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曹峰:近年出土文獻與黃老道家研究

2015年04月15日10:27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近年出土黃老思想文獻研究”負責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戰國中晚期到秦漢之際,黃老道家極為流行。老庄道家雖具高深哲理,但缺乏落實到現實世界的方案,而黃老之學既以道家思想為主干,又援名、法入道,借用陰陽家之框架,重視儒家的倫理教化,不否定固有的文化傳統,著眼於建構現實的價值和秩序,成為一種極具操作性的政治思想。

出土文獻催生黃老道家研究熱潮

這一歷史上曾流行一時、影響甚大的思潮,因為后來儒家成為主流而變得面目不清,其源流、理論、構造、影響等都極為模糊。蒙文通、郭沫若等老一輩學者做過一些開拓性的研究,由於材料過少,隻能勾勒出個別的線索。20世紀70年代馬王堆帛書出現后,這種狀況有了改觀,相關資料大量涌現,引發了黃老道家研究第一輪熱潮。之后,由於缺乏新材料的支持,很多問題難以深入,這門學問又開始走向冷落。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新材料的公布,引發了黃老道家研究的第二輪熱潮。如果說出土文獻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改變思想史版圖的話,黃老道家就是極好的例子。通過出土文獻研究,黃老道家的內涵豐滿起來,同時也激活了對一些傳世文獻的重新解讀。

過去,這項研究之所以難以深入,除了材料缺乏之外,也與20世紀西學背景下哲學史、思想史的認識偏差有關。學者們傾向於從文獻中尋找純正的、“哲學性”強的內容,道家哲學史多以老庄為主線,黃老道家隻佔很小的篇幅。其實,黃老道家才是戰國秦漢之際具有普遍代表性的道家,目前的道家哲學史、中國哲學史描述可以說背離了思想的真實面貌,也和出土文獻所見思想的復雜性、多元性有很大距離。

從天道到人道:黃老道家的基本思路

黃老道家的基本思路是從天道到人道,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展開:一是將天道的作用與原理落實到人間。例如,在郭店楚簡《太一生水》中,主要表現為“天道貴弱”的原理。過去的研究過於重視《太一生水》作為一種獨特宇宙論的思想意義,結果遮蔽了《太一生水》下半部分“天道貴弱”篇的獨特價值。《太一生水》上下兩部分其實應該是兩篇獨立的文章,將兩者合在一起討論是很多誤解的源頭。其中引發大量爭議的“道”和“名”,均需從“天道”的角度去理解。“道”指的是“天道”,“名”指的是“天道”的原理與作用。從天道至人道是此篇基本思路,由特殊地理形勢引伸出的“天道貴弱”是原理,政治上的成功與生命的長久,是實際的功效。如果確認《太一生水》“天道貴弱”篇具有典型的黃老思想特征,那麼,和《太一生水》合抄的郭店楚簡《老子》的性質就值得再探討。和“天道貴弱”篇有著密切關系的《老子》第七十七章在郭店楚簡中沒有出現,這是偶然現象,還是有可能在“天道貴弱”篇基礎上形成了《老子》第七十七章,就成為非常有意思的思想史話題。其實,在《老子》中有很多既講天道又講人道的章節,要求人道必須和天道相配合,這是典型的黃老思路。有趣的是,這些內容全在今本《老子》的最后部分,也是郭店楚簡《老子》所不見的部分。在道家思想史上,原始的《老子》如何走向具有黃老色彩的《老子》,是一個極富魅力但又很難解決的課題,現在《太一生水》“天道貴弱”篇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線索。

從天道到人道的第二種論証方式是通過宇宙生成論來導出人間政治哲學,無論是郭店楚簡《太一生水》上半部分,還是上博楚簡《恆先》上半部分,都提供了傳世文獻所不見的、別具特色的宇宙生成論,國內外諸多學者被宇宙生成論所吸引,熱衷於討論物理意義上宇宙生成論的具體細節。這是被現象牽引,未注意本質問題。本質在於,黃老道家所使用的宇宙生成論是不值得過分重視的,早期黃老道家引用了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宇宙生成論和天道原理,只是將其作為一個途徑、一種工具,最終無不是為了導出某種人間政治的合理性。

以《恆先》的氣論為例,為了証明自生自為這種政治理念的合理性,《恆先》描述了一種不見於傳世文獻的氣論,那就是“氣是自生”理論。過去我們依據傳世文獻,隻能將萬物生成的動力歸結為陰陽氣化論一種模式,現在通過《恆先》,可以明確提煉出另一種動力因,即自生模式。這一發現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在中國哲學史上找出了另外一種萬物生成動力說,而且說明黃老道家為了証明現實政治原理的合理性,可能對當時各種天道論作了有意識的選擇,也就是說,在普通生成論中,陰陽氣化的生成動力說已經足夠,但由於現實政治需要,才有意強調突出了“氣是自生”的生成論。因此,楚簡為研究早期黃老道家多元形態提供了極為珍貴的材料。

正因為從天道到人道是黃老道家思想展開的必由之路,所以很容易發現,黃老道家的文獻中上下篇結構非常多見,即上篇的道論和下篇的政論形成鮮明的對應關系。思維方式往往簡單明快,不作復雜的論証。而文章的表達則多以韻文方式出現,便於傳播,語言多帶有禁忌的色彩,體現出不容置疑的權威和自信。所以,那種易於識別的符號和特征,作者認為是存在的,這對今后的研究無疑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黃帝和老子為什麼會“聯姻”

以往的研究過分強調黃老道家是對老子思想的創造性轉化,黃帝僅僅是一種為了提高學說影響而設置的可有可無的假托,這看來是有問題的。如果說出土文獻促進了黃老道家研究,那麼,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出現了許多活生生的、在古人現實生活中曾經發揮巨大作用的、與黃帝相關的資料。因此,黃老道家中,黃帝是半壁江山,具有切實的作用。黃老思想何以既具有權威性又具有可行性,僅從老子思想的角度展開是不夠的,更需從黃帝的側面加以開掘。天道觀在黃老道家中佔有相當分量,而黃帝正是天道觀的代表。正是通過黃帝這個媒介,為社會普遍遵循的規則、禁忌系統才得以導入其理論系統中,使之既具有現實操作性,又具有天生的可信性和權威性。了解了黃帝在黃老道家天道論中的地位與作用,黃老道家之稱謂也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釋。黃帝不是為了提高學說的影響而設置的可有可無的假托,依靠了黃帝代表的規則、禁忌系統,從天道到人道才得以真正落實。正是由於黃帝系統的加入,黃老道家思想才變得宏大、富有活力和可操作性。

如果說黃老道家的典型思維是從道論到政論,那麼,我們認為在全盛期的黃老道家中存在著“老子類型的道論和政論”與“黃帝類型的道論和政論”,兩者得以有機關聯,是因為兩者既存在關於世界結構的共同認識,又在現實政治生活中有著不同的職能與分工。從文獻上看,“老子類型的道論和政論”與“黃帝類型的道論和政論”未必同時呈現於不同的文本﹔但從思想看,這兩個系統明確存在,相互涵攝,相互補充,交匯而成具有實際政治效應的黃老道家理論。

(責編:趙晶、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