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趙歡春:牢牢掌握互聯網“微空間”的話語權

2015年09月10日10:23來源:光明日報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以智能手機作為移動終端的微信、微博、微小說、微電影、微視頻等“微產品”已成為當下最流行的文化現象之一﹔而發布“微產品”的微信平台、微博平台、QQ空間、社區論壇等“微空間”則成為當代特有的思想文化場域。互聯網“微空間”的形成,使思想文化信息傳播呈現出了許多新特征,如即時性、交互性、裂變性,以及微觀化、形象化、娛樂化等,對國家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和接受產生了較為強烈的沖擊。如何加強互聯網“微空間”的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牢牢掌握互聯網“微空間”的話語權,成為互聯網時代一項特別重要而緊迫的新任務。

 站在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的高度,加強互聯網“微空間”的話語陣地建設

 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是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本質規定,是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的根本原則。所謂“黨性”就是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堅定地宣傳黨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所謂“人民性”就是要堅持以民為本,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黨性和人民性是高度統一的,黨性是人民性的集中體現,人民性是黨性的力量源泉。對於兩者關系認識和處理上的任何偏差,都會影響對主流意識形態本質的准確理解和完整把握,都會削弱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核心地位和引領力量。

 互聯網“微空間”是當代社會的新興話語場域,話語生產的平民化、話語內容的碎片化、話語傳播的群聚化、話語受眾的模糊化改變了傳統的話語權力結構,使得意識形態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在某種程度上被遮蔽、被割裂了。在今天的互聯網“微空間”,有人大力鼓噪“中性的思想形式”、“零度價值觀”等所謂“無價值傾向”的價值觀,不少人為其所迷惑﹔有人以“人民”的名義,把平民化和大眾化作為評判一切制度、事件或行為的最高准則,催生了強大的網絡民粹主義思潮,不少人為其所裹挾﹔有人甚至通過語言的篡改、作品的惡意嫁接、謊言的編造等手法,或明或暗地對黨和政府進行妖魔化,不少人為其所蒙蔽……雖然互聯網“微空間”裡的每一個“微表達”所產生的只是“微影響”,但是,匯“微”能成“巨”,互聯網每一個“微空間”的失守,都有可能使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千裡之堤,毀於蟻穴”,必須予以高度的警惕。

 互聯網“微空間”的現實告訴我們,牢牢掌握互聯網“微空間”的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首先必須站在黨性與人民性統一的高度,加強話語陣地建設。具體而言,一要更加及時地發現和回應時代話題,實現傳統的意識形態話語體系的轉換。與此同時,還要掌握話語主動權,利用微空間中的“人民性”話語資源,及時捕捉、甄別、拓展信息,主動地發布權威信息,引領微空間的話語方向並糾正話語偏差。二要更加准確地判斷和把握民眾思想,講好“身邊的故事”。講好“身邊的故事”,必須根植於人民生活,反映民生實際,蘊含民族自信,凸顯民心所向﹔必須用來源於人民的聲音營造正向的話語氛圍,克服微空間話語消費狂歡的消極影響,把互聯網微空間打造成極具創造性社會效應的主流意識形態話語陣地。

 運用大數據平台和雲技術手段,加強互聯網微空間的話語治理

 牢牢掌握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必須正確認識自由與秩序的關系。牢牢掌握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不等於“一言堂”,但也決不等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決不等於否定一切話語規則。如果隻講秩序而不講自由,無法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如果隻講自由而不講秩序,主流意識形態話語就會被各種雜音噪音所淹沒,話語權將無從談起。因此,自由與秩序相統一是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

 在傳統封閉的媒體空間,主要問題是傳播權力結構的固化而自由不足﹔而在互聯網微空間,主要問題則是自由有余而秩序匱乏,最為突出的表現就是各種思潮雜陳,真假信息充斥其間。在互聯網微空間,人們不僅通過“復制”“轉發”“點贊”來追蹤自己感興趣的話語,而且通過“分享”“鏈接”“評論”等方式對信息內容進行隨意的解構和拼貼。話語的二度拼貼和詮釋輪番上演,產生了零散的信息大雜燴或觀點拼湊物。它們使原本的話題文本具有更強的擴張力和影響力。然而信息認知維度的擴展卻也加大了信息的辨識難度,使“微民”難以獲得科學的“思想營養”和關乎國家發展的有益共識。對於互聯網微空間的無良言論和違規話語,如果不加以治理,勢必會阻礙正能量的傳播,削弱主流意識形態話語的傳播力和輻射力。

 毫無疑問,互聯網微空間的話語治理首先應當是法律治理,但與現實公共空間不同的是,互聯網微空間是話語與技術相融合的空間,因此,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治理成為不可或缺的治理手段。這種技術治理,要點是對微空間的話語進行大規模的實証採集,分析並揭示微空間話語方式多層面的特征和規律,構建微空間話語監測數據庫,開發微空間話語監測預警平台,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探索微空間話語的規范、標准和建設思路。其具體措施:一是全面推進互聯網微空間的實名認証機制建設,二是不斷完善互聯網微空間的輿情研判機制,三是開發創建互聯網微空間話語邊界識別數據庫,四是深度研發主流意識形態話語優先傳播的雲技術,通過上述舉措,提升主流意識形態話語在網絡微空間的關注度和影響力,把互聯網微空間建設成主流意識形態話語生長的“大舞台”。

(作者趙歡春 單位:南京審計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社會轉型期我國意識形態安全風險預警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編:李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