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國家知識產權文獻及信息資料庫建設研究”工作簡報 2014年第2期

2015年06月24日15:38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中國知識產權文獻與信息資料庫”測試版網站正式上線運行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知識產權文獻及信息資料庫建設研究”旨在研究我國知識產權文獻及信息資料庫如何收集、整理、分類、整理、加工,並在此基礎上建立知識產權文獻及信息資料庫。在信息網絡時代,人們查找信息更多地借助於開放式網站。為此,國家知識產權文獻及信息資料庫建設課題組在關於國家知識產權文獻及信息資料庫建設基本原理、思路、方法等宏觀問題的研究基礎上,逐步將研究重心轉入建立和運行測試版資料庫(Demo)。此思路和研究內容得到了本項目中期評估評審專家的一致肯定。

課題組在2014年年初即開通了“中國知識產權文獻與信息資料庫”測試版網站(http://www.ipknow.cn,中文名:知信通)。該資料庫網站開通以來,課題組組織研究人員圍繞網站建設進行了艱辛的努力,現將有關情況介紹如下。

一、檢索界面

本網站涉及的資料庫界

二、主要分庫及內容

本資料庫包含以下分庫: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知識產權司法案例、知識產權科研項目、知識產權論著資料、知識產權教育培訓、知識產權人物、知識產權機構、知識產權大事,以及知識產權百科。

(一)知識產權法律法規

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庫檢索界面如下:

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庫,按照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分類原理,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收錄了約4000部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和其他規范性文件,其中完成審核的1700部。另外,還包括日本、韓國、美國、墨西哥、德國等少數國家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以及我國台港澳地區的部分知識產權規范。

為最大限度地為公眾提供具有價值的文獻和信息,本庫與其他單位現行法規庫相比,增加了法律內涵、法條釋義、制度沿革、相關規定、學理解析和他山之石等詮釋性內容,與法律法規配套,其中各術語的內容如下:

法條釋義:法條內容的解釋﹔ 制度沿革:發條對該條涉及制度的發展沿革情況﹔ 相關規定:實施細則、相關法律對該條涉及制度的規定﹔ 學理解析:國內外學術界對於該條款涉及制度的認識﹔ 司法案例:涉及該條款制度的司法案例﹔ 他山之石:國際條約、主要國家和我過其他法域(如台灣)對這一制度的規定。

當然,基於目前研究人力限制,對現行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上述解釋和說明,只是針對極少量法律規定進行的。

(二)知識產權司法案例庫

知識產權司法案例庫檢索界面如下:

知識產權司法案例庫包括基礎案例和精品案例(熱點案例)等內容。其中,基礎案例主要收集了從1992年到2014年之間的由各級人民法院審理的知識產權案件。目前這些案件按照學科進行分類,主要分為商標、專利、著作權、不正當競爭、網絡傳播、植物新品種、技術合同等類別,共計60896件。但目前審核通過在前台可以檢索的隻有1791件和待審核的59105件。

精品案例庫方面,最高人民法院自2007年起評選並公布“知識產權司法保護10大案件”,至今已評出“10大案件”60件。自2009年開始在10大案件之外同時公布50個典型案例,至今已公布250件典型案例。在能夠找到判決書的情況下,課題組對“10大案件”、“50個典型案例”都進行了收錄。其中以民事案件為主,同時包括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如2008年10大案件中包括7件民事案件,2件刑事案件和1件行政案件﹔2009年則有8件民事案件,刑事和行政案件各為1件﹔2012年仍然是8件民事案件、刑事和行政案件各為1件﹔2012年的50個典型案例中,民事案件41件,行政案件5件,刑事案件4件)。

在知識產權司法案例庫建設方面,課題組所做的工作不僅是收錄和審核、開放案例,而且對經典案例和熱點案例以及部分基礎案例進行了專業性的深度加工分析,從而可以為用戶提供專業性的增值服務。課題組近期主要目標在於集中精力加工部分重要案例,並將其作為實驗對象進行封閉的用戶模擬體驗測試,從而分析案例庫存在的問題並及時進行改正。修正后的案例庫再投入第二輪的用戶體驗測試,根據反饋意見進行新一輪的修改,如此反復數次直至確定案例庫建設的數字化模板,爭取使數據庫達到既體現專業性又能讓普通用戶舒適便捷使用的水平。在以上各階段任務完成后,擬計劃投入大量專業人員對龐大的案例數據資料進行標准化加工,以達到節省人力資源、避免重復勞動的目標。

在項目研究中,精品案例組與基礎案例組進行密切合作,共同探討案例加工的標准化問題。截止到目前,已經加工的案例有1791件,其中熱點案例1009件,約佔已加工案例總數的56.34%,精品案例297件,約佔已加工案例總數的16.58% 。課題組還創造性地設立了重要案例的案例地圖模塊,以便更加直觀地掌握案例的基本內容和主要觀點與信息。同時,注意增加新近年份的案例,一方面滿足了案例更新的需求,另一方面保証了對司法判決及其演進變化的完整展現。

由於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知識產權司法案例在知識產權文獻及信息資料庫中的基礎和重要地位,課題組在以上兩部分重點加強了研究力量。

(三)知識產權科研項目

知識產權科研項目檢索界面如下:

我國每年各級各類部門投入了大量經費用於設立知識產權科研項目研究。然而,受制於信息傳播和公開等因素影響,大量有價值的知識產權科研項目文獻和信息無法實現共享。本課題增設知識產權科研項目文獻及信息庫有其獨特意義。

本部分主要收錄來自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司法部、科技部、國家知識產權局、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資助的各類知識產權科研項目。本資料庫庫收錄了近些年來知識產權領域的科學研究項目,內容涵蓋了著作權、商標、專利、植物新品種等與知識產權相關的項目信息。通過資料庫可以檢索到的版塊包括項目名稱、立項日期、項目編號、項目類型、項目性質、負責人、依托機構、研究成果和完成時間等。經過人工的完善,資料庫庫的范圍廣泛、內容較齊全,在現有的數據基礎上進行了加工和鏈接,是項目申請人查詢已有項目信息的較好選擇。

(四) 知識產權論著

知識產權論著檢索界面如下:

知識產權論著是知識產權文獻及信息的重要內容。限於人力資源以及版權問題,本資料庫隻收錄論著相關題錄信息。

在知識產權全論文方面,本資料庫收錄期刊論文、學位論文、會議論文,具體收錄條目如下:期刊論文(2485)、學位論文(414)、會議論文(401)。知識產權著作及其他資料方面,收錄有專題著作(1376)、學習考試用書(81)、年鑒年報(67)、統計資料(185)。

(五) 知識產權教育培訓

知識產權教育培訓檢索界面如下:

知識產權教育培訓文獻及信息有利於知識產權知識的普及和人才培養。本資料庫包含了學歷學位教育和在職教育兩個模塊。

上述資料庫中,學歷學位教育板塊包含十個信息項:學校簡介、師資力量、代表成果、招生簡章、培養方案、課程設置、教學計劃、教材講義、試卷、教學論壇。在職培訓板塊包含的信息項有:主辦單位、官方網站、單位地點、培訓時間、專業類別、培訓性質、培訓性質、聯系方式、培訓主題、培訓師資、培訓對象、培訓單位簡介、培訓課程內容、培訓課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課題組為兩個板塊設計的信息項涵蓋了一個高校學歷學位教育和一個在職培訓課程的各方面,整合了關於學歷學位教育和在職培訓的各種信息,同時進行規范化的分類,設計了快速搜索和高級檢索組成的搜索方式和合理的頁面布局,便於用戶的搜索和利用。

(六) 知識產權人物

本資料庫界面如下:

本資料庫收錄了來自知識產權行政管理、教學科研、司法審判和商業服務專業人士的信息數百條。

(七)知識產權機構

本資料庫界面如下:

本資料庫涉及的知識產權機構包括行政機構、司法機構、教研機構、商業機構等,在專業類別上,分為綜合、專利服務、商標權服務、著作權服務和其他服務。目前,商業機構的總體數目增至6590條,行政機構的信息為187條,教研機構107條。由於一些規模較大的律所、公司,在全國甚至港澳台地區、國外都有分支機構,為了使用戶能更清楚的了解商業機構的設置,特地在信息欄中增加了“分支機構”這一項。

(八)知識產權大事記

本資料庫檢索界面如下:

本資料庫庫是國內知識產權領域唯一的特色知識產權大事記資料庫,記載了自清末以來專利、商標、版權等領域中國內地發生的以及國際上與中國有關的知識產權重大歷史事件,事件性質主要包括政策與立法、行政執法與管理、知識產權機構、司法與維權、涉外事件、文化教育與人才培養、學術研究、應用。本資料庫涉及的知識產權大事不僅包括基本的事實情況,還包括大事的歷史地位和對知識產權的影響、意義、評價等,為研究中國知識產權的發展與嬗變提供最本源的素材。

本資料庫收錄的可供用戶查詢使用的專利權大事條目共352項,時間跨度為1859年至2014年,其中政策與立法性質的大事條目111項,行政執法與管理性質的大事條目52項,機構設置與變更性質的大事條目31項,司法與維權性質的大事條目18項,涉外事件58項,文化與教育性質的大事條目4項,會議與交流性質的大事條目26項,其他52項。可供用戶查詢的著作權大事條目227項,其中政策與立法76項,行政執法與管理14項,機構設置與變更17項,司法與維權13項,涉外事件44項,文化與教育32項,會議與交流14項,其他17項。可供用戶查詢的商標權大事條目69項,其中政策與立法相關事件22項,行政執法與管理10項,機構設置與變更2項,司法與維權8項,涉外事件11項,文化與教育1項,會議與交流9項,其他6項。

(九)知識產權百科

本資料庫涉及知識產權、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其他知識產權等方面的知識產權主題詞和百科詞條數百條。通過與資料庫內部建立鏈接關系,旨在使用戶比較便捷地了解相關知識產權術語的概念。

三、改進與展望

本測試版知識產權文獻及信息資料庫雖然已經上線且運行大半年,但無論是在樣本數量、樣本專業性深加工、資料庫內部有機鏈接,還是在檢索界面和用戶體念上都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在后續研究中加以解決。以下幾方面就是尤其值得重視的問題。

(一)使檢索頁面更友好、更科學

盡管課題組在進行頁面設計時一直以方便用戶使用為設計理念,但現在看來仍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力圖使檢索頁面更友好、更科學。僅以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庫為例,未來應當改進法律法規庫所採用的搜索技術,添加模糊檢索選項,以完善系統的檢索功能。另外,高級檢索中包含的很多欄目,諸如標題、法規類別、時效性等,如果用戶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欄目中添加信息,則系統默認為“且”的邏輯關系,即隻有該法律法規同時滿足以上幾個條件才能被檢索出來。例如,用戶在標題欄內輸入“專利”,時效性選為“現行有效”,檢索出來的結果則是“專利領域現行有效”的規范性文件,而沒有將“專利領域”或“現行有效”的規范性文件納入計算范圍。因此未來法律法規庫可以考慮添加“或”及“不包含”的邏輯選項,以使檢索功能多樣化,更能滿足用戶需求。

(二)為用戶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為實現“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本資料庫可以增加導航導讀服務、專家咨詢服務等,以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還可以為注冊用戶提供一些特色服務,如檢索歷史功能及文獻收藏夾功能。上述兩種特色服務可以稱得上是用戶定制服務,能夠全面地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

(三)增加樣本數量

本資料庫屬於測試版,與市場上運行的知識產權資料庫還有很大距離,尤其體現於資料庫中文獻及信息的數量和內容上。然而,測試版資料庫也需要一定數量的樣本支撐。從目前的情況看,樣本數量仍需要繼續增加。

(四)增加專業性深加工的數量

本資料庫一個重要特色是,相當一部分內容屬於專業性深加工的內容,可以為用戶提供專業性增值服務。但目前測試版資料庫中,專業性深加工的數量和內容仍然不夠,需要進一步增加專業性研究力量。

(五)保持資料庫內部運行的協調性、規范性

本資料庫內部分為多個版塊,但在內容上相互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性。現行測試版資料庫在技術上仍然需要解決內部有機銜接、實現“內鏈”的功能。同時,知識產權文獻及信息展現的結果,需要進一步統一規范,克服個別欄目不大統一的問題。

(課題組供稿) 

(責編:實習生、張文卓(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