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費威:食品安全與政府監管

2015年05月22日15:42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食品安全與政府監管

  食品安全是重大民生問題和經濟問題,近年來,政府監管力度的增強促進了國內企業對食品安全的供給,但我國目前食品安全供求失衡的問題仍然存在。

  食品安全供求失衡主要表現為食品安全的有效供給不足。一方面,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不完善,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薄弱以及企業趨利行為嚴重,致使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質的“食品安全”有效供給不足。另一方面,對食品安全的需求又在急劇上升。通過對消費者購買意願、信任感知、實際購買國內與國外食品的數量和價格、購買品牌等方面的比較,可以看到基於食品安全的表面需求擴張而有效供給不足的現狀。例如,國外奶粉搶購潮,進口與國產奶粉銷量的極大反差,都表明了我國食品安全目前仍然難以擺脫供求失衡的困境。從食品的銷售價格與銷量、內銷與外銷食品的質量安全控制、食品安全事件發生前后的企業規模、生產技術條件改良升級等方面的比較來看,一些食品表面上看似乎是供給過剩,而實際上則是基於食品安全的有效供給依然不足。

  在我國,激發市場治理優勢的政府監管機制是解決食品安全供求失衡的關鍵。食品市場是一個典型的“檸檬市場”,要解決我國食品安全有效供給不足的問題,單純依賴孤立的政府監管機制是不可行的。必須充分發揮而不是替代市場治理的作用,挖掘政府監管與市場治理的內在關聯互補性,激發政府監管對市場治理的協同優勢,食品安全的政府監管才能事半功倍。《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政府要在加強市場監管,彌補市場失靈等方面發揮主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也強調: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既是一個重大理論命題,又是一個重大實踐命題。“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格局,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體而言,必須依據有效供給不足的影響因素及機制設計理論,對應食品安全市場的供求雙方,從制約市場治理的價格、信譽、信息、信任與市場競爭等方面,研究並細化我國食品安全的供給推動、需求拉動與供求協調的政府監管機制。

  第一,應建立供給推動的政府監管機制。一是政府要從價格與質量安全、企業利潤的關系,市場結構、行業規模、企業特征角度,監督企業或行業形成符合投入產出比的價格機制。二是要依據信譽機制發揮作用的前提——市場利益的顯著增加與企業累積信譽所投入的適當成本,從不同質量安全等級對應合理價格的監督、不同類型企業的信譽與所在行業信譽的評估與公開、市場環境建設等角度,確立政府監管的信譽機制。三是要從企業規模、分布與組織模式、市場類型角度,通過對同類食品企業實施統一的市場准入與退出、獎懲措施等,加強行業規范,確立公平有效的市場競爭機制。

  第二,建立需求拉動的政府監管機制。政府要從食品的質量安全等級細分、不同消費者群體的收入水平、購買意願等需求影響因素角度,引導需求主體形成優質優價的價格機制。要依據信息機制發揮作用的前提——消費者理性推測與有效甄別,從食品安全知識傳播、虛假信息排查與立法規制、信息發送形式與披露時間、信息發布機構及再監督機構的角度,確立政府監管的信息機制。此外,為重建消費者信任機制,要從質量安全保証承諾規范化法制化、第三方(質量安全認証與檢測等機構)監督和失責的懲罰與退出、政府監管績效的公眾可信性角度,建立政府監管的信任機制。

  第三,建立供求協調的政府監管機制。政府要基於供求雙方的價格形成機制,依據當前食品價格與理論分析的均衡價格間的差異,量化價格與質量安全的不同關系,形成協調質量等級與價格的監管機制。要在量化企業食品安全懲罰與補償額度、消費者效用損失的關系基礎上,結合當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條款,從懲罰約束與利益補償的互補角度,進一步完善政府監管的獎懲機制。針對典型食品安全事件的跨區域產業鏈條化特征,應建立政府部門之間合作式的行政干預與經濟措施(補貼、保險等方式)的合理調配機制,誘導市場供求主體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總之,當前我國食品供給必須兼顧數量與質量安全,否則將進一步加劇供求失衡,引發經濟、政治與社會等一系列問題。在我國食品安全供求失衡的現狀下,針對我國政府監管與市場治理的內在關聯性不足等問題,從約束與激勵企業有效供給、培育消費者有效需求以及協調食品安全供求方面建立相應的政府監管機制,豐富立足於市場的我國食品安全政府監管機制理論,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加強政府監管體制和機制改革創新,提供重要的理論補充。在當前政府監管體制改革無法立即顯現作用的情況下,要從如何提高企業有效供給與如何滿足消費者有效需求的角度,進一步細化政府監管機制,激發市場治理作用,發揮政府監管的協同優勢。為健全我國食品安全的政府監管機制,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有力的理論依據。

  (作者單位:東北財經大學數學與數量經濟學院﹔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4CGL040﹞和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2JZD025﹞的階段性成果)

(責編:張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