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進展情況
本課題自2012年6月以來,得到社科基金追加資助,補充強化研究力量,積極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加快推進各項工作,各子課題均取得了顯著的進展。現報告基本情況如下:
一、 北大藏秦簡牘的文字釋讀和簡序編聯工作已基本完成,進入分篇注釋和研究階段。在此基礎上,課題組於2013年發表了第二批系列論文,對這批簡牘中的《公子從軍》、《隱書》、《算數書》、《祓除》、《道裡書》等篇進行了介紹和研討,為學界盡早利用這部分資料提供了便利。
二、 對全部簡牘拍攝了紅外照片。參照北大漢簡的整理經驗,課題組最初計劃針對部分字跡不清的簡牘拍攝紅外照片。近期,考慮到秦簡牘總體字體較小、字跡潦草,筆畫多有暈染和脫落,而紅外照片有助於最大限度的保存墨跡信息,我們決定調整方案,拍攝全部簡牘的紅外照片,以放大圖版的形式加入最終的整理報告集。這將大大便利學界使用這批材料,也為下一步進行文字編的編撰和數據庫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
三、 出版階段性成果。在既有工作的基礎上,課題組編輯出版了《北京大學藏秦代簡牘選粹》一書,收錄此前已公布全部簡牘的清晰彩色與放大紅外照片及釋文,集中展示了這批簡牘的整體風貌以及在文字學研究和 書法藝術領域的價值,擴大了本項目的影響,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四、 簡牘室內清理和科技檢測保護報告完成大部分撰稿工作,計劃於2015年出版。
五、 加強學術合作,深化《算書》的研究。課題組已與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郭書春研究員、鄒大海研究員圍繞秦簡牘數學文獻的整理和注釋開展合作。具體方式是由課題組成員韓巍副教授負責秦簡牘文字的釋讀和簡冊的整理編聯,以及涉及文字、文意方面的注釋,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方面的專家負責有關古代數學知識方面的注釋。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啟動。此外,課題組將在今年10月初召開“北大秦簡《魯久次問數》篇研讀會”,邀請美國、法國、日本及國內數學史和簡牘研究方面的十幾位權威專家,對秦簡《算書》中《魯久次問數》這篇在中國數學思想史上具有填補空白意義的文獻開展研讀和討論。
六、 根據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補充課題組成員,強化研究力量。《道裡書》涉及江漢平原水陸交通和歷史地理方面的諸多重要問題,課題組邀請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的歷史地理專家辛德勇教授加入項目,參與該部分的注釋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已發表專題論文兩篇。此外,還吸收田天、劉麗博士參與課題,根據各自專長分別負責祠祝書和制衣書的整理研究,工作卓有成效。
七、 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推動項目工作進展。2012年11月,出土文獻研究所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聯合主辦“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12•秦簡牘研究會議”,課題組在會上發表於北大秦簡相關的論文6篇,向學界介紹了本項目的研究進展,吸引了其他學者發表文章或口頭對北大秦簡進行討論。2013年6月還主辦了“文字、寫本與思想”學術工作坊。這些工作有效地擴大了項目的學術影響,有助於加快整理研究工作的進展。
本課題的工作正式啟動以來,一直把重點放在簡牘資料採集、釋文和簡序編聯等根本性的基礎工作上,力爭最大限度的保存資料,完成高質量的釋文注釋,同時兼顧對秦簡牘內容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多批階段性成果。與上一階段(2012年6月中期評估以前)相比,無論在整理研究還是成果宣傳、召開學術會議、開展國際國內學術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已有全面的推進。
在下一階段工作中,我們首先將繼續按照專題分工,完成全部秦簡牘的綴合、編聯和釋文、注釋,按項目書規定時間完成秦簡牘資料報告集的編撰。其次,將加大對秦簡牘內涵的專題研究力度,繼續開展與兄弟單位的交流合作。除在2014年10月召開“北大秦簡《魯久次問數》篇研讀會”外,還將在12月與湖南大學岳麓書院聯合主辦“秦簡牘國際學術研討會”,會后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課題組成員對北大秦簡的最新研究,作為本項目的階段性成果。此外,還將通過工作坊等靈活多樣的形式,邀請外單位專家共同參與研究,及時向學術界公布最新研究成果。
由於前一階段整理研究任務較重,課題組面臨人力不足等問題,在成果對外宣傳和《簡報》報送工作方面還有待加強。現已通過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等方式,補強了科研和日常工作的力量,過去的問題將會得到解決。
二、研究成果情況
本階段所取得的代表性階段成果簡介如下:
1.《北京大學藏秦代簡牘選粹》(圖錄)
本書收錄了此前已公布全部簡牘的清晰彩色與放大紅外照片及釋文,集中展示了這批簡牘的整體風貌以及在文字學研究和書法藝術領域的價值。
2.《北大秦簡〈公子從軍〉的編連與初讀》(論文)
本文對北大秦簡中的《公子從軍》進行編連和釋讀,並做了初步研究。文章指出,該篇是用一種文學形式,用寫實的筆法,表述了女主人公牽對其將要從軍的夫君“公子”的愛恨交織的心情。這些內容又揭示了戰國末期秦國士兵軍旅生活的一些細節,反映出秦國軍士在出征、宿營、供給、人際關系等方面的情況。通過牽的講出人生觀、生死觀和宗教信仰,也是了解當時秦國民眾思想的第一手資料。
3.《隱書》(論文)
本文對北大秦簡《隱書》進行詳細的釋文和注釋,將其復原為三個隱語,並推測謎底分別是雙眸、六博和篦梳,為研究者利用和研究這批資料提供了條件。
4.《北京大學藏秦水陸裡程簡冊的性質和擬名問題》(論文)
本文對北京大學藏秦簡中的道裡書部分做了考察,認為它是寫錄者本人出於公務需要而隨意記述或摘抄的道路狀況,具備某種私人撰述的性質。本章還對該書的名稱擬定做了探討,在定名“道裡書”外,還提出了“南郡道裡記”等方案。
5.《北大秦簡〈算書〉土地面積類算題初識》(論文)
北大秦簡中的數學文獻異常豐富,其中被命名為《算書》甲種、乙種和丙種的三篇竹書,內容主要是各種計算方法和例題的匯編。有關土地面積的算題在《算書》甲種和丙種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其中不少計算方法和例題為首次發現。本文著重介紹了其中的圓田術、箕田術(梯形面積計算)、“田三陋”術(三角形面積計算)、裡田術、徑田術和採用“盈不足”術的特殊方田術。這些算題提供的新材料,大大推進了我們對戰國至秦代平面幾何學發展水平的認識。
6.《北大秦簡〈祓除〉初識》(論文)
本文對北大藏秦簡《祓除》的格式、內容進行了整理與介紹。指出簡文主要講述“犮(祓)徐(除)”之法,內容大致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主持祓除者請神下臨,與其祓除百鬼﹔第二部分主要由一位名為“上啻(帝)喬子”的神教授祓除之法﹔第三部分則是一段祝文。繼而本文結合《祓除》內容,整理了傳世文獻中與秦漢祓除有關的文獻,指出北大藏秦簡《祓除》篇提供了全新的第一手資料,完整了出土文獻中祓除術記載的時間序列,十分珍貴。
7.《秦簡牘復生故事與移風易俗》(論文)
本文將北大秦簡《泰原有死者》與甘肅天水放馬灘秦簡中的《丹》篇進行比較研究,利用墓葬考古資料印証簡牘的文字內容,指出這兩者都是借助死而復生故事,進行移風易俗的作品。
8.《北京大學藏秦水陸裡程簡冊初步研究》(論文)
本文指出北大秦簡道裡書的內容,是秦南郡各地以及由南郡北上途經南陽郡抵達洛陽的路程裡至,包括多條道路。文章對各條道路的基本走向與所經行地點的基本地理背景,作了逐一分述,闡發了這一簡冊對研究秦及秦代交通、糧食運輸等重要問題的重大學術價值。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成果情況。
序號 |
成果名稱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發或出版時間 |
字數 |
轉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
1 |
《北京大學藏秦代簡牘選粹》 |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 |
圖錄 |
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年 |
2萬 |
|
2 |
《北大秦簡〈公子從軍〉的編連與初讀》 |
朱鳳瀚 |
論文 |
《簡帛》第八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0月 |
1.2萬 |
|
3 |
《隱書》 |
李零 |
論文 |
《簡帛》第八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0月 |
0.6萬 |
|
4 |
《北京大學藏秦水陸裡程簡冊的性質和擬名問題》 |
辛德勇 |
論文 |
《簡帛》第八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0月 |
0.8萬 |
|
5 |
《北大秦簡〈算書〉土地面積類算題初識》 |
韓巍 |
論文 |
《簡帛》第八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0月 |
1.1萬 |
|
6 |
《北大秦簡〈祓除〉初識》 |
田天 |
論文 |
《簡帛》第八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0月 |
0.5 萬 |
|
7 |
《秦簡牘復生故事與移風易俗》 |
陳侃理 |
論文 |
《簡帛》第八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0月 |
1.5萬 |
|
8 |
《北京大學藏秦水陸裡程簡冊初步研究》 |
辛德勇 |
論文 |
《出土文獻》第四輯,中西書局,2014年 |
10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