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交通大學致遠講席教授王寧擔任首席專家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馬克思主義與世界文學研究”1月10日在北京舉行了開題報告。此次開題報告別具一格,以“馬克思主義與世界文學”學術研討會的名義舉行,會議由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和清華大學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共同舉辦。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王杰主持會議,上海交通大學文科建設處代表劉津芳出席會議並代表上海交大文科處作了發言。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20多位文學理論研究專家學者圍繞會議主題展開了學術探討與思想交流。
為了更好地對課題的現狀進行評估並對其未來的前景作出預測,課題組特聘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國文學組召集人張江研究員擔任專家組組長。張江研究員首先介紹了這個課題的立項過程和意義,並衷心地祝賀課題組努力在建設中國特色的文學理論方面作出貢獻。接著,項目首席專家王寧教授作了主題發言。他首先對國內外馬克思主義與世界文學的研究狀況進行了歷史回顧,從“世界文學”概念的考察展開話題。他指出,一般認為,“世界文學”這一術語是1827年歌德在讀了一些包括中國文學在內的非西方文學作品后,創造出來並加以詳細闡釋的一個具有“烏托邦”色彩的概念。而早在歌德之前,詩人魏蘭、哲學家赫爾德等人也曾使用過“世界文學”這一術語﹔馬克思、恩格斯十分關注世界文學現象,在《共產黨宣言》中將其作了擴展,從而使得所有人類的精神文化產品的生產也被包括進來了,他們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和文化的運作規律的發現賦予我們以一種開闊的、超越民族國家視野的全球視野來考察世界文學。在當今的國際比較文學和文學理論界,關於世界文學問題的討論已經伴隨著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和世界主義話語的興起而成為又一個熱門話題。
王寧教授代表課題組作主題發言
王寧教授特別對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文學研究進行了細致的梳理。他以馬克思主義為基准,檢省“西馬”一些代表性人物的主要觀點,清晰地論述了威廉斯、詹姆遜等人是在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影響下對世界文學進行的研究。王寧還以莫瑞提的《世界文學構想》、佛克馬的《總體文學與比較文學問題》等具體作品分析說明,在面對全球化時代的大趨勢下,他們自覺地把本國的文學研究放在一個世界性的語境下進行研究﹔戴姆拉什在《什麼是世界文學?》中更是突破了西方中心主義的思維模式,把世界文學看做一種文學生產、出版和流通的范疇。然而,這些西方學者或多或少地忽視了東方馬克思主義對世界文學的研究。除此之外,王寧還專門談論到蘇聯的文學研究與馬克思主義之間的關系,蘇聯高爾基世界文學研究所1980年代出版的力作《世界文學史》既克服西方中心主義,也沒有表現出東方中心主義,展現出與法國學派、美國學派相抗衡的蘇聯學派的獨特性。最后,王寧把研究轉向國內,談到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與世界文學研究狀況。他認為,自魯迅以來,陳獨秀、瞿秋白等人都有相關論述,尤其是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這是站在馬克思主義立場上對世界文學的一種發展﹔特別值得提出的是,最近10年來許多中國學者對世界文學的重新關注和研究表明,世界文學必須包含中國文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所所長、國家社科基金外國文學組召集人陳眾議研究員說,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在世界上影響的逐步擴大,我們要讓世界上的文藝理論家重視中國學者的立場和觀點,因為我們被忽略得太久了。當然,我們同時也要對自己在相關理論研究上與西方之間的差距有清醒認識,我們現在發出去的聲音在世界范圍的反響還是有限的,因為世界核心利益集團還沒有真正接受我們。而且,任何基礎性的研究工作都要花大力氣,世界文學迄今看來可能還只是一個願景。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黨委書記、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專家張政文研究員贊同課題的研究方向,認為課題研究准備充分,開題很系統。他同時提出了一些具體建議:首先,理論立足點非常重要,西方馬克思主義各學派觀點繁多,一個堅實的靈魂或者立足點才能把它們貫穿起來﹔其次,要高度關注馬克思對世界文學的期待是基於唯物史觀的世界歷史,而“世界歷史”也有一個發展史的問題,如馬克思主義與古希臘羅馬時期的世界歷史觀就不同﹔再次,關於一些具體作家作品,在何種意義上,用什麼標准衡量才是“世界文學”的?這涉及到文學的經典化過程,例如巴爾扎克在歐洲的地位並不像我們認為的那樣高。總之,課題研究不能停留在單一的知識性的完整描述層面,而需要在理論深度上有所創見,還要在研究方法上進行一些諸如數據庫建設之類的具體工作。
在會議上,各位專家就課題所涉關鍵問題從不同的方面進行了探討。例如,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副所長張輝教授認為,世界文學不只是一些文學文本,而且還有文學觀念的歷史發展。南京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何成洲從世界戲劇的流傳獨特性強調其市場依賴性。清華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專家劉世生從語言學研究角度提出研究范圍的限定問題和各子課題組的協調問題。其他一些會議專家提出,課題規模比較宏大,因此在研究中需要進一步加強思想與理論核心觀點的貫徹,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可以考慮建立一套適合的數據庫系統。
會議最后在張江研究員的主持下對課題進行了總結,全體專家組成員一致認為:該課題的選取具有學術前沿性和文化急迫性﹔課題展開的思想與理論准備完備、充分﹔課題解決理論與學術重點與難點的技術路徑有效而實際﹔課題的研究預期明確並富有很高的學術性和文化普及性。希望通過課題研究,能夠給學界一個關於馬克思主義與世界文學的系統的思想總結與闡釋。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