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林一:中國戲曲“走出國門”的新思路

2015年06月25日11:40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中國戲曲“走出國門”的新思路

  京劇《夜鶯》

  京劇《白蛇傳》

  世界對中國文化藝術並不陌生。所謂“中國文化藝術”首先應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可識別性,這種可識別性不僅體現在感觀層面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文化內涵和藝術特征上。中國戲曲是被公認為具有這種可識別性的中國文化藝術的典型代表。長久以來,中國戲曲已經是中國文化藝術“走出國門”的重要成分之一,其“走出去”的效果在梅蘭芳時代就有獨特的體現——中國戲曲由此被世界戲劇界列為世界三大戲劇體系之一。新世紀以來,在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框架下,昆曲、京劇分別於2001年和2010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進一步體現了以戲曲為代表的民族特色鮮明的中國文化藝術的世界共享性。

  然而,在中國文化藝術“走出國門”的過程中,留給人們的反思也是多樣的和復雜的。其中,關於“受眾”的討論近期才逐漸進入主要議題,“為中國文化藝術尋找適宜的國外受眾”是提升中國文化藝術“走出國門”之有效性的重要環節之一。文化藝術的傳播,尤其是國際傳播,有其自身的基本規律,對於像中國戲曲這樣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獨特的藝術體系和審美標准的中國文化藝術,在今天的全球化背景下,在文化多元性、藝術多樣性的背景下,即便是在國內的傳播都很難再度回到早期戲曲傳播的“大眾性”階段,但我們一定能夠找到一些特殊的群體、適宜的群體,他們具有某種需要並具備某種素質,能夠較為有效地欣賞和接受中國文化藝術,並繼而成為中國文化藝術在他國的傳播者。因此,中國文化藝術“走出國門”迫切需要在找到“適宜的受眾”和構建“多層次受眾體系”等方面開展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這是20世紀初提出的“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發展到今天這個新階段的必然要求,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賦予了中國文化藝術“走出國門”之戰略以全新的意義和深刻的內涵,隻有通過深入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有機結合,才能夠使中國文化藝術“走出國門”進入新階段。

  “具有某種需要並具備某種素質,能夠率先、較為有效地欣賞和接受中國文化藝術,並繼而成為中國文化藝術的傳播者”的那些“特殊的群體,適宜的群體”可能首先是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藝術學者、藝術教育家、藝術創意與管理者、藝術機構、媒體等與文化藝術密切相關者。梅蘭芳訪美和訪蘇的歷史實踐表明:中國文化藝術的對外傳播要樹立“受眾”的觀點,要研究受眾的構成,誰是最合適的目標受眾?為此,梅蘭芳精心准備了八年,才開始旅美行程。梅蘭芳每到一處,都要與當地的藝術家、藝術學者、藝術評論家等進行座談、交流,與媒體見面,得到同行的認可、評價,通過藝術家同行的接受來影響和帶動其他受眾的理解、欣賞和接受。在美國,梅蘭芳被波莫那學院和南加州大學分別授予榮譽博士學位。在前蘇聯,中國戲曲被世界戲劇家同行確立為世界三大戲劇體系之一。“找到適宜的受眾”是提升中國文化藝術國際傳播有效性的有力途徑。

  西方學者赫斯曼1983年從文化市場學的角度提出了關於文化藝術產品適宜消費者的三個層次論,赫斯曼認為:文化藝術產品因其具有抽象性、主觀體驗性、非實用性、獨特性和整體性五大特點,而不同於其他產品。從市場學的角度分析,文化藝術產品最合適的接受群體首先是藝術家本體,然后是藝術領域的其他工作者,最后才是廣大受眾。1993年,國際文化市場學家科爾伯特教授進一步提出了關於文化藝術產品的復雜性理論,他認為,文化藝術產品因其獨特的藝術或技術特征,受眾需要首先熟悉這類產品的藝術或技術特征才能欣賞和接受這類產品。因此,最合適的受眾首先是有能力了解和理解其文化內涵和藝術特征的那些群體,否則,會因為不熟悉而拒絕,因為理解的難度而不喜歡,因為最初的不喜歡的體驗,而導致很難第二次接近。故而長期以來,以中國戲曲為例,為了使海外“大眾”容易理解和接受中國戲曲,隻好選擇諸如《三岔口》《拾玉鐲》一類的“動作戲”作為對外演出的主要劇目,而那些承載著中國戲曲深刻的文化內涵、獨有的藝術特征、完整的美學體系的經典劇目卻難以為不同文化背景的“大眾”所共享。今天,這一“面向大眾”的“走出去”戰略與策略無論是基於歷史實踐還是基於經典理論,都不再能夠滿足體現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需要,中國文化藝術“走出國門”戰略需要更新理念,需要建立新的“受眾觀”。

  如果中國文化藝術“走出國門”面向的第一個群體是藝術家、藝術學者、藝術教育家、藝術創意與管理者、藝術機構、媒體等與文化藝術密切相關者,那麼,第二個群體可能是全球未來的藝術家及其相關群體,這個群體尤以當下的國外藝術大學的師生為代表。他們比一般大眾更具備深入理解和欣賞文化內涵豐富、藝術特征突出、美學體系獨特的中國文化藝術之素養,並且他們具有理解和欣賞中國文化藝術的主動性,希望探索跨文化的藝術創新,他們繼而將成為中國文化藝術在海外的傳播者。2007年,中國戲曲學院建立了由全球14所頂級戲劇院校和藝術大學組成的國際藝術實驗聯盟,5年中完成了11個合作項目的實施,有深入交流的海外藝術家和藝術大學專家1181人,涉及36個國家,這個群體不僅在北美成功演繹了戲曲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而且在歐洲成功巡回商演了戲曲版的《夜鶯》,這個群體所培養和影響的當地受眾不僅從數量上迅速成長,而且從接受程度上逐漸趨於對“原汁原味”的追求。以中國戲曲學院和美國賓漢頓大學共建的中國戲曲孔子學院為突出代表,自2009年至2013年底,戲曲孔子學院除了漢語課程以外共開設了21門京劇課程,分別學習戲曲身段、武打、臉譜、音樂等,選課學生433人,所開展的中國文化藝術活動、講座、展覽和演出,累計受眾三萬余人。不僅如此,戲曲孔子學院已經連續兩年入選美國政府的“星談計劃”,美國政府每年撥款9萬元美金來舉辦“中國之聲:從京劇表演中學習漢語”夏令營。第三個群體才是有個人興趣的普通大眾。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中國文化藝術‘走出國門’戰略與策略研究”課題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基於以上三個層次構建的系統化的中國文化藝術“走出國門”受眾拓展戰略能夠更有效地傳播中國文化藝術,更真實地展現中國文化藝術的核心價值體系、獨特藝術魅力、深刻文化內涵,更持續地吸引不同層次的國外受眾。

  因此,中國文化藝術走出國門戰略要建立復雜系統的新觀念,從過去注重大事件、大影響、大規模的“熱鬧文化戰略”向注重文化內涵、注重藝術價值、注重美學引導的“深入心靈”的系統化文化戰略轉移,充分研究多層次的目標受眾。國家戰略上,要加大對中外藝術家群體、藝術學術群體、藝術創意和管理群體,以及藝術機構、媒體等相關群體的深度合作予以政策支持和資源配置上的支持﹔要鼓勵和實質性的扶持中國文化藝術走出國門在組織形式上的創新,中國戲曲孔子學院是典型代表之一,就像戲曲進入海外校園、課堂一樣,通過組織形式的創新,將中國文化藝術經典課程開進國外校園、課堂﹔要加大力度鼓勵和實質性地扶持中國文化藝術走出國門的內容研究、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人才培養,節約成本,提高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作者為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中國文化藝術‘走出國門’戰略與策略研究”首席專家)

(責編: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