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進展情況
一 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本項目立項於2012年10月10日。
根據多次討論,項目出版成果的最終名稱定為“海德格爾文集”。項目選目略有調整,最新確定的規劃和譯者如下:
1,《早期著作》,第1卷,張柯、馬小虎譯。
2, 《存在與時間》,第2卷,陳嘉映、王慶節譯,陳嘉映修訂。
3,《康德與形而上學問題》,第3卷,王慶節譯。
4, 《荷爾德林詩的闡釋》,第4卷,孫周興譯。
5, 《林中路》,第5卷,孫周興譯。
6, 《尼採》,第6卷,孫周興譯。
7, 《演講與論文集》,第7卷,孫周興譯。
8, 《什麼叫思想?》,第8卷,孫周興譯。
9, 《路標》,第9卷,孫周興譯。
10,《根據律》,第10卷,張柯譯。
11,《同一與差異》,第11卷,孫周興、陳小文、余明鋒譯。
12,《在通向語言的途中》,第12卷,孫周興譯。
13,《從思想的經驗而來》,第13卷,陳春文譯。
14,《面向思想的事情》,第14卷,陳小文、孫周興譯,孫周興修訂。
15,《討論班》,第15卷,王志宏譯。
16,《講話與生平証詞》,第16卷,孫周興、張柯等譯。
17,《柏拉圖的<智者>》第19卷,熊林譯。
18,《時間概念史導論》,第20卷,歐東明譯。
19, 《現象學的基本問題》,第24卷,丁耘譯。
20, 《形而上學的基本概念》,第29/30卷,趙衛國譯。
21,《荷爾德林的頌歌<日耳曼尼亞>和<萊茵河>》,第39卷,張振華譯。
22, 《形而上學導論》,第40卷,王慶節新譯。
23,《物的追問》,第41卷,趙衛國譯。
24, 《論哲學的規定》,第56/57卷,孫周興、高鬆譯。
25, 《宗教生命現象學》,第60卷,歐東明譯。
26, 《存在學——實際性的解釋學》,第63卷,何衛平譯。
27, 《哲學論稿》,第65卷,孫周興譯。
28, 《沉思集》,第66卷,羅益民譯。
29, 《田間小路上的對話》,第77集,孫周興譯。
30, 《觀入在者》,第79卷,孫周興、張燈譯。
截止到2014年6月,已出版如下6卷:
《荷爾德林詩的闡釋》,第4卷,孫周興譯。
《路標》,第9卷,孫周興譯。
《同一與差異》,第11卷,孫周興、陳小文、余明鋒譯。
《面向思想的事情》,第14卷,陳小文、孫周興譯,孫周興修訂。
《時間概念史導論》,第20卷,歐東明譯。
《哲學論稿》,第65卷,孫周興譯。
6卷圖書全部採用布封精裝燙銀工藝精印,統一裝幀,統一格式,統一印刷。
除此之外,如下6卷已交稿進入編輯出版流程:
《早期著作》,第1卷,張柯、馬小虎譯。
《存在與時間》,第2卷,陳嘉映、王慶節譯,陳嘉映修訂。
《尼採》,第6卷,孫周興譯。
《在通向語言的途中》,第12卷,孫周興譯。
《形而上學導論》,第40卷,王慶節新譯。
《論哲學的規定》,第56/57卷,孫周興、高鬆譯。
二 調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
2013年3月21日召開項目開題會,與會者包括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王慶節(子課題負責人),商務印書館陳小文(子課題負責人),首都師范大學教授陳嘉映,四川大學教授熊林。開題會上討論了項目出版時的正式名稱,出版全集的內容與譯者調整,譯名統一等問題。
與此同時,於2013年3月21日至22日,在同濟大學歐洲思想文化研究院舉辦“海德格爾論壇”,對海德格爾研究領域中的重要問題進行了集中、深入的交流,為“海德格爾文集”的出版打下學術根基。
2013年9月27日,本人赴德國法蘭克福,與海德格爾全集德國出版方Klostermann出版社商議海德格爾文集出版計劃。本人向德方出版社工作人員Anastasia Urban女士、Daniela Unterwieser女士介紹了海德格爾文集的整體出版計劃,並介紹了商務印書館所購版權情況。德方表示將會全力支持海德格爾文集的出版工作,保留尚未售出的版權,同時終止與其他出版社的版權合同,轉移至商務印書館。德方表示將會向海德格爾之子Hermann通報文集計劃和相關進展情況。
三 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開題會內容已作為2013年《工作簡報》報送至相關部門。
首批出版的6種著作信息作為學術出版快訊在各大網站以及商務印書館微博進行公開。后續的宣傳活動將進一步進行。
四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進措施,研究心得、意見建議
研究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是版權問題,特別是德方已經售出給其他出版社的版權有待轉移。
目前的版權情況如下:商務印書館已獲得或將會獲得版權20種,有待轉移版權5種,已提出報價版權5種。
其中有待轉移版權為第3卷,第5卷,第13卷,第24卷,第63卷。根據本人與德方出版社和商務印書館的多次協商,已經在原則上解決了這5種版權的轉移問題。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進展情況。
二、研究成果情況
一 代表性成果簡介
1《存在與超越:海德格爾與西哲漢譯問題》,孫周興著
本書主要集中在德語漢譯,尤其是在海德格爾哲學漢譯背景下展開討論。本書結合自身豐富的海德格爾翻譯經驗,以海氏著作《存在與時間》、《哲學論稿》中譯名翻譯問題為例,介紹了國內學界對“sein”(存在/是)、“transzendent”(超越/超驗/先驗)等“常見德國哲學關鍵詞”及其衍生詞的漢譯爭論。本書同時在書中明確提到了自己的翻譯立場和原則,為學界對海德格爾翻譯的具體問題提供了一個討論的基礎。
2《荷爾德林詩的闡釋》,海德格爾全集第4卷,孫周興譯
本卷收錄了海德格爾有關荷爾德林的論文、演講稿。海德格爾一生開設過三次有關荷爾德林的講授課,但是生前出版物中隻有這一卷集中展示了海德格爾對荷爾德林的思考,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在海德格爾看來,荷爾德林不僅是德意志民族的詩人,更是“詩人中的詩人”,是面向西方思想另一個開端的先行者。
海德格爾對詩人荷爾德林詩歌的闡釋,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二十世紀歐洲的“荷爾德林熱”,使得人們重新發現這位一度被埋沒的德國詩人的價值。而“海德格爾與荷爾德林”也成為當代哲學和詩學的一個重要論題。
本卷中文本的翻譯出版一方面推動了中文學界對海德格爾的藝術-詩學思想的研究,另一方面也令中文學術界、藝術界產生了對荷爾德林的濃厚興趣。
3《哲學論稿》,海德格爾全集第65卷,孫周興譯
本書是除《存在與時間》之外,最重要的海德格爾作品,在海德格爾誕生100周年時出版德文原本。如果要研究和理解中后期海德格爾的思想,本書是一個繞不過去的關節。
在本書中,海德格爾發起了關於存在問題的首次全面嘗試,追問作為存有之真理和本質現象(即本現)的存有之意義,而且把這種存有或本現思為本有。全書共分前瞻、回響、傳送、跳躍、建基、將-來者、最后之神、存有幾大部分。
本書風格怪異,堪稱奇書,中譯本的翻譯出版歷經多年,豐富了海德格爾語匯的漢譯可能,為研究后期海德格爾打下了基礎。本書中譯本的出版引起了學界對海德格爾思想的新一輪關注和解讀。打開了海德格爾后期思想的新面向、新維度。商務印書館曾組織本書的專題研討會,相關會議論文將會出版。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成果情況。
序號 |
成果名稱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發或出版時間 |
字數 |
轉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
1 |
存在與超越-海德格爾與西哲漢譯問題 |
孫周興著 |
專著 |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3年3月 |
9.1萬 |
|
2 |
荷爾德林詩的闡釋 |
海德格爾著,孫周興譯 |
譯著 |
商務印書館 2014年5月 |
20萬 |
|
3 |
路標 |
海德格爾著,孫周興譯 |
譯著 |
商務印書館 2014年5月 |
40萬 |
|
4 |
同一與差異 |
海德格爾著,孫周興等譯 |
譯著 |
商務印書館 2014年5月 |
12萬 |
|
5 |
面向思想的事情 |
海德格爾著,陳小文、孫周興譯 |
譯著 |
商務印書館 2014年5月 |
15萬 |
|
6 |
時間概念史導論 |
海德格爾著,歐東明譯 |
譯著 |
商務印書館 2014年5月 |
40萬 |
|
7 |
哲學論稿 |
海德格爾著,孫周興譯 |
譯著 |
商務印書館 2014年5月 |
40萬 |
|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