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還原》(上、下)(中華書局,2015年3月第1版)
該書分上下冊,對《論語》的發生過程進行了實証的古典學研究。全書分“內編”、“外編”和“年譜編”三個部分。其中,“內編”採用以史解經、以禮解經、以生命解經的方法,論証了《論語》在公元前5世紀中期前后50年間的三次編纂,以及每次編纂在文本上留下的生命痕跡﹔“外編”貫通《論語》和儒家“五經”以及傳世文獻、出土簡帛材料,對孔子和門徒傳經的特點和脈絡,進行知識考古,考察典籍材料上的“歷史文化地層疊壓”的形態﹔“年譜編”則綴合大量散落的材料碎片,以歷史編年學的方法,並且採用古代天文歷法的知識,對公元前552年至公元190年間孔子的生平,及《論語》的編纂、傳播、形成定本的歷史脈絡和歷史事件現場,進行逐年和逐時段的排比和考証,形成一幅包羅萬象的孔子和《論語》的文化地圖。
作者楊義,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文學和民族文學等。已出版專著《中國現代小說史(三卷本)》《現代中國學術方法通論》等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