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進展情況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進展情況。
主要內容:
(一)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清華簡《系年》是清華簡的一部分,對《系年》的深入研究是在對清華簡及其它出土文獻研究的基礎上展開。2012年中期檢查之后,獲得國家社科基金辦大力支持,增加了經費,擴大了研究范圍,把相關的一些研究出土文獻與歷史研究也納入了研究范圍,已經出版了與該項目相關的學術著作三部(詳見成果表)。子課題成員做了適當調整,充分發揮青年學者的作用,子課題項目成果十一部,或完成初稿,或完成三分之二,擬定2014年底交付出版社,2015年結項前全部出版。分別是:
李守奎教授、肖攀博士后合著:《清華簡〈系年〉文本與文字考論》
許兆昌教授、馬衛東教授合著:《以清華簡〈系年〉為線索的前秦史學與史料學研究》
侯文學教授、李明麗博士合著:《清華簡〈系年〉與〈左傳〉敘事比較研究》
邢文教授:《清華簡系年及其書法》
陳穎飛:《楚國的官制與氏族研究》
孫飛燕:《清華簡〈系年〉與〈春秋〉經傳的對比研究》
袁金平副教授:《清華大學藏戰國竹書專題研究》
馬楠:《清華簡〈系年〉相關文獻匯考》
劉光勝博士后:《清華簡〈系年〉與〈竹書紀年〉》
李鬆儒博士后:《清華簡〈系年〉集釋》
賈連翔:《清華簡形制與先秦古書》
最終結項成果《清華簡〈系年〉與古史新探》確定了基本框架,完成了部分資料的搜集,相關研究工作正在有序地進行。
(二)調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調研數據整理運用、文獻資料收集整理、學術會議、學術交流、國際合作等)﹔
1、中心主辦或協辦的學術會議
序號 時間 地點 會議主題 參加人員數量 成果(如論文集等)
1 2013.6.16-18 北京西郊賓館 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 120余位 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待出版)
2 2013.8.30-9.1 美國達慕思大學 美國達慕思-清華大學清華簡國際學術研討會 50余位 清華簡美國達慕思-清華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待出版)
2、課題組成員所參加的其它國際學術會議
序號 時段 主辦單位 人員 會議主題
2
2012.6.27-30
香港中文大學
劉國忠
“簡帛文獻對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論啟示”工作坊
3
2012.7.3-6
法國法蘭西學院
李守奎
歐洲中國出土寫本研究討論會
4
2012.11.1-5
韓國實學研究會
劉國忠
順庵先生誕辰300周年紀念國際學術大會
5
2012.11.19-21
香港浸會大學
李學勤
接受香港浸會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6
2013.1.15-16
台北大學
廖名春
儒教與公民生活國際學術研討會
7
2013.11.22-24
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趙平安
古文字與古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
8
2014.3.26-27
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均明
史料與法史學
(三)成果宣傳推介情況(成果發布會、《工作簡報》報送情況、國家社科基金專刊投稿及採用情況等)﹔
2013年8月27日-30日,由清華大學和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聯合主辦的“寫在竹簡上的中國經典——清華簡與中國古代文明”專題展覽會,以及2013年8月30日至9月1日由美國達慕思-清華大學聯合舉辦的“清華簡”國際學術研討會——第四屆新出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在美國達慕思大學舉行。向國家社科基金專刊投稿三篇,其中《清華簡〈系年〉與吳人入郢新探》、《摒棄門戶之見的清華簡研究》被採用,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報》上。《工作簡報》隨中期檢查一並呈上。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進措施,研究心得、意見建議﹔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一方面有既定的目標,另一方面在具體運行過程中允許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是非常必要的。如“清華簡《系年》與古史新探”這一課題是在清華簡整體研究的背景上展開。清華簡是全新的材料,以每年一部兩冊的速度整理出版,最初設計中的各子課題負責人都是清華簡的整理者,無法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已經公布多年的《系年》研究上來。針對這種情況,為了保障項目能夠保質保量完成,對課題組成員與研究內容及時進行了調整,充分發揮青年學者的研究特長,從多個角度對清華簡進行深入的研究,保証了項目的順利進行。
二、研究成果情況
(一)代表性成果簡介
1、李學勤:《初識清華簡》,中西書局,2013年
本書收錄了李學勤關於清華簡研究的論文36篇,既有對清華簡的整體評判,又有對具體問題的深入研究,在學術界影響很大。其中對《系年》出版的意義、《系年》的體例、秦人的起源、西周封衛等一些重大問題都有深入的探討。
2、蘇輝:《秦三晉兵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清華簡《系年》中有不見於記載的戰國史事,對秦、三晉紀年兵器作系統的梳理和研究,不僅對《系年》研究有所助益,而且對戰國史研究也多有補益。
3、董珊:《簡帛文獻考釋論叢》,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本書收入董珊23篇論文,涉及簡帛文獻中的文字考釋、文義釋讀、文本復原等,以及文本整理內容和人物、典章等探討,內容豐富,其中對清華簡《系年》人物及史實的研究新見疊出。
4、李守奎:《清華簡〈系年〉所記楚昭王時期吳晉聯合伐楚解析》等系列論文。
課題負責人對《系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幾個方面:
1、《系年》文本特點與著者身份初探,於2014年6月復旦大學古文字與出土文獻研究中心演講。
2、《系年》形制研究,系2013年法國巴黎中國寫本研討會大會發言。
3、《系年》文字考釋與古文字研究,利用《系年》對過去誤釋的古文字進行糾正。例如對《小臣單觶》中的“反”、包山簡中的“鈑”、楚帛書中的“方”等字進行了全新的解讀。
4、《系年》古史新探。通過《系年》所提供的新史料,結合其他出土文獻,對一些歷史問題進行探索,例如,西申的地理位置與作用、吳人入郢的過程、楚人昜為的身份等問題。
(二)階段性成果清單(請填寫下頁表格),要列出全部成果目錄。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成果情況。
序號 |
成果名稱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發或出版時間 |
字數(單位:萬) |
轉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
1 |
《初識清華簡》 |
李學勤 |
專著 |
中西書局,2013年 |
18 |
|
2 |
《秦三晉兵器研究》 |
蘇輝 |
專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
31 |
|
3 |
《簡帛文獻考釋論叢》 |
董珊 |
專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
28 |
|
4 |
《由清華簡〈系年〉論〈文侯之命〉》 |
李學勤 |
期刊論文 |
《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2期 |
0.3 |
CSSCI來源期刊 |
5 |
《讀〈系年〉第三章及相關銘文札記》 |
李學勤 |
期刊論文 |
《出土文獻》第4輯,中西書局,2014 |
0.3 |
|
6 |
《論清華簡中的昭王居秦溪之上與昭王歸隨》 |
李守奎 |
期刊論文 |
《古代簡牘保護與整理研究》,中西書局,2012年6月 |
0.5 |
|
7 |
《清華簡〈系年〉中的陳字與陳氏》 |
李守奎 |
期刊論文 |
《中國文字研究》第十八輯,上海書店出版社,2013年8月 |
0.5 |
CSSCI來源集刊 |
8 |
《清華簡〈系年〉所記楚昭王時期吳晉聯合伐楚解析》 |
李守奎 |
會議論文 |
《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 |
1.1 |
|
9 |
《出土文獻中 “遷”字的使用習慣與何尊“遷宅”補說》 |
李守奎 |
期刊論文 |
《出土文獻》第四輯,中西書局,2013年12月 |
0.9 |
|
10 |
《清華簡〈系年〉“莫囂昜為”考論》 |
李守奎 |
期刊論文 |
《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2期 |
0.6 |
|
11 |
《摒除門戶之見的清華簡研究》 |
李守奎 |
論文 |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3月26日B05版 |
0.3 |
《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欄 |
12 |
《清華簡〈系年〉“師”與“師”字之構形》 |
李守奎 |
期刊論文 |
《華夏文化論壇》,2012年第八輯 |
0.3 |
CSSCI來源期刊 |
13 |
《試說清華簡〈系年〉楚簡與〈春秋左傳〉成書》 |
沈建華 |
論文 |
《簡帛·經典·古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8月 |
0.6 |
|
14 |
《楚簡秦人西遷“朱圄”原因及有關地理》 |
沈建華 |
期刊論文 |
《古文字研究》第29輯,中華書局,2012年10月 |
0.4 |
|
15 |
《伍員與柏舉之戰——從清華戰國簡〈系年〉談起》 |
李均明 |
會議論文 |
《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 |
0.6 |
|
16 |
《從清華簡看周平王東遷的若干問題》 |
劉國忠 |
會議論文 |
《簡帛·經典·古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
0.5 |
|
17 |
《從清華簡〈系年〉看齊長城的修建》 |
劉國忠 |
期刊論文 |
《文史知識》,2012年7期 |
0.3 |
CSSCI來源期刊 |
18 |
《楚悼王初期的大戰與楚封君》 |
陳穎飛 |
期刊論文 |
《文史知識》,2012年5期 |
0.27 |
CSSCI來源期刊 |
19 |
《清華簡〈系年〉“徒林”考》 |
袁金平 |
期刊論文 |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1期 |
0.7 |
CSSCI來源期刊 |
20 |
《清華簡〈系年〉項子牛之禍考》 |
馬衛東 |
期刊論文 |
《華夏文化論壇》2013年1期 |
0.4 |
CSSCI來源集刊 |
21 |
《清華簡〈系年〉與鄭子陽之難新探》 |
馬衛東 |
期刊論文 |
《古代文明》2014年2期 |
0.6 |
CSSCI來源期刊 |
22 |
《清華簡〈系年〉三晉伐齊考》 |
馬衛東 |
期刊論文 |
《晉陽學刊》2014年1期 |
1 |
|
23 |
《清華簡〈系年〉與息媯事跡》 |
程薇 |
期刊論文 |
《古代簡牘保護與整理研究》,中西書局,2012年6月 |
0.6 |
|
24 |
《清華簡〈系年〉“周亡王九年”及兩周之際相關問題新探》 |
魏棟 |
會議論文集 |
《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 |
1.5 |
|
25 |
《清華簡〈系年〉的敘事體例、核心與理念》 |
侯文學李明麗 |
期刊論文 |
《華夏文化論壇》,2012年第八輯 |
1.6 |
CSSCI來源期刊 |
26 |
《基於數字圖像處理的出土簡帛字形圖像的提取方法》 |
賈連翔 |
專利 |
CN102968789A(中國專利公開號) |
2 |
|
27 |
《基於數字圖像處理的出土簡帛摹本的制作方法》 |
賈連翔 |
專利 |
CN103632386A(中國專利公開號 |
2 |
|
附:研究成果還包括課題組成員在各類刊物上所發表的屬了本項目名稱、編號的學術文章三十余篇,與本課題研究內容有一定的關聯,但沒有直接聯系,上表暫不列出。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