,但不經過平台傳播,也無法引領學術。所以,引領學術必須是與學術期刊主編和編輯有充分合作的前沿學者。換言之,隻有主辦學術交流平台的期刊人積極主動地與知名學者聯合,才能完成學術期刊引領學術的使命。

至於學術期刊人和學者的聯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圍繞某一前沿問題,開展學術研討、學術交流等系列學術活動,通過問題引領,進行思想碰撞,匯聚學界力量,創造新的研究成果,通過學術期刊及時、充分地展現,最快、最好地傳播,如此才能真正發揮學術期刊引領學術的功能。

三、專欄主持人:專家辦刊還是有損獨立?

與引領學術相關的另一話題是專欄主持人的作用。關於主持人制度,業界觀點也不一致,除肯定該制度有效地提升了期刊學術質量外,也有人認為主持人制度還具有“負面作用”,因為擔任主持人的學者“難以從期刊主體的角度去全面考慮其發展,由此導致期刊風格特色的消失”。

其實,主持人制度的創設初衷正是為了彰顯期刊的風格和特色。與引領學術一樣,一個期刊的風格和特色不可能離開學者和學術而孤立存在。如果說主辦學術活動意在使期刊引領學術,那麼,引入專家擔任主持人則將階段性的學術活動與長期性的主持專欄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專家擔任期刊特色專欄主持人為前沿學者走進編輯部和讓學術期刊人走進學術群體搭建了一個可行的通道和工作平台。通過該平台,學者和編輯之間的溝通合作不再有障礙,學者與平台的作用同時彰顯,引領學術也就有了可能。這對於長期習慣於“窗口”和“園地”定位而疏離於學界的高校綜合性學報來說,尤其具有打破封閉的意義。

實際上,無論中外,包括高校學報在內的學術期刊初創之時,無一不是出於著名學者之手,歷史上的著名學術期刊主編都是著名學者。所謂期刊獨立風格,恰恰取決於作為學者的主編的風格,而不是將學者與主編對立起來。學術交流平台的基本屬性決定了學術期刊的主編隻能是學術共同體中的杰出代表,而不會外在於學術共同體。所以前沿學者走入期刊擔任主持人,只是對學術期刊優良傳統的回歸,對所謂“負面作用”的擔憂完全沒有必要。真正應該引起警惕的不是學者的參與,而是編輯的自負。

四、編輯素質:編校水平還是經紀能力?

互聯網時代的學術期刊編輯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這也是近年來學界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雖觀點並非截然對立,但也是意見各異。在編輯實踐特別是期刊評優中,編輯素質的指標往往集中於編校水平。傳統的編輯技能基本圍繞於期刊的內部運作,強調的是編輯技術和校對水平,優秀的編輯素質主要體現於組稿能力、審稿能力和編校能力這些與作者一對一的關系上。互聯網時代,傳統的編輯技能已不足以應對新的辦刊要求,除期刊內部運作外,編輯與學者的互動關系有了很大的變化。如今,更多地要求編輯對某一學科或問題方向從選題到學者群體的整體把握和對傳播技術的熟練運用,更像是學術經紀人。沒有開放的心態,沒有平台觀念,沒有問題意識,沒有參與動作,沒有與知名學者的熱線聯系,沒有在學術共同體中的廣泛影響,無法擔當起今天學術期刊編輯的職責。

五、結語:新興媒體與媒體融合

互聯網時代傳媒的競爭更多地體現為平台競爭。信息聚合是互聯網時代平台的特征之一,新型的聚合平台將是未來期刊的主要業態,學術期刊也不例外。

如果我們將視野從學術期刊擴展到整個傳媒領域,不難發現,在遭遇新媒體挑戰的傳統傳媒領域,媒體融合已成大勢所趨。雖然在學術傳播領域,由於具有獨立稿源並得到體制承認和評價機構評價的學術新媒體並未真正產生,傳統學術期刊仍佔據學術傳播的中心地位,但我們畢竟已處於互聯網時代,學術新媒體終將問世。因此,與其讓其他辦刊主體來創設學術新媒體,不如我們主動實現新媒體轉型,實現融合發展。無論是新期刊體制的確立,還是傳統紙媒與新媒體(數媒)的融合,都有待於新的期刊平台建構。

(責編: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