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孫林 傅康生:城市化進程中的二元結構難題破解

2015年02月16日09:05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原標題:城市化進程中的二元結構難題破解

  【中圖分類號】C912     【文獻標識碼】A

  馬克思主義二元經濟結構優化理論

  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混合、融合。實現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混合、融合,作為馬克思主義二元經濟結構優化理論的核心內容之一,和當前我們強調的統籌城鄉發展實際上是較為相似、甚至是相同的涵義。馬克思二元經濟結構思想中,統籌城鄉發展、重視城市化建設是最為關鍵的理論主張之一。馬克思認為,在人類社會的早期隻有農業而無工業,后來工農業交替在一起,而機器大工業導致工業和農業完全分離,自此之后,工業和農業之間的差距逐步拉大,最終體現在城鄉差距的擴大上。工業集中於城市之中,城市的資本是較難以依據預期進行有計劃、有系統安排到農村去的,即便國家管理者存在此方面的意識,但是工業和農業之間的差距仍然呈現出越來越大的趨勢,農民的地位依然是十分低下的。對此,列寧也有著比較客觀的評價,他認為,隻有在經過一個十分漫長的社會歷史階段之后才能真正實現城市和農村的融合,要消除城市和農村之間的差距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實現的。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斯大林等人均已經充分認識到了城市化建設在促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作用,這些馬克思主義者始終認為,城市是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生活中心,城市化進程能夠有效地推動國家進步。相對於農村而言,城市所具有的優勢地位是十分顯著的,城市的發展較之農村要快得多。而廣大農村地區則處於相對閉塞,相對落后的狀態下。要縮小城市和農村發展之間存在的差距,就必須讓農民有序地進入城市,從而實現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之間的混合、融合,隻有如此才能提升農村居民的社會水平,不斷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實現農村和城市的共同繁榮發展。顯而易見,馬克思主義中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優化理論中提出的“實現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之間的混合、融合”,和當前我國所強調的實現城鄉統籌發展至少是非常類似的。恩格斯認為,在實現了城市和農村對立面的消失之后,大城市會消失。對此,斯大林持不同觀點,認為城市和農村的對立面消失之后,大城市不僅不會消失,而且還會不斷增加新的大城市,新增加的大城市將成為食品工業部門和農產品加工非常發達的中心。

  以目前的現狀來看,斯大林的觀點是比較符合實際的。除此之外,列寧和斯大林倡導商品的生產、流通和交換,隻有更好地促進商品的交換,才能不斷地改善和提升農村居民的地位,為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創造必要的條件,為此必須准許農民不斷地開展商品交換。要允許農民進行一定的流轉,在此方面賦予農民一定的自由,而不是完全限制農民進行流轉。同時,必須有商品和產品。為了促進商品生產,列寧執政時期曾經採取了諸多措施:其中包括降低糧食稅,農民交足了應該交的糧稅稅額之后可以將余糧用來自由流轉,同時,還允許非黨農民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列寧時期,通過實施上述措施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

  高度重視科技力量和尊重人民群眾的創新精神。高度重視科學技術的力量,注重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創新精神,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二元經濟結構優化理論中強調的重要內容。馬克思在其所生活的時代,就已經充分認識到了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的重要價值,同時充分認識到了科學技術在促進生產力發展中的極端重要性,認為科學技術是一股強大的促進社會進步發展的力量。列寧、斯大林在對二元經濟結構進行的研究中做出的首要貢獻就在於,他們高度關注科學技術的力量。列寧認為,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能夠有效地促進工業和農業之間的結合、融合,科學技術的進步能夠讓人們在更好的技術層面上對於工業生產活動進行重新組織,以此實現城鄉差距的逐步縮小,促使農村愚昧無知、經濟文化落后的現象得到逐步改觀。

  除此之外,馬克思主義關於二元經濟結構優化理論的重大貢獻還在於,認為在促進農村和城市融合的過程中必須注重農民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並且還第一次提出了尊重農民首創精神的問題。列寧就曾經十分明確地指出,必須採取措施促使農民的首創精神充分發揮出來,隻要充分尊重和發揮了農民的首創精神、積極性,就能夠有效促進工業和農業之前進行融合,促進工業產品和農業產品之間的流轉。列寧據此還提出,應該採取措施想方設法發展農村文化事業,以此提升農民的素質。值得強調和吸取的經驗是,后來斯大林時期由於過分強調了重工業的有限發展,導致了統籌城鄉發展的思想被嚴重僵化,導致蘇聯的重工業和大城市得到迅猛發展的同時,廣大農村地區尚未得到相應的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也未得到應有的提高。但無論如何,馬克思、列寧、斯大林等人關於尊重農民創新精神和高度重視科技力量的論述,對當前推進我國統籌城鄉發展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城市化進程中的二元結構難題

  城市化進程中二元結構的經濟難題。第一,農民增收十分艱難。三農問題的根源在於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我國高度重視對三農問題的解決,為此,每年出台的中央一號文件也試圖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各級黨委、政府為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制定了一系列方針、政策、措施。然而,由於城市化進程中城鄉二元結構的固化,導致農業增收十分艱難。馬克思主義二元經濟結構優化理論認為,必須高度重視科技的力量,必須實現城市人口和農村人口的混合、融合。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有力地促進了科技的進步發展,但是,許多科學技術主要被廣泛應用在城市,而農村科技的應用卻受到極大制約。與此同時,我國長期以來實行的城鄉不同的戶籍制度,極大地阻礙了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的融合,農民自身的素質難以提升,給農民增收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第二,現代農業進程緩慢。農業部門和工業部門相比較而言,具有天然的弱勢,其弱質性決定了隻有切實推進現代農業的進程,才能有效促進農業增產增收。目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取得顯著成果,科技因素在促進農業增產增收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農業產業集群不斷產生和擴充。但是,與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相比較,現代農業發展的進程依然十分緩慢。推進現代農業的發展,必須提升科技在農業中的應用水平,必須不斷發展集約型、產業集群型農業,提升農業產業化、農業科技化水平。發展現代農業,就必須克服經營規模過小的問題,突破現代農業發展的所有制和地域性限制,切實完善現代農業發展資源的投入體制機制,實現不斷提升勞動生產效率的目的。但是,當前我國城市和農村之間的嚴重分割,以及市場體系的長期隔離,導致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缺乏必要的資源條件、政策法律條件,現代農業進程緩慢,給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帶來嚴重障礙。

  第三,城市發展水平滯后。從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發展經驗分析,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的不斷推進,城市化水平不斷提升。通常的情況下,城市化水平的發展高於工業化水平。然而,由於受到我國具體國情實際的限制與影響,我國特有的經濟結構二元性導致了城市和農村之間存在長期分割。並且,我國過去較長時間之內在發展的政策方面,過於注重發展工業,全國工業化發展的水平不斷提升,工業化的推進速度長期位居世界前茅。但和工業化水平的提升不相適應的是,因為受到城鄉二元結構的制約,導致城市和農村之間產生嚴重的隔離,城市和農村市場之間不能夠實現一體化,農村人口無法順利有序地向非農產業部門實現轉移,城市人口和農村人口之間無法實現融合,工業和農業之間相互促進、共同作用提升生產力水平的效果十分有限,直接使得城市化發展水平較為滯后。

  城市化進程中二元結構的社會難題。第一,導致城鄉居民之間的思想觀念意識產生巨大差距。我國長期以來過於重視在城市發展工業,但是卻忽視了農村農業的發展。在過去的一段較長時間之內,我國大部分工業項目均在城市組織實施,而農村則發展農業,導致工業和農業之間未能實現良好的互動,城市和農村的經濟二元體制問題在工農業發展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從整體上而言,城市就是一個區域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中心,城市有著暢通的信息渠道,居民受教育的條件較好,思想觀念較為先進,更具開放和創新的意識。但是,廣大農村地區教育設施落后,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城市相比較而言,具有較大的差距,農村適齡兒童所受到的義務教育的質量水平差距甚大,加之農村地區信息閉塞,居民缺乏暢通的信息渠道了解相關信息,導致農村居民的思想觀念普遍落后,嚴重缺乏創新的能力和意識。

  第二,導致貧富差距擴大化且引發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城市和農村居民之間在思想認識能力水平上存在較大差距,城市人可以充分發揮思想認識上的領先優勢,創新先進的生產經營方式,從而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實現收入的逐步增長、穩定增長。而農村居民則不同,由於觀念意識的落后,無法接受新的生產經營模式,導致農村居民缺乏創新能力。不僅如此,長期以來的國家政策中,國家在城市發展投入大量的資金、人力,而對農村地區的投入則嚴重不足,導致農村地區的發展缺乏必要的經濟物質條件支撐。不僅在改革開放之前國家對農村地區的投入較為薄弱,改革開放以后至今,國家財政對農村地區的投入依然十分有限。自1994年我國推行新的財政體制改革之后,我國城市經濟發展越來越快,城市化建設快速推進。但是,廣大農村地區則完全相反,農村經濟發展較為緩慢,農村居民收入增長放緩,農業產業萎縮,乃至出現同一個區域內“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的現象。①貧富差距擴大,還引發了社會不穩定、不和諧等一系列的問題。

  二元結構難題的破解對策

  城市化進程中二元結構導致了諸多經濟難題、社會難題。對此,必須以馬克思主義二元經濟結構優化理論作為指導,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健全體制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總體要求,進一步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促進二元經濟結構優化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避免二元經濟結構的進一步深化和固化,以及這種結構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持續的不利影響。

  開展農村教育提升農民意識水平。按照馬克思主義二元經濟結構優化理論的觀點,統籌城鄉發展必須實現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的融合,必須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必須充分依靠科技的力量。而上述目標的實現,是必須以農村居民具有先進的思想意識作為前提的。目前,由於國家財政對廣大農村地區教育投入的不足,導致農村地區教育事業發展和城市相比依然十分落后,而農村居民思想意識水平的低下和農村地區信息流動的不暢通,使農村居民難以創新生產經營方式,無法充分利用現有的農業科技水平提升農業發展。為此,我們必須有針對性地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以優質高效的農村教育提升農民的意識水平,逐步轉變農村居民封閉落后的意識形態,不斷增強其創新的意識與能力,積極引導農村居民以新的生產方式與方法優化資源的配置,從而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建設。優化城市化進程中的二元結構難題,有利於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進程,從而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化大農業的轉變。在通過發展農村教育,針對農村居民的特點開展各類知識技能培訓之后,農村居民的思想認識會逐步得到轉變,農村居民的視野會越來越開闊。在此背景下,農民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增強,能夠更為有效地利用信息為提升農業質效服務。應針對新時期農村居民的這些特點,不斷有意識地培養人民群眾運用新的生產方式和方法的能力,通過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產業集群建設,實現農業的增產增收、提質增效。發展“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由農業企業負責一定范圍內的產業集群建設,農民提供勞務和土地,獲得土地租金和勞務費,促進農民增收。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加強農業保險建設,保障農業生產安全、糧食安全。

  改革現有土地制度明確農民產權。習近平在湖北省調研時強調:“如何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性質的前提下完善聯產承包責任制,仍存在許多問題。”②列寧和斯大林作為馬克思主義二元經濟結構優化理論的豐富者、實踐者,他們曾經指出,要允許農民進行一定的流轉,在此方面賦予其一定的自由,而不是完全限制農民進行流轉。就我國當前土地制度而言,還缺乏准許農民對相關土地進行流轉的合理體制,需要在積極穩妥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將農民從土地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對於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安排部署,表明中央已經充分認識到土地制度方面存在的問題,試圖通過改革的方式予以切實解決。城市化進程中二元結合各種經濟難題、社會難題的解決,必須在改革城鄉二元土地制度的基礎上進行,明確農村對土地的權利,讓農民通過適當方式有序地實現土地的流轉,構建新型的土地管理體系。

  合理構建城鄉之間、工農之間互補互助機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體制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其目的在於通過制度體制的健全完善,合理構建城鄉之間、工農之間互補互助機制,重點在於“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最終實現“工農之間互補互助機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為全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目前,需要構建新的機制體系,正確處理城市和農村之間的關系問題,對農村和城市的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實現城市對農村地區的“反哺”。在城市對農村的支持手段中,應通過財政轉移支付實現城市支持農村的目的,推廣執行一系列的惠農措施、強農政策,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切實提高農民收入水平,縮小農村和城市之間的差距。

  (作者分別為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講師,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本文系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課題“江蘇沿海城鄉統籌與產業優化耦合研究”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國農村能源消費結構轉換與升級路徑問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Q201203、14CJY082)

  【注釋】

  ①陳前金:“我國城鄉差距為何越來越大?”,中國鄉村發現網,2012年11月26日,http://www.zgxcfx.com/Article/51728.html。

  ②“習近平調研農村土地流轉引關注”,新華網,2013年7月24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7/24/c_125057029.htm。

(責編: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