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石建勛:中國經濟新常態的演變邏輯分析及展望

2015年01月29日09:39來源:光明日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原標題:中國經濟新常態的演變邏輯分析及展望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決策咨詢點首席專家、同濟大學教授

近年來,我國學術界陸續有人提出中國經濟將步入中高速穩定增長期的“新常態”。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指出,“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這是最高決策層首次使用“新常態”一詞來描述中國經濟。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隻有深刻認識和把握新常態演變發展的大邏輯和大趨勢,才能更好地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認識和判斷上來,增強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中國經濟新常態“新”在哪裡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考察中國經濟舊常態的特征。中國經濟舊常態可理解為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以前的狀態,主要有5個特征:一是經濟高速增長,年增長率10%以上是常態﹔二是通脹率比較低﹔三是經濟比較優勢主要依靠廉價勞動力和資源要素投入,以及對環境資源掠奪式開發和粗放式利用﹔四是經濟發展失衡,增長主要靠外延式大規模投資建設擴張、房地產業過度投資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外貿出口爆發式增長的拉動﹔五是高投資率、高儲蓄、高杠杆率和低消費率是常態。

有關經濟新常態的表述有很多,最新最權威的概括則是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議在對消費、投資、出口和國際收支、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生產要素相對優勢、市場競爭特點、資源環境約束、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資源配置模式和宏觀調控方式等趨勢性變化分析的基礎上,深刻揭示了中國經濟新常態的5個主要特征,即: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顯而易見,新常態特征還是趨勢性特征。

中國經濟新常態與世界經濟新常態的關系是什麼

中國經濟新常態是世界經濟環境和條件發生深刻變化的必然產物或必然反映,中國經濟已深深融入世界經濟,中國與世界的互動已成為一個雙向反饋的過程。因此,認識和把握中國經濟新常態,需對中國經濟外部環境條件變化進行歷史考察和邏輯分析。

2008年開始的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性經濟危機,打破了世界各國快速發展的美夢,其負面影響和持續效應仍然在發酵。

金融和經濟危機演變發展導致未來世界經濟新常態的主要趨勢性特征表現為:一是危機導致原有全球分工體系和增長模式破壞,世界各國都在積極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增長方式,國際分工體系和增長方式將重構。二是當前及可預見的將來,全球經濟形勢仍然不容樂觀,金融危機引發的世界經濟衰退將長期化和常態化,世界經濟將持續呈現低速“弱增長”格局。在低速“弱增長”中轉型,在轉型中“弱增長”將是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三是世界各國為應對自然生態環境危機,將圍繞國家自然稟賦的有效利用及國家對資源的爭奪和控制展開大博弈,導致資源糾紛、領土糾紛和國家保護主義越演越烈,這將成為世界經濟格局演變發展的新常態。四是為應對危機,世界各國對新能源、新材料、低碳技術的開發應用將引發新一輪科技革命、工業革命、產業革命、消費革命和社會變革。這場系列革命的長期化和常態化,考驗著每一個國家決策者和人民的智慧和決心,考驗並衡量每一個國家的綜合競爭力。五是世界進入金融化生存競爭時代,在世界經濟轉型調整過程中,金融貨幣手段越來越多地成為發達國家轉嫁危機、刺激經濟增長、維護其經濟與金融霸權的常態化手段。

從理論上分析,經濟危機后可能表現為連續若干年的負增長,但是,由於各國政府大規模、大強度的刺激經濟政策不斷推出,現階段的危機后遺症並不表現為負增長,而是表現為經濟增長在低水平上波動、全球流動性過剩、大宗產品價格和資產價格不穩定、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地緣政治緊張等。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使得全球經濟進入了一種非理想化的新常態。

曾經有人認為,后危機時代世界各國經濟復蘇乏力,唯有中國經濟獨好。現在看來,這種看法有失偏頗。中國經濟是世界經濟的一部分,中國經濟不可能脫離世界經濟持續“弱增長”、國際分工體系和增長方式重構、貿易保護主義升溫、金融化生存競爭等世界經濟新常態的現實環境而獨善其身,中國經濟新常態是世界經濟由舊常態轉向新常態的必然結果和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經濟新常態與舊常態的邏輯演進關系是什麼

中國經濟新常態是30多年快速發展舊常態邏輯演進的必然結果。改革開放之初,經濟基礎薄弱,物資極度匱乏,百姓溫飽不足。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要擺脫貧窮,實現跨越式發展,就必須運用各種手段促進經濟快速增長,加快發展是當時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經過30多年高速增長,中國經濟的體量已今非昔比。如今,一年的經濟增量,就相當於20年前的全年經濟總量。由於體量和基數變大,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在保就業、惠民生方面的效應明顯增大,同時,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對資源環境的消耗也成倍增加。除此之外,傳統產業投資相對飽和、產能嚴重過剩﹔全球總需求不振,外貿低成本比較優勢削弱﹔生產要素的規模驅動力趨減﹔人口結構發生變化,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已達到或接近上限﹔各類隱性風險隨經濟增速下調顯性化﹔全面刺激政策邊際效果明顯遞減等。中國經濟既“做不到”也“受不了”像過去那樣高速增長。再加上世界經濟進入新常態形成的倒逼力量,內外部因素疊加導致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

為什麼要主動適應中國經濟新常態

新常態不僅是一個經濟新詞,也是一個新的哲學范疇,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唯物辯証法告訴我們: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經歷了重大、劇烈的變動之后,往往出現不同以往的新特征,並且進入相對穩定的狀態。經濟發展是如此,社會發展的很多領域也是如此。新常態來自於舊常態,但不是簡單否定過去,而是變革和繼承相統一的揚棄。沒有過去30多年來快速發展奠定的物質基礎,就沒有現在步入新常態較高層次的發展階段,就沒有現在主動適應新常態的自信、從容和定力。

說到底,新常態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是經濟發展規律的充分體現。從這個意義上講,新常態不僅需要“新認識”,更需要主動適應新常態的“新心態”“新觀念”和“新舉措”。現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發展的基礎、條件和任務都有了變化,我們應該順勢應變,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適應新發展階段的經濟新常態。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特殊階段,如何有效緩解和化解這一特殊階段的矛盾和風險,保持中國經濟在新常態條件下的穩定運行,不僅是經濟界、理論界的一個新課題,更是中國經濟的每一個參與者必須主動適應的一個新情況、新問題。

為什麼要引領中國經濟新常態

無論從理論和現實考察,還是從國內外環境和條件變化的分析判斷,經濟新常態是“進行時”而非“完成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描述的新常態5大特征只是一種趨勢性的理想狀態,還不是已實現或已達到的現實狀態。這是因為,一方面,新舊常態轉換是一個緩慢復雜的過程,那些舊常態的受益者、舊常態的習慣者都不可能自願接受新常態。從國際上看,世界走向新常態的過程是國家間不斷爭斗和博弈的過程,舊常態的引領者和受益者都不會自動退出歷史舞台,美國和美元不會自動退出霸權地位,維護或恢復美國和美元霸權的舊常態,獲取霸權收益是美國一貫的國策,不可能輕易改變。從國內看,對增長率的崇拜和熱衷於大拆大建的舊習慣短期內也難以根本改變,舊常態的受益者也不會自願放棄既得利益。在舊常態和新常態的博弈中有許多不確定性,有反復、有矛盾、有沖突在所難免。另一方面,理想中的新常態也不可能在某一天自然而然到來,必須要爭取、要引領。從國際上看,平等、民主的國際關系和國際經濟新秩序、多元化的國際貨幣新體系、開放公平互利的國際貿易新機制等新常態都需要健康的力量去爭取、去引領。從國內看,中國經濟目前正處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傳統的動力和新的動力正處在一種膠著狀態,傳統動力的體量還是比較大,新的動力雖然代表新經濟的發展方向,增長速度比較快,但體量還比較小。舊增長點的退出是波動性的,新增長點的發力也不是平穩的,這將導致未來三五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出現波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既要保持定力,繼續加大改革和結構調整,同時也要進行適度的預調、微調,引領中國經濟盡快進入增長穩定、結構優化、環境改善、民生福利提高的新常態,力爭把經濟穩定在一個合理、合適的區間,為改革和結構調整創造穩定的環境。

(責編:實習生、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