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中國文學人類學理論與方法研究”項目簡報(2014年)

2015年06月30日14:48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本項目於2011月2月20日舉行開題會議以來,2014年是第四個年度,按計劃應於2015年結項,本年度的進展要為明年結項工作做准備,特將研究進展情況和預計結項成果報告如下:

第一,確定中國文學人類學理論及方法論的核心內容

文學研究以作家作品為主,文化人類學研究以文化和文明為主。文學人類學的核心任務在於解答文學(作家作品)與文化的關系,具體表述為文學文本與文化文本的關系研究。就學界目前的人力資源分布情況看,研究文學文本的人數數以萬計,從《詩經》《楚辭》到《紅樓夢》,研究成果早已汗牛充棟,對現代文學的“魯郭茅巴老曹”研究陣容也顯得門庭若市,熙熙攘攘。而對華夏文化文本的探究,則顯得門可羅雀,成果寥寥。對這種冷熱不均學術偏向的清醒認識,是我們倡導跨學科的文學人類學研究方向的初衷,也預示著本課題尋找突圍的路徑與學術攻堅的方向——必須在現有的文藝理論和美學理論范式之外,尋求創建一套文化文本導向的新理論與新研究范式。

為理清文化文本與文學文本的關系問題,課題組在2013年12月推出階段性成果《文化符號學——大小傳統新視野》一書(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提出系統的文化文本的符號編碼理論,特別針對中國文化的國情,突出深厚而悠久的歷時性編碼層級的意識與實際的可操作性、應用性,包括從甲骨文及《周易》產生,到曹雪芹、莫言小說的全覆蓋性,盡量避免為理論而理論的空疏與無用。本年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入,集中攻堅的理論難題是:闡述驅動華夏文明的文化文本符號編碼之原型動力要素,嚴格按照年代順序梳理出中華核心價值觀的形成過程。從與時俱進的新知識視角,重新講述“中國故事”。

第二,作為階段性成果,本年度完成著作四部

其一,完成並出版專著《圖說中華文明發生史》,南方日報出版社2015年1月。

其二,主編文集《玉成中國——玉石之路與玉兵文化探索》,中華書局2015年1月。

其三,完成待出版專著《玉石之路踏查記》,甘肅人民出版社2015年即出。

其四,與復旦大學出版社簽訂出版意向,比照國際宗教社會學大師馬克斯·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思路,撰寫《玉教倫理與華夏精神》一書,在2015年以中文和英文兩種版本推出。

這些著述的主要內容是從核心神話信仰的史前之根探討華夏核心價值形成,並說明玉石之路所開啟的西玉東輸運動,如何演化成催生中原文明國家的物質與精神要素,說明使得中國文明有別於世界其他文明古國的特殊性所在。

其主要創新觀點概括如下:

一、 華夏核心價值的由來及其物質原型辨析。

天人合一源自神話想象和神話思維,而不是源自哲學的形而上理論建構。天人合一在拜物教盛行的玉教信仰支配下,就以有形的可見的玉器為天與神的代表或符號物。這才驅動史前人類採玉制玉佩玉的一整套行為模式。部落社會統治者個人生前佩玉和死后葬玉,都是天人合一神話支配下的行為,此類行為早在文字書寫的文明出現以前五千年,就存在於東亞地區。以距今約兩千年的西漢帝王金縷玉衣升天制度為極端和巔峰狀態。換言之,玉是天人合一的中介物,天人合一神話觀就體現在玉人合一的行為實踐中。以玉代表天的神話觀,其最明晰的証據是小傳統的書寫記錄:秦始皇首創的傳國玉璽上“受命於天”四字。文字記錄是距今兩千年前后的秦帝國,其神話信念卻來自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從距今八千年到距今兩千年,這裡有六千年持續未中斷的拜玉文化,稱之為玉器時代,是華夏文明的根基所在,也是本項目組重新理解和重新詮釋華夏文明奧秘的關鍵。

二、絲綢之路的形成史及其文化功能研究。

“一路一帶”的國家發展戰略,給人文研究帶來的激勵與召喚作用,直接體現在本項目組的研究對象方面:為了說明由德國人李希霍芬等命名的“絲綢之路”之由來,尤其是它在華夏國家視野中的性質和意義,必須深入展開田野考察和文獻研究並重的作業范式,發掘本土立場和本土視角的文化傳播事實本相。調查研究的結果,使我們認識到,絲綢之路的命名有其局限性,即局限於歐洲人的立場,解答自古以來困擾著歐洲人的東方絲織品來源與路徑問題,不能有效解答這條路線何時開通,為什麼開通的華夏奧秘。換言之,是約四千年前開啟的中原統治者進口西域玉石的貿易運動,拉動絲綢的出口行為。所以說,所謂的絲綢之路,其實始於玉石之路。究竟如何,過去隻有媒體主導的考察活動,缺乏學界的規模性參與,許多問題懸而未決。有鑒於此,本項目組除了反復討論基於本土立場的玉石之路起源論,由玉石之路演化出絲綢之路和黃金之路、佛教東傳之路的事實,並於2014年7月聯合甘肅省委宣傳部、《絲綢之路》雜志社,全面開展河西走廊一帶的文化調研活動,命名為“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此項工作雖屬於學術研究,卻給中國西部地方文化建設帶來創新契機和拉動作用。甘肅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連輯同志親自出席啟動儀式並給考察團授旗,前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鄭新淼同志親自加入玉帛之路考察團,15天驅車行程4300公裡。同甘共苦,翻山越嶺,下戈壁沙漠,一路走來,為的是厘清史前以來的文化通道情況和玉文化分布遺跡。本年度還舉辦兩次玉石之路山西道實地考察調研活動,撰寫出四萬字的調研報告。其主要創新在於,揭示出絲綢之路的前身為玉石之路,它第一次給中原國家帶來規模性的優質和田玉白玉資源,由此引發“白玉崇拜”現象,我們概括為玉教神話觀的一次“新教革命”,它有效扭轉了中國玉文化史八千年的發展方向,即從多點開花的地方玉崇拜轉向昆侖山一地的和田玉崇拜,支配著以后三千年的資源輸送(物質)與核心理念建構(精神)。相關的問題探討撰寫為系列論文《白玉崇拜及其神話歷史》、《山海經與白玉崇拜的起源》、《多元如何一體:華夏文明構成的奧秘》等,正陸續發表。

今年研究的特色在於理論與實踐並進,遵循理論來自實踐的原則,對於中國學者而言,需要集中認知的是中國文化文本的內生特質、文明的驅動力以及符號編碼與再編碼的歷程。要弄清文學文本與文化文本的關系,難點在於確認文化文本的原型編碼構成及其地理空間與歷史演變。本年內的研究進展突出,不僅基本上找准了理論創新的方向,形成華夏文本系統詮釋的因果模型范式,還探索到本土信仰被取代和替換的層面,預示出未來探討的新問題,撰寫“從玉石之路到佛像之路”的系列論文,說明產生於印度的佛教為什麼不向西亞歐洲傳播,偏偏向東傳播,成為播洒到整個東亞地區的外來信仰。從新疆的克孜爾石窟,到敦煌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再到天水麥積山石窟,大同雲岡石窟和洛陽龍門石窟,佛像石窟寺的東傳路線圖,幾乎是對周穆王以來的西玉東輸路線圖的復制拷貝。原來在文明起源期中原以外的西北少數民族承擔西玉東輸二傳手功能,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仍然是西北少數民族充當西佛東輸的二傳手功能,隻要看《魏書》《資治通鑒》等正史講述的拓拔魏如何先滅甘肅武威的北涼,將佛教石窟寺從天梯山搬到首都平城(大同),建起雲岡石窟,再經過向南遷都至洛陽的舉動,完成中原腹地石窟寺之最——龍門石窟的建構全過程。

從玉石之路到佛教之路,體現中國境內多民族的多元文化融合之路,其最根本歷史經驗就是以互利互惠原則來兼顧不同族群各取所需的利益訴求,凝聚為玉教神話的和平主義表達模式即“化干戈為玉帛”,這是全世界罕見的解決民族沖突的中國特色歷史經驗所在,可以對當代民族問題的解決之道提供寶貴借鑒。

如果說對絲綢之路前身玉石之路的探索,找到華夏文明構成的一條文化傳播生命線,那麼從玉石之路到佛教之路的研究,將從世界體系的全局觀點上,給中華文明發生和發展的研究帶來新的理論突破,能夠有效刷新西方學者提出的“佛教征服中國”說,從玉教神話及其原有的拜物教傾向上解釋一個崇拜“像”的外來宗教——佛教,為什麼不能西傳(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共同禁絕偶像),卻得以東傳的奧秘。由於此類新觀點的提出不只是來自書本知識,而基於中國本土學者踏查數萬公裡的實地調研經歷,其所帶來的“中國故事”將異於常識的版本,並將具有中國專利的知識產權,引導未來的人文創新方向。

第三,課題組參加會議和媒體宣傳報道情況

本年度課題組組織和參加的學術會議主要有:

1.“中國玉石之路與齊家文化研討會暨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動”(甘肅、青海、陝西)

2. 玉石之路山西道調研工作會議(6-7月,山西:大同、代縣、太原)

3. 中國文學人類學理論與方法課題工作會議三次(北京、上海、西安)

4. 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第十一屆年會暨國際學術討論會(9月18-21日,吉林延邊)

5. 第九屆紅山文化高層論壇(8月12-14日,內蒙古赤峰),

6. 第十屆北京論壇(11月8-10日,北京釣魚台國賓館)

7.第六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12月8-14日,台灣台中)

媒體宣傳與學術評價:

1.7月以來在新華網、甘肅新聞網等發表考察手記《金張掖,玉張掖?》、《重逢瓜州日,鎖定兔葫蘆》、《大頭山圓夢》、《游動的玉門關》、《永靖王家坡:黃河岸邊邂逅齊家玉》等多篇。

2.《絲綢之路》雜志2014年第19期發表李永平教授的評論文章《齊家文化與文化擔當》。

3.《中國文物報》10月10 日發表柳倩月教授評論《重走玉帛之路,探秘文明之源》。

4.《神州》雜志2014年第10期發表記者香玉的評論文章《葉舒憲:解讀文學人類學對中國文化的新認識》。

5.《蘭州晨報》2014年8月14日發表首席記者雷媛的採訪報道:《玉帛之路——一次文化再發現之旅》,全面介紹了本課題組織的“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動”及其學術創新意義與現實意義。

6.《文明》雜志2014年第8期“文明人物”欄發表蘇永前寫的“中國文藝家先進人物”報道《葉舒憲:人文學者的世界視野與本土情懷》

7.《中華讀書報》2014年8月6日發表章米力的報道《絲綢之路背后的玉石之路》,介紹了玉石之路研究的進展與理論創新。

8.《中國新聞出版報》2014年9月2日發表記者李子木的採訪《葉舒憲:精鋼不做鉤》

9. 9月17日,第五屆全國高校社科學報評優結果公示,本課題首席專家在《百色學院學報》主持的欄目“文學人類學”被評為“全國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欄目”,該刊也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

10. 《中國文物報》6月27 日發表柳倩月評論《跨學科新范式:文學人類學給中國神話學帶來什麼》

11. 課題組首席專家主編的“神話歷史叢書”(南方日報出版社)年內出版2種,分別是金立江《蘇美爾神話歷史》和葉舒憲《圖說中華文明發生史》。后者由國內史學界泰斗級學者,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專家李學勤教授撰寫序言,認同並推介文學人類學一派提出的大傳統理論。

12.中共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連輯評價本項目組的玉石之路研究之現實意義:第一,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需要更深厚的學術研究作理論支撐。從西玉東輸到西佛東輸,文化的內核仍然是“和”。玉石之路研究,是一件很有遠光的事。目前人數不多,但很可能會載入史冊。第二,把玉文化作為重要課題,填補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內容建設的空白。可考慮成立玉文化研究的專門學術機構,建議把玉文化研究基地放在甘肅。(見《在中國玉石之路與齊家文化研討會暨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動啟動儀式上的講話》,《絲綢之路》2014年第19期,第4-7頁)

第四,本課題組織的學術欄目

1.為《中國比較文學》雜志2014年第3期組織專欄“神話歷史:探尋神話的歷史原型”,發表論文4篇,其中英文論文1篇﹔

2.為國家社科基金資助刊物《陝西師范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組織專欄“文學人類學研究”,發表論文2篇:《論四重証據法的証據間性》和《神話學視域下的人馬關系》,對2005年以來提出的新方法論即四重証據法展開10年回顧與研究展望,強調在重建失落的文化文本方面,各種証據之間的互証互闡作用關系。

3.為國家社科基金資助刊物《民族藝術》組織1-6期的專欄“神話-圖像”,發表論文6篇。

4.為少數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的地方院校《百色學院學報》1-6期組織“文學人類學專欄”,發表論文20篇,譯文4篇。

5.配合國家需要,為中宣部《黨建》雜志和《人民日報》撰寫推介文章3篇。

第五,課題組內部成員變動說明

鑒於2010年申報時原計劃的人員變動情況,以及考慮到新興學科的研究團隊建設及后備人才培育,本課題組成員變動如下:

本課題的子課題負責人彭兆榮教授和徐新建教授分別獲得兩項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系探索研究”和“中國多民族文學共同發展研究”。並於2011年11月 25日和12月11日分別在廈門大學和四川大學召開了開題論証會議,此后二位的主要精力用在其各自的重大項目上,所以課題組及時調整子課題研究方向,壓縮了原計劃內容,新增以絲綢之路形成史(玉石之路)及其文化功能為主要攻堅的新方向,作為中國文化文本認識創新的基石。這是需要特別說明的。

目前課題組在國內五個城市組織文學人類學讀書會,在啟發文化自覺和推廣新理論新方法的同時,大力培養青年學者,形成文學人類學研究的后備力量群體,吸收他們加入並承擔部分子課題。他們是:譚佳(文學人類學讀書會北京召集人),李永平、蘇永前(文學人類學讀書會西安召集人),楊驪(文學人類學讀書會成都召集人),唐啟翠、安琪(文學人類學讀書上海會召集人),馮玉雷(中國文學人類學研究會甘肅分會負責人,《絲綢之路》雜志主編),金立江、唐卉、柳倩月(湖北恩施讀書會召集人)、胡建升、章米力、公維軍(上海交大)等。

第六,預計2015年結項成果規模:

階段成果 + 最終成果 = 90篇論文 + 10部書

理論創新系列一:總論

《文化符號學——大小傳統新視野》(階段成果2013已出版)

《文化人類學新論》(未出版)

《文學人類學新論:玉教倫理與華夏精神》(階段成果2015將出版)

理論創新系列二:“神話歷史”

《蘇美爾神話歷史》(階段成果2014已出版)

《希臘神話歷史》(未出版)

《圖說中華文明發生史》(階段成果2015年1月版)

《韓國神話歷史》(階段成果2012已出版)

方法論及田野案例系列

《四重証據法研究》(未出版)

《玉成中國:玉石之路與玉兵文化探索》(階段成果2015年1月版)

《玉石之路踏查》(階段成果2015將出版)

《詩經的文化人類學》(增訂版)

第七,2014年度發表階段性成果目錄(論文及訪談)

1. 解讀神話的文化密碼,《華商報》1月26日,http://hsb.hsw.cn/2014-01/26/content_8526169.htm

2.神話學的當代意義,《人民日報》1月28日

http://hb.people.com.cn/BIG5/n/2014/0207/c194088-20516794.html

3. 《山海經》與白玉崇拜的起源,《民族藝術》2014年第6期(CSSCI)

4. 竹節與花瓣形玉柄形器的神話學研究,《民族藝術》2014年第1期(CSSCI)

5. 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文明的傳承者,《黨建》2014年第3期

6. 為什麼說玉文化先統一中國,《百色學院學報》2014年第1期

7. 中國神話學的文化意義,《文藝報》2014年3月14日專版, 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4-03-14/74943.html

8. 玉兔神話的原型解讀,《民族藝術》2014年第2期(CSSCI)

9. 發現“口耳間的中國”,《人民日報》2014年5月1日第八版

http://gs.people.com.cn/n/2014/0501/c188871-21116787.html

http://news.163.com/14/0501/06/9R4V3F7D00014AED.html

10.大數據時代的民間文化保護與研究,《民間文學論壇》2014年第2期

11. 玉帛為二精神話考論,《民族藝術》2014年第3期(CSSCI)

12. 從漢字“國”的造字原型看華夏國家起源,《百色學院學報》2014年第3期

13.以物的敘事重建失落的歷史世界,《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7月4日

14. 玉石之路與華夏認同,《中外文化與文論》2014年第26輯

15. 《天問》虯龍負熊神話解,《北方論叢》2014年 第6期

16. 論四重証據法的証據間性,《陝西師范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CSSCI)

17. 東亞玉文化的發生與玉器時代的分期,《河南社會科學》2014年第6期(CSSCI)

18. 特洛伊黃金與石峁城玉器,《中國比較文學》2014年第3期(CSSCI)

19. 西玉東輸雁門關——玉石之路山西道調研報告,《百色學院學報》2014年第4期

20. 神話觀念決定論,《百色學院學報》2014年第5期

21. 從玉教神話到金屬神話——華夏核心價值的大小傳統源流,《民族藝術》2014年第4期(CSSCI)

22. 玉教倫理與華夏精神,《社會科學家》2014年第12期(CSSCI)

23. 重逢瓜州日 鎖定兔葫蘆, 《蘭州學刊》2014年第 10期(CSSCI)

24. 游動的玉門關,《絲綢之路》2014年第19期

25. 金張掖,玉張掖,《蘭州學刊》2014年第 10期; (CSSCI)

26. 玉石之路黃河道再探,《民族藝術》2014年第5期(CSSCI)

27. 玉教、玉石之路、新教革命,《中國玉文化》,2014年第4期

28. 玉石神話背后有一種“玉教”嗎——華夏文明信仰之根的討論,《百色學院學報》2014年第6期

29.石峁遺址的發現與中華文明探源的進路,《中國比較文學》2014年第3期(CSSCI)

30. 文化大傳統之“述”與“見”:田家溝出土玉蛇耳墜再探,《百色學院學報》2014年第1期

31.玉石之路山西道代縣路段再探,《百色學院學報》2014年第4期

32.儒家經典的人類學研究與反思——以《周禮》研究為中心,《青海民族研究》,2014年第4期(CSSCI)

(課題組供稿)                     

(責編:實習生、張文卓(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