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陳金龍:“三個自信”與中國話語權的建構

2015年01月15日13:26來源:光明日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原標題:“三個自信”與中國話語權的建構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新的歷史條件下堅定黨員干部理想信念研究”負責人、華南師范大學教授

話語權是國家實力與國家形象的表達。作為世界文明大國,中國不能沒有自己的話語權,更不能缺少引領時代發展和世界潮流的話語權。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全黨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這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創新,也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價值支撐和精神力量。“三個自信”的提出,是基於近代以來的歷史選擇、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証明和人民群眾的認同支持,與國際社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關注、積極評價密切相關,也是應對經濟全球化沖擊和劇烈國際競爭的自我保護策略,為確立中國話語自信提供了重要支撐。

“三個自信”為中國話語權的建構奠定基礎

“三個自信”既是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堅定的政治信念,也是一種理性的改革智慧、發展戰略,為中國話語權的建構奠定了心理基礎、政治基礎與實踐基礎。

從心理基礎的角度來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至今,既面臨其他國家社會轉型中出現的共性問題,又面臨由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引發的特殊挑戰,機遇與挑戰並存、動力與壓力同在。“三個自信”的提出表明,中國共產黨將以積極的態度、達觀的精神面對困難,化解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朝著既定的目標、方向奮力前行。這種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滿懷信心的精神狀態,正是中國話語權建構所需要的心理基礎——有了“三個自信”,也就具備中國話語權建構的底氣和膽識。

從政治基礎的角度來說,“三個自信”既是一種政治宣言,也是一種政治承諾,表明了中國共產黨道路選擇、理論創新、制度建構的堅定性,表達了中國共產黨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南,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保障,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進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心和意志。它回答了中國今后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問題,為中國話語權的建構提供了基本的政治准繩。“三個自信”意味著中國話語權的核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的解釋權、表達權,是“中國故事”的書寫權與“中國聲音”的定調權。

從實踐基礎的角度來說,“三個自信”是改革發展前行的政治動員,能煥發國民精神,激發國民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有利於凝心聚力,集中全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進一步提升中國的綜合國力與國際競爭力。如此,“三個自信”能為中國話語權的建構奠定實踐基礎、提供實力支撐。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拓展,將為中國話語權的建構積累更為經典的素材和更為鮮活的案例,使中國話語權建立在豐富實踐智慧、實踐經驗的基礎之上。

“三個自信”為中國話語權的建構指明方向

“三個自信”為中國話語權的建構明確了基本的方向和領域。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建構中國話語權,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權的影響力,是中國話語權建構的基本遵循。

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話語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崛起的重要原因,在於選擇了正確的發展道路。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涵,黨的十八大報告進一步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表達。近年來,國際社會對中國道路、中國模式出現了不同聲音,如將中國模式定性為“國家資本主義”“市場社會主義”“第三條道路”“后社會主義”等。如何在黨的十八大報告基礎上,用生動、簡練的語言和形象、直觀的表達,揭示中國道路的內涵,界定中國道路的本質,剖析中國道路的特色,詮釋中國道路與歷史傳統、文化積澱、基本國情的關系,進而讓國際社會理解、認同中國道路,是中國話語權建構的著力點之一。

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話語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既是改革開放實踐經驗的升華,也是解決“中國問題”的理論表達和改革開放前行的理論指南。最近一段時期,國際社會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有程度不同的研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觀點。但受文化差異、情感因素和價值取向影響,不少學者或政要難以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真諦。消解國際社會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誤解與誤斷,回應國際社會關於“中國不會生產思想”的質疑,引導國際社會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題、體系、內在結構、歷史地位、世界意義,是中國話語權建構的重要方面。

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話語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體制度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等內容構成。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國際社會有贊有彈,有人認識到了中國制度的獨特性、優越性,也有人形成了對中國制度的偏見,把中國社會出現的矛盾和問題歸結為制度本身,對中國制度持否定態度,甚至向中國推銷西方制度。為此,向國際社會說明中國制度的基本構成、運行機制和獨特優勢,使國際社會理解、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話語權建構的重要任務。

從“三個自信”到中國話語自信的確立

中國話語權的建構離不開話語自信,在“三個自信”的基礎上確立話語自信,是中國話語權建構的重要條件。

確立中國話語自信要破除對西方的話語依賴與話語崇拜。當前,社會上出現了一種崇洋心理和西方中心主義價值觀,認為西方的發展道路、社會制度優於中國,不加分析地肯定西方社會的發展模式,甚至把西方社會發展模式視為中國社會發展的唯一路徑。學術界也出現了一種簡單搬運西方理論的傾向,不顧具體國情和時代條件,用西方理論評判中國現實、注釋中國問題,或者用中國經驗來証明西方理論范式的“普適性”,甚至離開西方學術話語體系就不能正常表達自己的學術思想。矯正這種不良偏向,破除對西方的話語依賴與話語崇拜,掌握中國話語的主動權,是確立中國話語自信的首要條件。

確立中國話語自信要提升中國話語建構能力。創造、表達、傳播能力是中國話語建構能力的主要方面。在理性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經驗、實踐智慧的基礎上,建構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的話語體系,使其既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又與國際話語對接,用國際上能理解、接受的話語體系來表達,並通過立體的方式向國際社會傳播,是確立話語自信不可缺少的條件。否則,中國話語不可能產生國際影響。

確立中國話語自信要關注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的積極評價。中國的崛起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和重視,贏得了很多積極評價。馬丁·雅克在其《當中國統治世界》一書中說:“認為中國對世界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經濟方面,實在有些過時,中國的政治和文化可能也會產生無比深遠的影響。中國未來給世界帶來的影響,將可與20世紀的美國媲美,甚至有可能超越美國。”了解國際社會的積極評價,把握國際社會對中國道路、理論、制度的基本態度,有助於提升國人的自信心,進而促進中國話語自信的提升。

總之,在“三個自信”的基礎上建構中國話語權,提升中國話語的感染力、影響力,彰顯中國話語的魅力、解釋力,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缺少的文化條件。

(責編:實習生、程宏毅)