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佘雙好: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的戰略性轉變

2015年01月26日09:07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的戰略性轉變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是改革開放以后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學科。30多年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專業從無到有,從隻有本科專業發展到擁有碩士點博士點,學科規模日益擴大,學科建設迅猛發展。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已成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規模最大的學科專業。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於調整增設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及所屬二級學科的通知》為標志,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已經進入領域拓展、內涵豐富、特色增強、水平提高的重要階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應適時調整發展方式,實現戰略轉變。

  從依附性發展向自主發展轉變

  30多年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主要是借助政策推動而獲得了迅速發展,學科發展過程中政策依附性特點突出。這種模式帶來的影響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發展史上十分明顯。比如,在該專業設立后的第一個十年,由於有教育部相關政策支持,學科發展迅速﹔而在學科發展的第二個十年,由於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目錄調整、教育部機構改革,學科建設一度滯后,學科發展也一度出現曲折。

  這段歷史表明,在過去一個時期內,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還未進入自主發展階段,還存在對政策的依賴﹔在學科建設初期,由於缺乏建設經驗,有國家和教育部相關政策扶持和保護,對於其學科發展至關重要。但是,經過30多年來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已經逐漸建立了與其他學科一樣的獨立學科發展地位,應該逐步擺脫對政策的依賴,遵循學科建設的一般規律,實現學科自主發展。

  從依托式發展向獨立發展轉變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是我國人文社會科學新型學科,缺乏學科建設的歷史經驗和國外資源。因此,在其學科發展的相當長時間內,主要採取依托式發展模式,即依托我國人文社會科學中相對比較成熟的學科,比如教育學、心理學、政治學等學科的思想資料,進行自身學科理論體系的構建。

  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建立之初,對其學科屬性並沒有作具體說明。《教育部關於在12所院校設置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意見》中寬泛地作了規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凡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第四條規定的,授予學士學位。”在實際專業建設中,鑒於開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高校主要是綜合院校和師范院校,因而在授予學位時一般授予法學學士或教育學學士。后來,由於思想政治教育碩士點、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列入政治學一級學科內,成為政治學學科的二級學科,思想政治教育越來越偏向以政治學取向為主開展學科建設,在碩士和博士層面更多地授予法學碩士和博士學位,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具有了深厚的政治學、教育學傾向。正如有學者評價:“當下思想政治教育學的‘微觀’色調,形成於其以教育學為底色的學術史。”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過程中,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目錄下獨立的二級學科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應具有本體意識,實現獨立發展。

  從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轉變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在30多年的學科建設過程中,實現了諸多飛躍。今天,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於調整增設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及所屬二級學科的通知》為標志,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已經開始從外延式擴張階段進入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階段。因此,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在文件中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明確提出了“拓展學科領域、豐富學科內涵、增強學科特色、提高學科水平的建設任務”。這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戰略指明了方向。

  在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成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最大的學科專業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優化其學科布局,規范學科點建設和人才培養,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社會服務和國際交流能力等問題亟待解決。與我國人文社會科學其他成熟學科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還相對年輕、不太成熟,在學科外延式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必須尋找適當路徑,逐步實現學科發展戰略重心的轉變,向內涵式發展方向穩步轉變。

  從內向性發展向外向性拓展轉變

  內向性指學科發展的指向側重於學科自我發展,而外向性是指學科發展側重於對社會的貢獻和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設立30多年來,盡管在學科發展過程中十分重視應用性,但在建設過程中,由於學科的基礎理論和知識積累還不太充分,學科建設者們把相對多的精力投放到了對學科基本概念、基本范疇、基本理論體系的構建上,關注領域越來越集中於專業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養、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發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為學科形成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然而,這種傾向也帶來了對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社會服務、國際交流合作、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功能的淡化與弱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越來越呈現內向性趨勢。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應逐漸走出隻關注自身理論發展的內向性發展模式,應更加關注現實生活領域,以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日常重大關切為基本領域,“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國際影響力,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力,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影響力和對馬克思主義人才培養的影響力”,使思想政治教育關注領域日益拓展,走上外向性發展道路,在服務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獲得學科發展的明確位置,逐漸樹立起學科發展的充分自信。

  從單一功能發展向多元功能發展轉變

  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功能已經呈現出不斷拓展的趨勢,從創辦初期主要服務於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逐漸拓展到服務於黨的思想理論建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學、為社會培養專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等方面,其功能日益多元多樣。但是,與我國相對成熟的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功能仍然相對單一,應不斷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功能,實現學科功能從單一功能發展向多元功能發展的轉變。

  (作者系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德育原理》教材編寫組主要成員)

(責編:實習生、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