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重視地名文化,就是重視我們的歷史

——訪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胡彬彬

2015年04月16日09:56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重視地名文化,就是重視我們的歷史

胡彬彬,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長江流域宗教文化研究》首席專家

“每一個地名都折射出中國歷史文化的變化”,說起地名文化,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胡彬彬強調,“重視地名文化,就是重視我們的歷史”。

“地名的故事·那些歷史那些鄉愁”系列報道近日在本報陸續刊發,地名文化引發專家學者的關注。地名文化應如何傳承和保護?改名現象該怎樣理性看待?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胡彬彬教授。

記者:您如何看待“地名文化”?

胡彬彬:“地名文化”作為一個概念,實際上包括了地名語詞文化和地名實體文化兩個層面。地名語詞揭示了地名的語源文化內涵,地名實體文化體現了其所指代實體的地理、歷史和鄉土等。地名語詞文化和地名實體文化互相依存,密不可分,二者共同構成了地名文化的全貌。地名文化記錄著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民族的變遷與融合、人們生活環境的發展變化,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遺產。

記者:我國的地名文化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胡彬彬:我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民族眾多,每一個地名都折射出中國歷史文化的變化。因此,我國的地名文化具有延續性、地域性和多元性三個顯著特征。

歷史地名作為一種文化遺存,與當地的民俗、傳說、宗教信仰、歷史人物等密切相關。以傳統村落為例,其命名方式雖有不同,但都包含了深厚的文化。不少村落以最早遷居於此的始祖來命名,如岳陽的張谷英村、新鄉的郭亮村。有的則與當地的人文環境有關,如長治的八義村,漢代因“八義士諫趙”得名“八諫村”,宋太祖趙匡胤經此地賜改為八義村。浙江、廣東、安徽等地的八卦村,則與村落呈八卦形的布局有關。其他的諸如鄉鎮、縣市甚至包括省區的命名,也無不體現出深厚的文化感。

有一些地名則體現了其復雜的歷史。例如,一些少數民族被中央政府通過各種手段使其順服,就在當地行政設立管理機構,重新命名。湖南省綏寧縣始建於北宋元豐四年(1081),當時稱蒔竹縣。那時,當地的苗瑤等少數民族不服歸順,朝廷數次派兵鎮壓。之后,崇寧二年(1103)更名綏寧縣,寓“綏之以寧”之意,沿用至今。其他如安化、安順、撫順、綏化、懷柔、懷化等縣市(區)一級的命名,都包含著這樣一種歷史。

我國傳統社會是一個宗族社會,人們的宗族觀念很強。於是,村落的名稱就以聚居地主要姓氏來命名,如李庄、何家嶺、張家鋪等,以這些方式命名的村落遍布中華大地,其中有很多都流傳到了今天。一些村落地名甚至擴大到了市一級,如石家庄、張家港等。但這種地名最開始是約定俗成的,穩定下來之后,才被官方直接採用。中國傳統村落的地名一般都是這樣形成的。它們是當地地理景觀的記錄、民俗心態的反映和地域文化的體現。了解這些地名,對於延續一村、一鎮、一縣,甚至國家的歷史文脈,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記者:一些地方為了提高知名度,直接以本地的山川改名為縣市名稱,如大庸改為張家界、徽州改為黃山等。您如何看待這種改名現象?

胡彬彬:重視地名文化,就是重視我們的歷史。我們認為,地名也是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演變的,但同一個地名,今天對應的地方與歷史上對應的地方,可能都不一樣,如果不明白這點,就容易導致一些問題。比如,史書上說曾國藩是湘鄉人。湘鄉這個地名自西漢時就有了,但一直在變化。僅1949年以來,就分別屬益陽、邵陽、湘潭等市,但今天的曾國藩故居所在地都不在以上幾個市,而在婁底雙峰。有些不懂這些變化的,就會產生疑問,曾國藩是湘鄉人,湘鄉現在歸湘潭管,為什麼他的故居現在婁底了?

有些地名的更改,可能對於當地的發展是有利的,比如大庸改成張家界,張家界的知名度確實要高出大庸,這種改名無可厚非。但是也有些地方,由於缺乏對地名文化的認知,意識淡薄,在行政區劃變更、城鎮化建設以及文字改革等活動中,隨意更改甚至廢除歷史悠久地名的現象確實時有發生,最后又被迫改回原來的地名。比如,1950年,襄陽改成襄樊,2010年又不得不改回襄陽。襄陽是一個深具歷史感的地方,劉備在這裡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奠定三分天下的局面。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這些唐代一流的大詩人都在這裡寫過詩。前一段時間網上流傳一篇帖子,說蘭陵改成棗庄、汝南改成駐馬店等這類改名是“古人有文化,今人毀文化”,雖然有點偏激,但代表了一部分人對於地名隨意更改是反感的。

記者:您覺得當前我們應該怎樣傳承和保護地名文化?

胡彬彬:傳承和保護地名文化,應由政府相關部門主導,帶動社會廣泛參與。具體來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地方各級建立專門的地名文化遺產保護機構,提高地名文化的保護效率。地名文化遺產保護機構要對地名資源進行普查,通過社會調查、查閱史料、民間訪談等多種方式,進行廣泛搜集、深入調查。地名辭典的編撰,要重視沿海各地、邊疆(特別是新疆、西藏等地區)省區、領海(不囿於南海)礁嶼地名。這個事關國家領土完整,要特別引起重視。

第二,地名更改,要建立一個標准。在申報政府相關部門核准之前,要邀請專家論証,確保新地名的更改要有一定的文化含量,不能簡單地使用一些數字及字母。另外,在使用一些名人的姓名給地方命名的時候,尤其要慎重,不能濫用,試想,如果眉山改名東坡市,耒陽改名蔡倫縣,那會讓人非常反感。

第三,整理好地名文化的內涵。比如,一個地名它有什麼樣的歷史沿革,它包含怎樣的文化內容,要加強整理。目前,網絡及出版物都有一些類似的介紹,但不夠系統。一些國家重大工程中,要征用很大面積的土地,工程完工后,都會換上新的名稱,那麼原來的那些地名,要有完整的檔案資料。

第四,建立中國地名文化數據庫,提高地名文化保護的水平。在數字化的今天,建立地名文化數據庫非常有必要。將中國古今地名及當地文化概況特點進行數字化,這會對中國地名文化的研究發揮重要的作用。同時,應編撰好《古今地名對照大全》。

(記者 龍軍)

(責編:張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