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袁為鵬:商業賬簿史料對社會經濟史研究的意義

2015年01月28日10:52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商業賬簿整理與清代至民國時期社會經濟史研究”負責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20世紀中葉以來,伴隨著西方經濟學的計量化趨勢,歐美及日本、韓國等國的學者相繼整理並出版了各國長時期的國內人口、物價、工資等系統的統計數據,有力推動了該國社會經濟史等相關學科的研究工作。相比較而言,我國歷史各時期的社會經濟數據目前仍嚴重匱乏,成為制約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尤其是計量研究的瓶頸。

受時代的局限,傳統史志中除了關於地丁、錢糧等財政收支方面的數據相對比較系統之外,其他社會經濟方面的記載則多為一般的定性描述,精確的數量記錄極為稀缺。而且,作為當時官方實際使用的文書,其數據本身的准確性與可靠性尚需要謹慎對待。特別地,我們需要將之與其他不同來源的數據進行仔細比對、核實才能確定其真實性。民間商業賬簿史料的發掘與整理工作,正好可以彌補現有官方數據的不足,為學界提供新的更為可靠的經濟數據資源。

中國傳統商業賬簿的史料研究價值

首先,商業賬本中保留了當時民間商業活動中全面系統、生動具體的經濟信息。以物價為例,除糧食價格之外,商業賬本中往往包括鐵器、酒、糖、桐油、茶葉等多種日常百貨的價格信息。在商品零售賬本中,往往還記錄了這些商品的消費數量、消費時間及顧客身份等相關信息。在進貨賬中,還會包含這些商品的進貨價格及進貨地點等更為豐富的信息。除了物價,有的賬本中還包含了勞工工資、貨幣使用與兌換、現金支付與信用、運輸費用、稅費支出等更加全面、更加生動具體的社會經濟信息。

其次,我國傳統商業賬本中記載了大量有關我國傳統商人集資、合伙,資產、成本構成及其核算、利潤高低及其計算方法,紅利分配等從事工商業經營活動的社會經濟信息。不僅如此,我國傳統商人發展出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記賬方法和會計體系,比如在數字上大量使用便於記錄與計算的“蘇州碼子”,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過賬、轉賬、核對等一系列標記符號,以及由原賬、分類賬(轉錄賬)、總清賬等組成的井然有序的賬本設置與分類體系,四柱計算方法及資產盤存、利潤核算等。傳統的中國簿記方法與會計體系,一方面在形式上同西方近代復式簿記體系相比,有著自己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時代特征﹔另一方面在實際功能和內容上,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很顯然,賬本史料的發掘和整理利用,對於深化我國會計史和企業史等相關領域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最后,與官方文書相比,民間商業賬簿史料在形式上更為原始質朴,內容也往往更加真實可靠。我國商人之所以使用和保存商業賬簿,或出於記載商業活動、核算成本與收益之需要,或出於記錄現金與財物之流向、明確財務責任之目的,或者是為了加強內部約束與管理,或為了保護其債權與財產權利等,並不是為了公開發表或者對外宣傳。商業賬簿作為民間商人在實際交易中自己使用而無意中存留下來的史料,較之官方文書更為原始質朴,不太容易因為種種外在因素的干擾而故意歪曲有關信息。

商業賬簿內容的史料價值辨析

當然,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傳統中國商人中是否存在做假賬的行為?我想恐怕也很難完全避免。但是,其一,我國傳統商人素重誠實和信用,商業賬簿作為商人實際經營活動中所使用的記錄,與商人自身利害攸關,一般不容作假。其二,我國傳統工商業通常規模較小,組織結構相對簡單,財產權和經營權的分離不是很普遍,不存在比較復雜的委托代理關系,賬房一般是由東家本人或者其特別親信的人員來嚴加掌控,因此不太容易出現假賬。如北京著名商號瑞蚨祥的老板孟天培,幾乎成天呆在賬房與賬本為伴,對會計記賬和賬本的管理極其嚴格。其三,直到1929年我國才開始正式推行營業稅,因而歷史上中國商人並不具備故意隱瞞資產或交易額等做假賬來逃避稅收的動機。其四,商業賬簿史料有著比較嚴密的組織結構形式,在同一賬本體系內各賬本之間存在著相互關聯和勾稽關系,不同賬目類別之間也存在邏輯關系。實際上,對於歷史上存留的賬本中可能存在的錯漏之外,我們今天也仍然可以根據賬本間及不同賬目之間的內在關系進行檢查、核對,這就進一步保証了賬本史料的可靠程度。明清時期,當發生商業糾紛時,地方官員或行業組織也通常會要求商人出示商業賬本,並以之作為斷理案件的重要証據,可見商業賬本在時人心目中的可靠程度。

中國傳統商業賬簿史料研究面臨的困難

正是如此,商業賬簿的整理和研究工作素為中國社會經濟史界的學者們所重視。近代著名學者甘博、李景漢等人對北京周邊農民經濟生活的研究就曾大量使用了商業賬簿。因為科學可靠而備受贊譽的南開物價指數,在編制時亦曾利用了大量商業店鋪的賬簿資料。20世紀50年代,經濟史家嚴中平先生就曾對清中期“統泰升商號”的賬簿進行過初步整理,並從中編制了1790—1850年間北直隸寧津縣的零售物價與銀錢比價指數圖表,受到學術界的普遍重視和廣泛引用。但總體來講,目前國內學術界對於商業賬簿的整理與研究工作還極不充分,亟待深入。史學界1980年以來僅有少量利用商業賬本進行研究的專著和論文發表,專門整理出版的商業賬簿史料極為少見。這一方面與我國學術界過去對定量研究重視程度不足有關。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商業賬本的整理和利用,客觀上尚存在許多困難。

其一,商業賬本史料的分布比較分散,在全國各大中圖書館和科研單位及一些民間機構、私人手中均有收藏。不僅如此,這些賬本保存並不完整,缺失較為嚴重,僅憑個人之力,難窺全貌,更遑論利用其進行深入的專題研究。當務之急,是需要編纂出一本類似《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的工具書來,概要記錄全國各地所收藏的商業賬簿史料的名稱、類別、所反映的時代、地區及其所包含主要內容等重要史料信息,既便於學者查考、利用,又利於賬簿史料的保存、收藏。

其二,商業賬本整理和利用工作的難度較大,需要多學科的支持與合作。中國傳統商業賬簿有著獨特的記賬方法和文字、符號系統,而且不同地區也存在一定的差異。研究者如果不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很難解讀與識別。充分理解這些賬本中數字記錄的意義與內涵,還需要借助大量相關的文獻資料,弄清楚賬簿史料所反映的特定的時期、地區的制度文化背景、民商事習慣等,這時常會令一些經濟學出身的學者望而卻步。商業賬簿史料中的數據量極為龐大,必須建立起相關的專題數據庫才能充分利用,這又需要研究者具備一定的統計學、計量經濟學及計算機數據庫等方面的知識,這往往是國內一些歷史學出身的經濟史學者所不太擅長的。因此,商業賬簿的整理和利用,需要學者具備多學科的知識,需要多學科學者之間緊密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有濟。

(責編:實習生、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