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百年易學研究菁華集成》中期檢查情況

2015年07月22日16:14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研究進展情況

一、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百年易學研究菁華集成》(1901-2010)項目於2010年12底正式獲批准,由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劉大鈞教授主持,迄今歷時三年半時間。該項目是一項龐大的文獻編纂工作,涉及到對百多年來(1901-2010)易學研究論文的搜集、篩選、和整理研究工作。2011年至2012年上半年一年半的時間內,課題組主要是在原《初編目錄》的基礎上繼續收集文掌,並按照專題審閱精選,完成了百年易學《周易<經傳>研究》精選編纂、《易學史研究》精選。但在審閱選擇的過程中,發現大量港台、民國時期文章的未見,影響了精選審閱的進程。於是調整了思路,從2012年下半年起,把百年易學文獻的整理審閱工作分為三大塊:民國、台灣、大陸,其中大陸部分也分早期三十年(1949-1979)、后期三十年(1980-2010)。這樣分段進行,使得力量集中,每一階段的成果也容易控制時間而做出。在每個版塊中,又由原先的期刊論文的收集,擴展到易學期刊論文、易學著作、非易學專著中涉及的章、節、段落的選取(即易學拾遺)、碩博士論文、專輯論文(包括會議論文、個人文集、非定期出版的刊物所載易學文章)五個方面,每個方面都包括了目錄、文章,分類,選擇的過程。這樣,工作量無疑擴大了許多。而在工作流程上,隨著經驗的增加,也愈加的明確:首先制定詳盡的目錄,除了早期借助網絡關鍵詞搜索、林慶彰先生《經學研究目錄》類的成果,我們自己著手從專業制作目錄的角度出發,搜集各時期主要的國家期刊目錄、年鑒、總書目,甚至包括民國時期期刊內頁目錄的匯總,這樣的思路再次補充完善,以求在目錄制作時期就盡量詳盡。其次,根據目錄復制文章、著作。我們的思路是網絡下載、圖書館由近邊到遠的輻射找尋、委托海外友人復制,在資料所藏地盡量已經弄清楚的前提下,再出差或委托查詢復制。再次,文章復制好,便掃描、處理,裝訂,為百年易學數據庫作准備,也防止資料的丟失。最后,裝訂好的文件,如民國期刊或民國拾遺類,或已經復制到手的民國易學著作,則分配進行初審,在已經制定好的分類目錄上歸類,並對每篇文章的關鍵詞、主要內容等,按照閱讀表格邊分類,邊填寫,並初步選擇精品類文章,由此表格匯總而調整為分類目錄。最終形成的階段性成果將是目錄(如民國著作目錄)、編年原文匯編(如民國期刊文章匯編,共17冊)、分類匯編(如《民國時期<周易經傳>研究匯編》)、數據庫全文檢索系統(如民國易學拾遺全文檢索庫)。而最后的總成果是形成三大版塊(民國、台灣、大陸)專題分類精選的聯接,實現我們項目的最初設想:1、百年易學周易經傳研究精華集成2、百年易學易學史研究精華集成3、百年易學出土文獻研究精華集成4、百年易學易哲學研究精華集成5、百年易學易學與中國文化研究精華集成6、百年易學易學與自然科學研究精華集成7、百年易學象數易學研究精華集成8、百年易學易學與術數研究精華集成,而在此成果的背后,則是大量的基礎性工作,而形成的全面的對一百多年來易學研究文獻的目錄制作和收集整理。

2012年6月起,至於2013年底,約一年半時間,課題組集中在民國易學文獻的目錄制作和文章收集整理上,已基本完成,形成的成果有《民國易學文獻總目錄》(包括著作、期刊論文、拾遺論文三種,並以編年、作者姓名排序、期刊名排序三種方式編排),《民國易學期刊報紙論文匯編》(約17冊左右,還有部分的修訂),《民國易學拾遺》(約10冊),《民國易學論文期刊報紙、拾遺分類匯編》(八分冊),《民國易學著作信息卡片匯總》(課題組已復制著作的基本信息錄入,包括書籍內頁目錄等信息),民國易學數據庫(可開通,試用期)。

在此過程中,課題組也分散出一部分精力,在《初編》的基礎上繼續制作台灣易學目錄(1998-2010),並進行了文章的收集,在2012年7月-8月初,一月時間內,課題組成員去台灣復制了大量易學資料,並在此前后,先后委托台灣師范大學教授賴貴三教授、台灣輔仁大學博士生黃昭華代為復制部分難找的資料,課題組也多次前往國家圖書館和北大圖書館等處,陸續的增加復制。因此,台灣易學期刊論文資料、專輯論文資料、碩博士論文資料三部分資料基本完成,但還有一部分資料尚在繼續找尋之中。

2014年上半年,民國易學文獻的整理處在收尾之中,而台灣易學文獻的整理剛剛展開。我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民國易學論文期刊、報紙論文匯編》(初訂本)的核查、糾錯和部分文章的重新復印上,晚清易學拾遺目錄及文章匯編、分類(1901-1911)(因為此部分時間不在民國范圍,卻是課題組百年易學項目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單獨列出補充制作),以及台灣易學資料的掃描、掃描處理、裝訂、審閱分類中。而《台灣易學著作目錄》則初步進行。目前為止,台灣期刊論文的初步審閱分類已經基本完成(約130冊),晚清易學拾遺(1901-1910)也匯集成冊,而《民國易學期刊報紙論文匯編》最后修訂業已完成。

二、調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調研數據整理運用、文獻資料收集整理、學術會議、學術交流、國際合作等)﹔

1、在調查研究方面,2012年6月至今,課題組曾經組織赴台一月,國家圖書館國圖三次,周邊圖書館也多次查詢、復制。具體情況如下:

(1)2012年7月5日至8月5日,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百年易學研究菁華集成”課題組赴台搜集了項目所需的台灣易學研究文獻(包括論文和著作兩大類),同時完善20世紀台灣易學論文目錄、著作目錄之編纂。課題組極為重視此次機緣,因此在赴台之前盡可能做好了准備工作,在台一月中,課題組盡最大努力對台灣的易學文獻進行收集整理,取得了預期的成果。最終收集到1949年之后的台灣期刊論文約有1800余篇,碩博論文400篇左右,以及大量文集中的易學論文,在台灣易學專著方面,初步輯成《台灣易學研究著作目錄(1901-2010)》。

(2)2013年上半年課題組赴北京搜集資料。

A、2013年5月22日至5月28日,課題組於北京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等進行文獻搜集。本次文獻搜集工作分為三個小組:民國易學專著小組、民國時期易學拾遺小組、台灣易學期刊論文小組(同時對民國易學期刊論文進行了檢索搜集)。由於每個小組的任務都比較明確,且在之前課題組專門利用二天時間曾赴京考察,對於圖書館的館藏情況有了一個清晰地了解,因而准備充分,在搜集資料的工作中進展順利,基本上將所需文獻收集到手。具體而言,民國易學專著小組與民國時期易學拾遺小組所需文獻主要藏於古籍館,另有少部分藏於縮微中心、台港澳文獻閱覽室與基藏室,台灣易學期刊論文則基本藏於台港澳文獻閱覽室,而民國易學期刊論文則主要藏於縮微中心,另有少量幾篇藏於北京大學圖書館。在明確館藏地及文獻分布數量的情況下,根據各館的開館時間安排,課題組成員進行了最能利用時間的工作流程:民國時期易學拾遺小組和台灣期刊論文小組首先對台港澳文獻閱覽室、基藏室的文獻進行了調閱復制,民國易學專著小組則是對縮微中心的易學書目進行了調閱並填寫復制單。然后,課題組集中力量對古籍館的書目進行了調閱。民國易學專著小組主要是進行調閱復制,民國時期易學拾遺小組和台灣易學期刊小組則是進行調閱翻檢,進行排除和篩選,將所需文獻進行復制。在完成古籍館的工作之后,民國時期易學拾遺小組和台灣期刊論文小組對縮微中心館藏文獻進行了膠卷調閱並提交復印單。民國易學專著小組則對台港澳文獻閱覽室的書目進行調閱復印。最后,課題組對於館藏於北京大學圖書館的零散文章進行了調閱復印。本次赴北京收集文獻,收獲頗豐,收集到民國期刊論文32篇,台灣易學期刊論文30篇左右,翻檢了民國涉易書目幾百余冊,並復制民國易學專著110余種,其中有30種書目隻復制了1/3(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僅允許對普通古籍復制1/3的內容)。

B、民國易學專著小組於2013年暑期赴國家圖書館復制易學文獻。民國易學專著小組於2013年上半年對山東省圖書館的易學書目進行了查閱,課題組與山東省圖書館距離較近,且復制其圖書預期經費較少,故而計劃在省圖復制部分民國時期易學專著。但后期山東省圖書館計劃獨自開發其館藏易學圖書,課題組復制省圖計劃受阻。因此,8月26日至28日,課題組一行兩人再次前往國圖查閱復制相關圖書資料。8月26日,課題組在國家圖書館總館進行工作。復制了所需台港澳圖書資料兩種。同時,縮微閱覽室上次帶回的照片資料有缺頁,本次重新調閱,進行了補充。8月27日—28日,課題組對國家圖書館古籍館中的民國專著進行了調閱。因上次復制圖書時未調閱山東省圖書館有館藏的圖書,本次對國圖與山東省圖均有館藏的圖書進行了調閱,並復制了9中圖書各自1/3的內容。

另外,從圖書館復制圖書有制度瓶頸。像山東省圖書館一樣的地方圖書館對圖書的復制十分謹慎,課題組基本無法自主從地方圖書館獲取民國圖書。而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僅允許對普通古籍(民國易學專著屬於普通古籍)復制1/3的內容,因此課題組在國家圖書館復制所需書籍的全部單冊時受阻。1/3的內容僅能滿足課題組對版本等圖書基本信息的需求,而遠不能滿足對專著的研究。

C、2014年5月21日-26日,課題組一行四人去國家圖書館復制資料,並於6月14日至17日去取回復制材料時(國圖縮微膠卷材料需要一周后取,並且需要核對),繼續進行了查詢和復制。此次分為兩組:“晚清易學拾遺”小組、“台灣易學文獻整理”。“晚清易學拾遺”小組任務有兩塊,一是前期所整理的《晚清易學拾遺總目》中為國圖所館藏的部分文獻的調閱、審讀、復制﹔一是民國易學專著相關書目的調閱、審讀、復制。兩項任務合計需過目文獻200多種。“台灣易學文獻整理”小組任務也有兩部分,主要的一部分為《中華民國出版年鑒》、《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中華民國出版圖書目錄》等相關書目信息的調閱、篩選、復制﹔另外一部分是前期民國期刊文章的補充與部分信息的核對確認。總體說來,時間緊,任務重,工作安排較為緊湊。

三、成果宣傳推介情況(成果發布會、《工作簡報》報送情況、國家社科基金專刊投稿及採用情況等)﹔

自2011年起,每年兩次工作簡報,一次成果簡報,至2013年底,已經呈報六次工作簡報和三次成果簡報。2014年年中工作簡報(第7期)正在制作中。2014年3月全國社會科學規劃辦《成果選刊》刊發本課題成果介紹(見后頁代表性成果簡介欄)。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進措施,研究心得、意見建議﹔

(一)項目進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

1、《百年易學研究菁華集成》涉及到兩個方面:第一,目錄、文章的全面詳盡的制作和收集。第二,文章和著作的審閱、分類,並精選。因為時間的關系,文獻資料的第二步工作,都開展到初審分類階段,而二審的專題精選工作有待進行和加強。考慮到時間有限,目前初步的改進設想,是能夠2016年延期一年,專門做所有初步分類文獻專題二審工作。

2、百年易學文獻的收集涉及到民國著作、台灣一些早期難以見到文獻、大陸早期難以找到的文獻,這些文獻資料本身就很少有存檔,而各圖書館也對此類文獻的復制有限制,有的甚至不允許查閱和復制。台灣的難見易學文獻,主要是委托台灣學人復制,時間上拖的比較長。而下一步要做的台灣非易學專著論文拾遺、台灣期刊、著作目錄的進一步完善補充,則還需要親自去台灣檢索、翻閱大量文史哲資料,課題組如何能申請去台灣地區,並留待一兩個月,以有效的完成任務,也是難點,如何解決此問題,還在進一步的考慮中。

3、版權問題。台灣的大部分易學學位論文及著作、文章,都涉及到版權問題。大陸部分文獻也有這樣的問題。如何解決好課題的完成和版權問題兩方面都妥善,也是我們在不斷思考的。

(二)研究心得。

1、隨著《初編》,以及成立項目后的一年半的時間項目進行,我們深刻感受到,對做像百年易學這樣的長線文獻收集整理項目,以分期進行的好。如果在很長的階段來做,由於涉及年代、地區不一樣,需要著力點也不同,力量易分散,成果並不太好出。

2、由於課題組的扎實嚴謹,遵循從目錄制作、文章收集、掃描及處理裝訂、閱讀分類精選的過程,因此在民國易學文獻和台灣易學文獻的整理方面,都一步步留下了有價值的目錄資料和全文資料,此點也令課題組欣慰。

3、重視工作期間的檔案。工作期間,涉及到課題組的成員很多,有一定的流動性。因此,每半年工作,每個小組都有工作總結,及時總結工作經驗和成果,包括參與的人員、工作流程、工作中的不足改進。同時,重視簡報的編寫,把工作簡報和考核工作當做我們課題組的一種反思和回顧,以更好的進行下一步工作。所以,我們在此三年半時間中,也保存了珍貴的文獻檢索的總結,以及各項工作流程如何不斷優化的記錄。這些檔案資料都集中裝訂,對以后相關課題的展開會有益處。

課題組每期成員的培訓。文獻整理類課題會涉及到檢索、掃描、復印、制作目錄、如何初步分類,等等專業與非專業的知識,而且非專業成員流動性也會較大(主要是本專業的碩博士生)。依照我們的經驗,最好在每半年課題組成員有所變動開始時,對新成員略微講解、培訓。同時,也要介紹清楚整體的課題規劃和流程,使得參與課題組的每個人都不僅僅停留在做自己的事情上,還有一個全面的對課題的了解,從而更好的合作和做好課題。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進展情況。

二、研究成果情況

一、代表性成果簡介(基本內容、主要觀點、學術價值、社會影響等)﹔

根據《成果要報》所刊發的:“民國易學文獻匯編及分類”的豐碩成果一文,介紹如下:

一、《民國時期易學專著總目》

民國時期圖書出版眾多、信息繁雜,而至今沒有一份較為完善的總目錄。鑒於此,課題組在檢索相關信息時,首重求全,對所能見到的一切民國易學專著的信息均不放過。在求全的基礎上,通過原本核實、多種途徑比對等,進而力求目錄的准確。

《總目》中的書目信息主要來源於:1、對涉及民國時期易學專著的叢書、書目等進行檢索查閱,收入所需要的目錄信息。如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版),林慶彰主編《民國時期經學叢書》(全四輯,台中:文聽閣圖書有限公司,2008-2009年版)、《續修四庫全書》《叢書集成》等。2、對民國時期出版圖書的總書目進行全文檢索,摘錄了其中所包含的周易研究書目。當前,因為尚沒有較為完整的民國時期出版圖書總目,課題組對所能見到的目錄逐條進行了檢索,包括:北京圖書館編《民國時期總書目》(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1997年出版),劉洪權編《民國時期出版書目匯編》(全二十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版)等。3、課題組對所知曉的民國時期研易學者一一進行了檢索,包括其年譜、全集等信息,對每位學者撰寫於民國時期的易學專著進行了編目補充。4、課題組對國家圖書館、山東省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天津圖書館等民國時期易學專著館藏豐富的圖書館進行了網絡檢索,並將結果補充進《總目》。5、課題組對相關網絡資源(如讀秀檢索庫、古籍圖書網、孔夫子舊書網等)、民國文史論著資料中的參考文獻信息,以及通過其他途徑檢索而得的民國易學著作信息進行了檢索補充。而后,在檢索獲得條目信息的基礎上,課題組繼續對這些著作進行了搜集查閱,進而根據所見到的著作原本或復制本,對檢索而得的《總目》信息進行核實補充,力求《民國易學著作總目》更加准確,同時也盡可能的收集民國易學著作資料,目前《著作》條目五百余條,《課題組》已經復制或購買的書籍約有二百四十多種。

二、《民國時期易學拾遺》

通過對民國時期(1911年—1949年)的非易學專著中含易學內容之章、節、段落的搜集、甄選、整理、匯編,系統展現民國時期易學研究的整體風貌,為民國易學的現代研究提供豐富而細密的文獻支持。本書搜集的范圍主要集中在經學史、國學研究、思想史、哲學史領域,同時旁及文學史、斷代史、經濟學史等各個學科。在搜集的過程中,我們秉持“凡易則收”的原則,盡量將各學科關於易學的研究論述搜集備至。因此,就文章的學術水平而言,高下深淺不一,既有專業價值很高的學術類文字,亦有通俗易懂的教科書性質的篇章。然而,我們並沒有單一地以學術標准來進行擇優汰劣的選擇性輯錄,而是在堅持“系統展現民國時期易學研究的整體風貌”的宗旨下,盡量做到文獻搜集、整理的完整性。在翻閱了近千冊民國書籍后,最終在一百七十余冊非易學專著中,確定輯錄其中的易學章、節、段落,共計兩千余頁。為了讀者檢閱方便,我們在每篇節選文字前,附上所選書籍之書名、作者(包括翻譯者)、版本信息及具體章、節、段落名稱,以及所據復制的底本情況。因此,共匯編成十冊。

三、《清末民國易學期刊報紙文章匯編》

本書是對一九〇一年至一九四九年出版的中國大陸所有期刊、報紙中的易學文章加以全面搜集,目前收錄的文章有一千五百二十五篇,其中學術性易學文章八百七十三篇,共計六十四單冊。非學術性易學文章六百五十二篇,大都因篇幅短小,僅五大冊。在數據搜集的過程中,無意中得到了一些一九〇〇年之前的易學期刊文章,計六十九篇,大體是一些非學術性的文章,作為易學史料,也將它裝訂成一冊,從而共計六十九冊影印資料。

四、《民國易學資料總目》

此目錄是將前面三個目錄加以合並,並按照編年、作者、分類三種情況加以編排,並進行了無數次的核查、糾錯,應該說是目前國內外最完備的集著作、拾遺、期刊報紙論文為一體的民國易學文獻目錄,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同時,因為目錄的制作過程中,專門針對目錄,與收集到的文稿相核對,目錄信息更加准確。

《分類總目》由全部閱覽文獻后初審和再審而歸類,書籍類採取卡片式信息記錄的方式,對出版信息、目錄章節、關鍵詞等記錄,沒有收集到的書籍則闕而不分,留待日后繼續補充。總體的分類,依照研究問題的不同進行,以《百年易學菁華集成(初編)》為藍本,同時,根據具體時代情況,也做了一些調整。在《分類目錄》的基礎上,形成《民國易學文章分類匯編》。

五、“百年易學專題數據庫”

在基地“易學資料庫”的總體規劃下,結合前期成果,分設“百年易學專題數據庫”,下設“民國易學資料數據庫”、“建國后大陸易學資料數據庫”、“台灣易學資料數據庫”與“國外易學資料數據庫”四個分支。每個分支下再設“專著”、“拾遺”、“期刊、報紙”、“專輯、論文集”、“碩博士論文”等子目。

目前,這項工作主要是將課題組初步完成的《民國時期易學著作總目》、《民國時期術數著作總目》、《民國時期易學期刊論文目錄》、《民國時期易學拾遺目錄》、《台灣易學專輯論文目錄》、《台灣易學碩博士論文目錄》由word轉成excel格式,設置統一屬性。電子書根則據excel目錄要求統一修整,重新編排。

上述目錄、電子書整理工作已初步完成,但仍未最終定稿上傳。原因主要是數據庫本身仍在不斷地調整過程中,未最終確定使用形態,而我們的項目的成果在尚未送審出版前,也存在保密的要求。因此,本小組通過和專業制作公司不斷商討、切磋,對數據庫的結構、版塊名稱、功能屬性等各問題進行修改、完善,力圖不斷優化數據庫的界面,便於讀者使用。目前,數據庫已經測試,基本可以使用,還有一些細節問題在不斷改進完善中。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成果情況。

序號

成果名稱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發或出版時間

字數

轉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1

《民國易學期刊報紙論文匯編》

課題組

電子文本及紙質裝訂本

未刊發

830萬字

 

2

《民國易學拾遺》

課題組

電子文本及紙質裝訂本

未刊發

130萬字

 

3

《民國易學文獻目錄(著作、論文、拾遺)》

課題組

電子文本

未刊發

20萬字

 

4

《民國易學著作信息卡片匯編》

課題組

電子文本

未刊發

12萬字

 

5

《民國易學資料檢索報告》

課題組

電子文本

未刊發

7萬字

 

6

《台灣易學期刊報紙論文匯編》

課題組

電子文本及紙質裝訂本

未刊發

450萬字

 

7

《台灣易學專輯匯編》

課題組

電子文本及紙質裝訂本

未刊發

400萬字

 

8

《台灣易學碩博士論文匯編》

課題組

電子文本及紙質裝訂本

未刊發

7200萬字

 

9

《台灣易學文獻目錄》(初訂,待拾遺、著作類的進一步補充)

課題組

電子文本

未刊發

35萬字

 

10

民國易學資料庫

課題組

可試用

未開放

1000萬字

 

 

課題組供稿

(責編:實習生、張文卓(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