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近代漢語方言文獻集成”中期檢查情況

2015年07月23日16:26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研究進展情況

第一.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本課題研究總體進行順利,目前近代漢語晉方言、閩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贛方言、徽語、平話和官話方言的文獻目錄及提要已經基本撰寫完畢,計劃在2014年底由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同時近代漢語晉方言、閩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贛方言、徽語、平話文獻的掃描工作也已經在進行的過程當中。2014年計劃將成熟的《近代漢語晉方言文獻集成》和《近代漢語湘方言文獻集成》出版。

第二.調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調研數據整理運用、文獻資料收集整理、學術會議、學術交流、國際合作等)

2013年7月23-26日,《近代漢語方言文獻集成》課題組在山西太谷召開了中期學術討論會,就課題研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細致的討論。與會子課題負責人就以下三個問題達成一致意見:(1)《近代漢語方言文獻集成》收錄文獻的上限是晚唐五代,下限是1949年。(2)《近代漢語方言文獻集成》主要收錄:1散見在歷代文集中的方言資料,2方言韻書和字書,3方言區學話課本,4歷代方志中所錄方言資料,5外籍學者文獻(語法書、詞典、課本)。主要收錄原始文獻,進入現代階段,用現代方法撰寫的研究著作不在收錄范圍之內。(3)各子課題負責人在編寫文獻提要時要為每一種文獻附4張圖片(封面、扉頁、目錄、正文)。此次會議不僅解決了課題組在文獻搜集過程中的問題,而且對將來文獻的出版也提出了若干指導性意見。

第三.成果宣傳推介情況(成果發布會、《工作簡報》報送情況、國家社科基金專刊投稿及採用情況等)

2013年7月,《近代漢語方言文獻集成》課題組向國家社科基金規劃辦提交了太谷會議紀要。

二、研究成果情況

一、代表性成果簡介

1.喬全生《歷史層次與方言史研究》,發表於《漢語學報》2014年第2期。該文提出,歷史層次的提出是方言史研究的一個進步,然而目前的歷史層次研究沒有處理好與方言史研究之間的關系,也忽視了歷史文獻的作用,使得歷史層次的研究走上了純理論的演繹,而與方言的實際面貌越來越遠。歷史層次的研究,應當而且必須放在方言史研究的框架之內,充分依靠歷史文獻,否則很容易陷入共時層面的陷阱。該文是以《近代漢語方言文獻集成》這一重大項目為背景而形成的,從歷史文獻的角度,審視了以往歷史層次研究出現的問題。對今后歷史層次的研究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2.王為民《新發現的民國抄本韻書<六音便覽>與湖北麻城方音》,發表於《漢語學報》2013年第3期。該文以新發現的未見於任何著錄的民國抄本韻書《六音便覽》為基礎,以《湖北方言調查報告》為佐証,對《六音便覽》音系的基本面貌,音系性質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指出《六音便覽》反映的湖北麻城方音,指出兩者之間的差異,是麻城新老派之間的差異。《六音便覽》的發現,填補了麻城方言語音歷史文獻的空白,對研究湖北江淮官話有積極的意義。

3.李軍等《江西贛方言精庄知章組聲母的歷史層次與語音性質》,發表於《南昌大學學報》2013年第6期。該文以江西贛方言韻書《辨字摘要》,童蒙識字課本《類字蒙求》,《國音四種》等歷史文獻為基礎,對江西贛方言精庄知章組聲母的歷史層次進行了細致的分析,指出知三章、知二庄代表了早期的層次,現代贛方言讀舌面音反映了早期的層次。現代江西贛方言知三章讀t、tʰ反映的不是上古音的遺存,而是舌尖塞擦音之后發生的音變。該文在充分挖掘贛方言歷史文獻的基礎上,對贛方言的精庄知章組聲母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這一分析是建立在堅實的歷史文獻的基礎上進行的,言之有據,對今后贛方言的研究有積極的意義。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成果情況。

序號  

成果名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發或出版時間

字數

轉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1

歷史層次與方言史研究

喬全生

論文

漢語學報

2014年第二期

12000

 

2

古無輕唇音述論

喬全生

論文

古漢語研究

2013年第三期

15000

 

3

新發現的民國抄本韻書《六音便覽》與湖北麻城方音

王為民

論文

漢語學報

2013年第三期

10000

 

4

江西贛方言精庄知章組聲母的歷史層次與語音性質

李軍

論文

南昌大學學報

2013年第六期

8000

 

課題組供稿

(責編:實習生、張文卓(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