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面向公共服務能力提升的數字檔案資源整合與創新”國際會議成功召開

2015年07月08日09:54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2015年6月6日上午,“面向公共服務能力提升的數字檔案資源整合與創新”國際會議在我校逸夫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安小米教授申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數字檔案資源整合與服務機制研究”(13&ZD184)課題組、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及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辦,國家檔案局技術部、電子政務與雲計算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人民大學電子文件管理研究中心協辦。

出席本次會議的嘉賓包括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西班牙、荷蘭、韓國、瑞典9個國家,來自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山東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上海大學、遼寧大學、河北大學、北京石油化工學院11所學校以及來自國家檔案局、電子政務與雲計算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福建省交通運輸廳、福建省交通檔案學會、深圳市檔案局等14個機構的60位專家、學者及實踐領域的從業者。來自中國檔案雜志社、中國檔案報社、北京檔案、中國社會科學報社的記者對本次會議進行了報道。會議期間,許多對本次會議感興趣的老師及學生也慕名前來,共同參與了本次國際會議。會議開幕式由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院長張斌主持。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張斌院長主持開幕式

首先,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教授馮惠玲致辭。她幽默地將當天的節氣“芒種”與會議主題結合起來,既對會議表達了祝語,也對數字檔案資源的整合與創新研究寄予了希望。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馮惠玲教授致辭

隨后,國家檔案局副局長許士平致辭。他提到,2012年,全國各級各類檔案館保存的電子檔案總計達到2.186萬TB﹔2013年,這一數字增長了22.4%,攀升至2.6759萬TB,所保存的電子檔案數量快速增長的數據說明我國正處在一個數字化轉型的時代,國家數字檔案資源整合與創新研究十分迫切和必要。

國家檔案局副局長許士平致辭

開幕式結束后,會議正式進入第一階段。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Anne Gilliland教授作了“網絡世界文件檔案概念的重構”的主題報告。她指出在全球化、網絡化、物聯化、系統集成、數據開放、隱私和安全、平等、權利等復雜因素影響下,文件形成、管理、傳播和利用面臨挑戰,無紙化和網絡化管理是未來檔案工作的新環境,如何對日益復雜的文件進行識別、鑒定、處置,檢索和提供利用亟需檔案工作者思維方式、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轉變。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Anne Gilliland作主題報告

在接下來的會議中,專家學者們圍繞公共服務能力提升需求下的數字檔案資源整合與創新對象、應用理論、方法、研究視角、建設機制和模式、影響因素及文件與檔案概念及專業角色的重構、面臨的新環境、挑戰及機遇等話題展開主題演講。

澳大利亞文件管理創新咨詢服務機構負責人Barbara Reed介紹了檔案學發展的新趨勢——文件管理信息學。

來自瑞典、澳大利亞及山東大學、南京大學的四位專家圍繞開放數據、檔案館在開放數據這一進程中的新角色、數字檔案資源優化利用的方法策略、社會記憶背景下的數字檔案資源建設及數字檔案資源整合與服務的頂層設計機制研究進行了精彩地演講。

在第一階段會議的最后,本次會議的發起人、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安小米教授對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國家數字檔案資源整合與服務機制”的研究進展及初步成果進行了簡要概述,介紹了課題組在2014-2015年開展社會調查的發現及對檔案學理論及實踐的反思。她提出加強數字檔案資源建設能力、檔案部門公共服務能力、檔案管理信息化能力建設,倡導社會協同創新是數字檔案資源整合與服務機制有效改進的重要路徑。她建議,應將數字檔案資源整合與服務嵌入“十三五”電子政務規劃、智慧城市大數據應用、信息惠民工程建設等涉及國家數據資源可持續管理與連續性再用的國家戰略中,促進國家信息化治理能力和社會公共服務能力的整體提升。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安小米教授發言

下午會議由英國謝菲爾德大學高級講師、中國人民大學外專局特聘專家Miguel Nunes及國家檔案局技術部主任付華先后主持,來自澳大利亞、英國、西班牙三個國家以及武漢大學、南開大學、上海大學等8所大學的13位發言人圍繞數字環境下文件檔案管理方法、數字檔案資源整合與服務的影響因素及數字檔案資源整合方法及模式等主題展開了學術探討和工作經驗交流。

會議第二天,首先由來自荷蘭國家檔案館電子文件政策與標准前任主管Hans Hofman作了“數字時代的挑戰:文件管理專業是否准備好了”的主報告。他指出,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數字化的時代,文件管理與以往相比面臨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需要理解這些正在發生的變化的本質以及這些變化對文件管理產生的影響,提出管理觀念、管理方式和管理工具方面需要變化,以適應這種新的挑戰。

荷蘭國家檔案館電子文件政策與標准前任主管Hans Hofman發言

接下來,ISO 30300: 2011召集人Judith Ellis,加拿大圖書檔案館文件政策主管Sharon Smith,韓國國家檔案館文件政策標准主管Gemma Lee,美國國家文件檔案署文件政策標准主管Donald Rosen以及來自深圳市南山區信息中心、福建省交通運輸廳、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9位專家交流了他們在數字資源整合與服務方面的方法與經驗。第二天下午的會議由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講座教授鄧和浦主持,8位博士研究生交流了關於數字檔案資源整合與服務的前沿理論研究及方法論思考。

會議最后,安小米教授主持本次會議的閉幕式,其對中外發言人的發言主題進行了比較,對會議期間課題組進行的國家數字檔案資源整合與創新問卷調查結果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全球開展協同創新合作的大會倡議。

全體與會代表合影

“面向公共服務能力提升的數字檔案資源整合與創新”是21世紀社會轉型和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為提升國家信息化治理能力、數據資源可持續發展能力、公共服務協同創新能力和社會治理信息安全能力而召開的一次全球性學術研討會。這是一次跨國界、跨地區、跨學校、跨部門的新融合,是協同創新的新起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課題組所取得的成果在本次會議上得到了所有與會嘉賓的認可與肯定,這不僅是對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的肯定,也是對數字檔案資源整合與創新所能發揮的作用的肯定。整個會議期間,37位中外發言人圍繞會議主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討和交流,旨在共同匯集新思路、創造新成果、形成新理論、指導新實踐、取得新突破,不斷推動數字檔案資源研究的進步和發展,與會者享受了一場數字檔案資源演講的盛宴。

兩天的會議雖然已經結束,但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提出的全球協同創新合作才剛剛開始起航。數字檔案資源的整合與創新關系人類過去、現在和未來活動憑証的留存與持續再用,關系組織社會記憶的維護、忘卻或重構,關系公民身份的識別、隱私保護、權益維護和社會認同。課題組在接下來的研究中將不忘初衷,繼續關注並解決這些問題,使數字檔案資源整合與創新更好地為公眾服務。

課題組供稿

(責編:實習生、張文卓(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