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進展情況
1 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進展不平衡,其中5卷的進展很快,已完成自校稿或初稿﹔另有5卷進展較好較快﹔進展較慢的有5卷﹔最后還有2卷進展很慢。各子課題具體進展情況如下:
1 中世紀卷1 從起源到13世紀: 張 弛(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完成初稿13萬字﹔
2 中世紀卷2 14至15世紀 賈寶軍 (西安外國語大學),完成初稿1.5萬字﹔
3 文藝復興卷1 (1480-1544) 王 靜 (華東師范大學),完成初稿4.6萬字;
4 文藝復興卷2 (1544-1570) 李焰明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完成初稿7.5萬字﹔
5 文藝復興卷3 (1570-1624) 楊令飛 (廣西民族大學),完成初稿5.6萬字﹔
6 古典主義卷1 (1624-1660) 戶思社 (張紅婕),完成初稿5.2萬字﹔
7 古典主義卷2 (1660-1680) 王文融,完成本卷正文全部自校稿31萬字,缺楊玉平承擔的作家詞典和附件部分﹔
8 古典主義卷3 (1680-1720) 孫桂榮(北京外國語大學),完成自校稿14萬字,由楊玉平承擔的作家詞典和附件部分完成初稿約7萬字,接近完成全部稿件,其中楊譯部分將由孫桂榮教授統校﹔
9 18世紀卷1 (1720-1750) 張新木(南京大學),完成全部初稿33萬字﹔
10 18世紀卷2 (1750-1778) 許 鈞(南京大學)
完成全部初稿25萬字
11 18世紀卷3 (1778-1820) 吳岳添(外文所),完成全部自校稿50萬字,自校稿已交由別人進行復校﹔
12 浪漫主義卷1 (1820-1843) 劉 陽(南京師大),完成初稿1.5萬字﹔
13 浪漫主義卷2 (1843-1869) 李建英(上海師大),完成初稿20萬字﹔
14 浪漫主義卷3 (1869-1896) 馮壽農(廈門大學),完成初稿4萬字﹔
15 20世紀卷1 (1896-1920) 王東亮(北京大學),完成初稿12.4萬字﹔
16 20世紀卷2 (1920-1970) 劉 波(川外)
車 琳(北京外國語大學),完成初稿14萬字﹔
17 20世紀綜合卷 (至今) 袁筱一(華東師大),完成初稿13.3萬字。
進展很快的5卷分別是吳岳添、王文融、孫桂榮、張新木和許均教授承擔的相關卷。進展比較快也比較好的5卷是李建英、王東亮、車琳、袁筱一和張弛教授承擔的相關卷﹔進展較慢的5卷分別是李焰明、王靜、楊令飛、戶思社教授承擔的相關卷,進展很慢的分別是劉陽、馮壽農教授和賈寶軍博士所承擔的相關卷。
2調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調研數據整理運用、文獻資料收集整理、學術會議、學術交流、國際合作等):
本課題各位老師一年半來都參加了數次國內或國際學術會議,其中楊令飛教授2013年和2014年赴台灣講學各數月,一方面促進了兩岸在法國文學史研究方面的交流,另一方面卻嚴重影響了自己子課題的進度。
以本課題名義舉行的一次國際交流活動是2013年10月請法國美學學會會長塔龍-於貢教授來華講學(先后在北大、首師大、南京大學、上海師大、廈門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和西安外國語大學等8所院校做講座並回答子課題中提出的相關問題)。
3成果宣傳推介情況(成果發布會、《工作簡報》報送情況、國家社科基金專刊投稿及採用情況等):
本課題先后於2013年6月和11月向國家社科基金報送了《工作簡報》,每次報送工作簡報都是一次很好地總結工作進度、檢查問題所在並督促課題進展的機會。
史忠義的論文《后現代之后的當代性觀念及其對現代性危機因素的消解》(《江西社會科學》雜志,2012年第6期。人大月刊《文藝理論》2012年第10期轉載)被人民網2012年12月3日(國家社科基金規劃辦公室)轉載﹔光明網2012年12月3日、2013年3月3日轉載。
4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進措施,研究心得、意見建議:
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時間得不到保証,其中劉波、袁筱一和馮壽農2013年都有課題要結項或者有書稿需要最后打磨出版﹔楊令飛和張弛分別赴台灣講學和赴法國訪學﹔戶思社先擔任工作千頭萬緒的西安外國語大學校長,去年又調任對外友協副會長﹔賈寶軍同時擔任西語學院和法語學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長,沒有其他副院長﹔繁重的教學和行政工作。
改進的措施就是要千方百計擠出時間,回到翻譯工程上來。賈寶軍已辭去西語學院副院長職務,法語學院又增補了一位副院長。
分別與相關教授和博士交談,落實想法和進度的計劃。
爭取后三種情況都有突出的提升,其中可能性較大的第二類情況中今年10月總結時又有初稿完成﹔明年5月年中檢查時絕大部分譯稿的初稿完成,確保2015年10月全部初稿完成。對最后一類情況現在就採取幫助的措施,詳見后邊的工作計劃。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進展情況。
二、研究成果情況
序號 |
成果名稱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發或出版時間 |
字數 |
轉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
1 |
Baudelaire et la Révolution culturelle chinoise |
楊玉平 |
博士論文 |
Presses Sorbonne Nouvelle,2013 |
約25萬字 |
|
2 |
《左拉學術史研究》 |
吳岳添 |
專著 |
譯林出版社,2014年元月 |
21.5萬字 |
|
3 |
《盧梭比伏爾泰更偉大》 |
吳岳添 |
論文 |
載《跨文化對話》(生態美學與盧梭紀念專號),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11月。 |
6千字 |
|
4 |
《重溫雨果的〈悲慘世界〉》 |
吳岳添 |
論文 |
《人民日報》國際副刊,2013年4月7日。 |
6千字 |
|
5 |
《加繆,生得曲折死得“荒誕”》 |
吳岳添 |
論文 |
《世界新聞報》,2013年10月24日第21版。 |
6千字 |
|
6 |
《莫裡亞克自由觀芻議》 |
楊令飛 |
論文 |
《哲學與文化》,台灣,2013年5月號 |
9千字 |
|
7 |
《論塞澤爾的詩歌創作》 |
李建英 |
論文 |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14年第2期。 |
1萬字 |
|
8 |
《叩問是思想最根本的基礎,——米歇爾·梅耶問題學哲學基礎上的新修辭學》 |
史忠義 |
論文 |
《當代修辭學》,上海,2013年第4期。 |
8千字 |
|
9 |
《論中西早期普遍主義的哲學基礎及其對世界文明觀的影響》 |
史忠義 |
論文 |
載《跨文化的文學理論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
9千字 |
|
10 |
《建構新生代文明人的當代倫理學》 |
史忠義 |
論文 |
載《問題世界的教育:圖示與指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4月。 |
6千字 |
|
11 |
《問題學哲學是辯証唯物主義的最新形態》 |
史忠義 |
論文 |
載《論問題學,哲學、科學和語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4月。 |
9千字 |
|
12 |
《問題學和新修辭學背景下的文學理論思考》 |
史忠義 |
論文 |
載《文學與其修辭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4月。 |
4千字 |
|
13 |
《符號學的得與失——從幾個關鍵詞談起》 |
史忠義 |
論文 |
載《外國文論與比較詩學》,知識產權出版社,2014年5月 |
7千字 |
|
14 |
《論問題學,哲學、科學和語言》(米歇爾·梅耶著) |
史忠義 |
譯著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4月。 |
31.5萬字 |
|
15 |
《文學與其修辭學》(讓·貝西埃著) |
史忠義 |
譯著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4月。 |
18萬字 |
|
16 |
《修辭學的重大定義》(米歇爾·梅耶文) |
史忠義 |
譯文 |
《當代修辭學》,上海,2014年第3期。 |
8千字 |
|
17 |
《評〈去斯萬家那邊〉》 |
吳岳添 |
譯文 |
《世界文學》創刊六十周年紀念刊,2013年第5期。 |
4千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