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新疆絲路南道所遺存非漢語文書釋讀與研究”中期檢查情況

2015年07月30日09:44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研究進展情況

自課題設立以來,項目計劃開展順利,匯報如下:

一、本課題於2012年10月22日在烏魯木齊召開開題會。項目組採取了介紹課題並報告先期專題成果的形式,以豐富內容。開題報告會邀請了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新疆社會科學院、新疆大學、新疆師范大學、新疆考古所、和田地區文物局、策勒縣文管所等部門的專家學者,總計40人濟濟一堂。與會專家學者為本課題的順利展開,給予了充分鼓勵。新華社駐新疆分社、新疆日報等機構和媒體對這次開題會議進行了專門報道。

二、根據計劃,我們首先開展了對和田地區博物館藏、策勒文保所藏非漢語文書進行了實地拍照、數據採集等工作。2013年10月,課題組參加了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召開的“黃文弼與中瑞西北科學考查團”國際學術討論會,段晴發表“於闐語《無垢淨光明大陀羅尼經》之源與流”,之后課題組前往和田等地,並深入沙漠考察,採集數據。這次活動得到中央電視台《絲路新發現》的專題報道(絲路新發現 大漠女兒追尋埋藏的秘密20140114朝聞天下)。

三、結合課題,本課題組首席段晴於2013—2014第二學期特開設了“佉盧文世俗文書研究”之專題課程。這是北京大學首次開出以佉盧文為專題的課程,有突破性發現。詳見下欄。

四、按照計劃,課題組部分成員前往巴基斯坦考察,2013年6月21-27日 應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邀請課題組訪問了伊斯蘭堡、塔克西拉、拉合爾等地,與巴基斯坦外交部、真納大學塔克西拉亞洲文明研究所、國立現代語言大學、塔克西拉博物館、巴基斯坦考古局、拉合爾博物館等機構舉行了文化交流活動。在巴費用由巴國外交部承擔,為課題組節約可開支。

五、2013年11月4-6日,在北京大學召開了“犍陀羅文化及其在中國的傳播”的國際會議,參加會議的學者來自巴基斯坦、斯裡蘭卡、英國、德國、意大利、美國,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會議。特別應指出,課題組成員來自和田博物館的張化杰、史燕、買提卡斯木等,都在會議上做了精彩的專題報告。

六 2013年11月2日,在北京大學舉辦的北京論壇水環境圓桌會議上,段晴發表了英文論文Water–pawning in Ancient Khotan,引起國際學者對和田地區水與人文專題的關注。

七、課題組成員段晴、薩爾吉參加了在印度新德裡舉辦的國際會議:Sanskrit on the Silk rout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9th-10th of December 2013, New Delhi. 二人皆做了課題相關報告。

課題進展:

1、目前已經完成和田地區藏佉盧文書的釋讀工作。

2、已經完成私人收藏於闐語《無垢淨光明經》的於闐、藏、漢對譯。

3、已經部分完成策勒收藏於闐語寫卷。

4、佉盧文釋讀、於闐寫卷有重大發現。除此之外,還有解讀絲路文明的重大發現。

完成了總工作量的三分之一。

二、研究成果情況

項目開展以來,新的發現不斷涌出,例如首次發現了於闐語《無垢淨光明陀羅尼經》,正是這部經,由於闐僧人在武則天的時代帶入洛陽。這項新的發現,已經於2013年10月在烏魯木齊,在新疆師范大學召開的學術會議上宣布。

課程建設,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隨著課題的開展,段晴於2013-14年度第2學期,在北京大學開設了“佉盧文世俗文書研究”。這應是本次國家重大項目的標志性成果之一。以此課程的開設為標志,從此北京大學有了佉盧文研究的點,成為世界上不多幾處可以進行此項研究的中心之一。課堂上,與研究生一起釋讀和田博物館藏佉盧文書,首次發現了“鄯善國”的佉盧文表述,在此之前,國際學者一直誤讀。還有其他一系列的發現,例如佉盧文的檢牘形式,完全遵從漢代的書儀,體現了中西合璧的文化影響。目前這些成果有些已經寫成論文,有些還在撰寫中。

以下兩篇英文撰述的論文,可以算是已經發表的代表性成果。

1. Puñadatta’s contract of Sale of an estate, Annual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at Soka University for the Academic Year 2013, vol.17,2014.

這篇英語論文,發表在日本創價大學國際高等佛學研究所的年報上,該刊在世界各個主要高校都有收藏。這篇文章,是對策勒文管所藏一件於闐語契約的解讀,新的發現一方面體現在對部分於闐語詞匯的重新解讀,另一方面,對於闐社會的基本單位bisā-結合敦煌壁畫做了分析。

2. Pledge, Collateral and Loan in Ancient Khotan, Euroasian Studies II, Asia Publishing Nexus, Sydney NSW 2000 Australia, ISSN 2202-0578, pp. 249–268.

國家圖書館藏一件於闐語文書,涉及典押人身,但被典押者死在債權人的家中。“典押”一詞,過去從未被認知,因此一批重要文獻,例如英藏Or 9268a,雖經國外學者多次解讀,未能得其要領。這一篇英文論文,重新解讀了Or9268a,以及其他相關文獻,在此基礎上首次剖析了古代於闐社會的典押制度。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成果情況。

序號

成果名稱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發或出版時間

字數

轉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1

 

策勒縣文管所,《尉遲曜11年裴捺賣地案牘》

段晴

論文

《西域文史》第七輯(K-1798.0101),2012年12月。123-138

1萬

 

2

義淨與實叉難陀

段晴

論文

《國學的傳承與創新》下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4月,1109-1120。ISBN978-7-5325-6616

1.2萬

 

3

Were Textiles used as Money in Khotan in the Seventh and Eighth Centuries?

Duan Qing,Helen Wang,

論文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 Volume 23 / Issue 02 / April 2013, pp 307 325

1.6萬

 

4

《舅賣甥女》案牘所映射的於闐歷史

段晴

論文

載於秦大樹、袁旔主編論文集《古絲綢之路》,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室2013年10月,33—60頁。978-981-4551-15-1

1.2萬

 

5

《伏阇達5年蠲除契約》案牘

段晴

論文

《敦煌吐魯番研究》第13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291-304頁。ISBN978-7-5325-6839-0

9千

 

6

“Indic and Khotanese Manuscripts: New Finds and Findings from Xinjiang”.
 

Duan Qing

論文

Paul Harrison and Jens-Uwe Hartmann, eds., From Birch Bark to Digital Data: Recent Advances in Buddhist Manuscript Research. Beiträge zur Kultur- und Geistesgeschichte Asiens, 80. Denkschriften der philosophisch-historischen Klasse, 460. Vienna. Österreich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2014. ISBN: 978-3-7001-7581-0. pp. 267—276.

8千

 

7

錢與帛——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藏三件於闐語、漢語雙語文書解析

段晴

論文

《西域研究》2014年第1期29-38頁,新疆社會科學院 2014年3月 第29-38頁。ISSN1002-4743

1萬

 

8

Puñadatta’s Life as Refl ected in Khotanese Documents,

Duan Qing

論文

COMMENTATIONES IRANICAE Vladimiro f. Aaron Livschits nonagenariodonum natalicium 435-445

Petropoli in ædibus Nestor-Historia MMXIII 2013

8千

 

9

Puñadatta’s contract of Sale of an estate,

Duan Qing

論文

Annual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at Soka University for the Academic Year 2013, vol.17,2014.

9千

 

10

Pledge, Collateral and Loan in Ancient Khotan

Duan Qing

論文

Euroasian Studies II, Asia Publishing Nexus, Sydney NSW 2000 Australia, ISSN 2202-0578, pp. 249–268

1.2萬

 

11

《造像功德經》所體現的佛教神話模式, 9787547504321

段晴

論文

《佛教神話研究:文本、圖像、傳說與歷史》,83-102。上海中西書局,2013年2月。ISBN:

1.2萬

 

12

慈無味——無法表演的慈

段晴

論文

《光明日報》( 2013年10月28日 12 版

3千

 

13

洛浦地毯與吉爾伽美什的傳說

段晴

論文

《華夏地理》2014年1月

3千

 

14

波斯帝國的歷史傳說

段晴

論文

《中國典籍與文化》(第八輯),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01-137頁。

1.2萬

 

15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西域文書——梵文、佉盧文卷

段晴

專著

上海中西書局, 2013

30萬

 

16

《於闐·佛教·古卷》

段晴

專著

上海中西書局,2013. ISBN 978-7-5475-0543-4

25萬

 

17

《僧伽吒經》殘葉,

段晴

論文

《新疆博物館新獲文書研究》,中華書局,2013年

1萬

 

18

於闐語《佛說一切功德庄嚴王經》殘葉

段晴

論文

《新疆博物館新獲文書研究》,中華書局,2013年

1萬

 

19

薩波Vaisa之牒所隱括的社會變遷,

段晴

論文

《新疆博物館新獲文書研究》,中華書局,2013年

1萬

 

課題組供稿
(責編:實習生、張文卓(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